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加大力度增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全國范圍內的各高校積極響應并開設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但是,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每一位大學生心中,真正地在內心樹立做一個人格完善、健康快樂、創造生活的大學生的信念,還需要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路徑。在融媒體時代如何以更加多元、有效的形式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這是值得相關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洞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一書,一方面,闡述了大學生形成自我意識、完善個人人格的過程和方法,從大學生學習、戀愛、人際交往、生涯發展四個維度入手,綜合分析情緒心理、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這些理論相對全面地概括了大學生心理發展,并可以有效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心理調節,由此建立科學的健康觀。
另一方面,作者根據環境變化,發現融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出現的新問題,通過實踐積累獲取的一手心理學研究的新資料,不僅體現了科學性,還具有時代的進步性。除了講解心理學理論的精華知識,還針對性地提出了便于操作的方法。通過大量引用案例并結合分析,使理論更加形象化、操作方法可視化。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路徑應順應時展的趨勢。目前,技術變革日益強勁,5G和人工智能在加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也相應發生了極大改變。融媒體時代,信息平臺更多元、更復雜。在這種新型的信息傳播方式下,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先鋒,極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往往會產生各種不適應性的問題,從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一書正是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共性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新特點進行了補充研究,書中內容貫穿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針對融媒體時代下學生最新最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闡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例如,網絡人際交往的虛擬性,易造成學生責任的缺失。
因此,及時結合外部環境變化來對大學生心理進行教育和疏導是大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能使融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養成自我意識和完善人格,主動積極解決生活、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不僅需要大學輔導員和心理咨詢教師的及時引導,還需要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大學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育者之一,因此要想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時被發現,就要充分盡到高校輔導員的責任。首先,具備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相關技能應是成為高校輔導員的必備條件,提高輔導員的進入門檻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之義。其次,學校要形成良好的晉升機制。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重要考核方面,這不僅會激發教育者更加關注學生發展,而且還會激發他們不斷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此外,既然融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各方面信息的獲取是來自于各類媒體,那教育者便可以在大學生常用的平臺上進行相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具有針對性的交流,如QQ、微信以及公眾號等。
當然,使用融媒體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能不及當面溝通交流的效果明顯,但教育者要始終牢記融媒體并非唯一的教育方式,它只是輔助性工具,只有將線上宣傳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及時了解、初步交流的功能與線下的深入輔導和面對面溝通的作用相結合,打好這套“組合拳”,才能更加有效地加深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助力大學生的人生發展。
作者:段鑫星 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