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對考試焦慮干預效果的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考試焦慮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為了緩解學生考試焦慮的現狀,Ergene總結出考試焦慮干預方法共22種,國內報道主要是以采用心理干預法、生物反饋療法等治療考試焦慮,這些療法對考試焦慮雖然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但療效受學生的理解力以及個體投入程度和暗示能力等因素的影響[1]。本研究通過健康教育干預措施改善學生的考試焦慮水平。
一、資料與方法
選取南京市某區中學高中764名學生(男386名,女378名)為本次調查對象。其中高一學生252名(男127名,女125名),高二學生258名(男131名,女127名),高三學生254名(男128名,女126名);平均年齡(18±1.93)歲。
方法:①考試焦慮評定:采用王才康的中文修訂版考試焦慮量表(TAS)對高中764名學生進行測試。該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TAS為自評量表,共37個項目,主要對個體考試的態度、考試前后的各感受及身體緊張等方面進行測試。②分組干預:以TAS評分≥12分為評價標準,本組對象中≥12分的436名學生中,隨機抽取25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125名。干預組男73名,女52名;平均年齡(18.17±1.45)歲。對照組男71名,女54名,平均年齡(18.14±1.63)歲,兩組間年齡(t=0.3056,P=0.770)、性別(χ2=0.023,P=0.87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③干預方法:干預方法取得學校配合,利用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干預組進行健康教育課講座,播放多媒體,講授改善焦慮情緒的有關知識,通過角色扮演法進行放松和情景訓練,以及開展音樂療法、發放宣傳冊等進行多種形式的干預。1次/周,1.5h/次,干預時間12周。對照組學生不進行任何類型的健康教育干預。
統計學方法:利用EpiData3.1軟件建立數據庫,經檢錯后將數據導入SPSS13.0軟件包處理,并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F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考試焦慮檢出率:764名調查對象中,436名同學TAS評分>12分,考試焦慮檢出率57.07%。健康教育干預結果健康教育干預前,250名研究對象中TAS評分12~20分214名(85.6%),TAS評分>20分者36名(14.4%)。健康教育干預12周末,干預組的焦慮水平明顯下降,T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0.01);干預前后兩組學生TAS評分比較結果,見表1。干預前后男女生TAS(分)評分情況:雖然本次研究中女生的TAS評分均高于男生,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2周末,干預組男女生焦慮狀況均較干預前有顯著下降(P<0.05),對照組無顯著變化(P>0.05),見表2。
三、討論
考試焦慮是指因考試壓力過大而引發的系列異常生理心理現象,而過度的考試焦慮則會對個體形成一種抑制作用,皮膚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等軀體癥狀出現,以至影響個體正常能力的發揮。
本研究764名調查對象中,436名同學TAS評分>12分,考試焦慮發生率57.07%。本次抽取的250名同學TAS評分12~20分214名(85.6%);TAS評分>20分36名(14.4%)。此結果表明中學生考試焦慮現象不容忽視。考試焦慮起源于認知的錯誤,是錯誤的學習形成的一種適應不良的條件反應,是一種處于失助和紊亂狀態下的一種情緒。焦慮的發作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對可怕情境的條件反應。健康教育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的一種有效策略。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學校健康教育干預,從正確的認知開始引導學生認識到考試焦慮發生的原因、危害,通過學習(訓練)來消除考試焦慮這種適應不良的情緒反應。建立起同學們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使同學們主動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本文研究結果說明健康教育是改善中學生的考試焦慮水平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對個體的健康教育,能改變不合理信念。
總之,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可有改善和有效降低學生個體的考試焦慮水平,有助于學生消除考試焦慮的發生。
作者:馮霞 張紅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雨花醫院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