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監護對糖尿病病人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糖尿病,熟知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將伴隨病人的終生,特別是相當的病人均將發生慢性并發癥,疾病、經濟負擔、家庭等致使病人將伴有抑郁癥。本文對我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的伴有抑郁癥的2型糖尿病并發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取得滿意療效,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到201l年2月的住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對象條件:①符合1997年WHO診斷2型糖尿病條件;②伴有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患者;③同時伴有抑郁癥,抑郁癥的診斷參照湯宣朗所示[1]共89例,隨機分為:心理護理強化組(心理組)4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7例;一般護理組(一般組)4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分別為(49.30±8.4)歲、(48.69±8.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指數、病情程度、并發癥有可比性(表1)。病人入組后,在醫生指導下,依據個體差建立治療方案,同時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然后依據Zung的抑都自評量(SDS)表進行抑郁評分,共20個條目,范圍從20~80分,計算抑郁嚴重度指數=總分/80,指數在0.5以下表明無抑郁,0.5~0.59為輕度抑郁,0.60~0.69為中度抑郁,0.70以上為重度抑郁。心理護理強化組是對干預組病人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發現病人存在潛在心理問題:如①有的病人是因病情影響了自己工作;②有的病人因疾病干擾了正常的生活;③有的病人擔心對生命威脅;④有的病人擔心致殘;⑤有的病人是經濟條件不能治療;⑥有的病人擔心治療費用給家庭增加了負擔;⑦有的病人是擔心遺傳給子女等等。為此護理人員將每個病人的各自特點,進行針對性溝通,傾聽病人的心聲,使病人保持心理健康,要正視自己的病情,要知道長時間抑郁的后果、要溝通好病人、家屬、醫護之間的和藹關系,要學會善待生活、疾病、工作關系,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明白提高幸福指數才是硬道理等。
2結果
不單純做病人的醫生、護士,同時真誠實意地作病人的知心朋友和親人,在同樣的醫療環境中,確實看到不同的治療效果:(1)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心理組明顯優于一般組(表3)。(2)兩組抑郁評分比較見表4,看到心理干預組抑郁重度指數由重度向中輕度轉移明顯優于一般護理組,抑郁評分也是有意義的下降。
3討論
“抑郁癥”在承擔器質性疾病原則上,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醫學上主要指一種以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征的精神異常狀態,比如:焦慮、激越、無用或自殺觀念、意志減退、精神運動性及各種軀體癥狀。(1)不僅給病人帶來新的痛苦,而且給糖尿病治療帶來新的難關,據文獻報道糖尿病抑郁癥的發生率達20.5%~29.7%。(2)國內報告15.1%~20.5%,女性高于男性。(3)顯示負性情緒可引起體內交感神經活動增強;發現兒榮酚胺的過量分泌,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供血減少等導致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相發展。因此重視糖尿病的心因性影響越來越成為今天治療糖尿病,追求更好療效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護理工作中,針對引起抑郁的原因,要充分掌握病人的心理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就十分重要。為此要注意:(1)要病人及家屬充分認識糖尿病及現在要做到的實際問題;(2)要針對病人的心理問題,幫助病人恢復戰勝疾病的信心;(3)要病人認識到長壽的秘訣,就是提高每天的幸福指數;(4)也要依家屬配合醫生、護士、病人一起去面對糖尿病。本文資料看到,同樣的醫療再加上心理護理,不僅顯著提高療效,改善血糖,調整好的心態,大大的改善了抑郁狀態,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