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神患者自殘因素思考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向欣單位:重慶市長壽區第三人民醫院
研究組患者自殺自傷的原因分析
1自傷自殺的季節與時間
精神病患者自傷自殺行為多發生在春冬季節。春季有10例,夏季有5例,秋季有3例,冬季有9例。患者一般會選擇管理松懈的中午與夜晚時間。
2自傷自殺方式
精神病患者中,撞頭的有15例,用褲、褲帶、皮帶或被套上吊的有9例,打破玻璃杯或水果刀割脈,用毛巾、圍巾勒頸有3例,亂吃藥、咬舌、服毒、開水燙傷、拒藥各3例,跳樓、滾下樓梯、吞溫度計各2例。
3自傷自殺地方
在重點監護病房的有24例,專陪住套房的有5例,在樓梯、洗手間、角落處的各3例,假出院的有2例。
4自傷自殺主要原因
精神病患者因自責自罪、逃避現實尋求解脫、難以忍受軀體癥狀導致的痛苦體驗而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其中精神障礙癥狀有20例,對自己要求得不到滿足有12例,人格分裂有8例,躁狂有2例,藥源性焦慮有5例。
護理對策
1病房護理管理者策略
1.1提高防范意識與技能
護理人員要利用晨會、業務學習、交接班時間進行交流溝通,充分掌握精神病患者自傷自殺的原因特點及規律,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對精神病患者的危險行為的風險評估以及識別能力。同時,要加強護理人員防范技能的培訓。對重點防護對象要經常護理查房,根據患者情況,總結出護理經驗,可以有效地探討出解決病房內存在安全問題。
1.2加強管理與監督
在我院的精神科,采用了24h監護,輪流換班對重點對象實行集中管理,對防范與阻止自殺自傷行為起了很好的效果。關鍵做法:①崗位責任明確,嚴格各個時段值班護士的責任,尤其是對夜間與午休時段加強監護。②護士長要經常監督檢查護士對患者病情情況掌握以及護理情況,促近護患的友好相處,讓護理人員更深層次的了解患者,做到心中有數。③當出現重點患者較多的時候,要合理分配工作,對繁忙時段、輕松時段采用彈性原理來作出安排,防止忙多出錯以及事多人少、換班空閑時間的也要加強監護。
1.3重點對象嚴密監護
精神科要把有嚴重自殺自傷行為的患者進行嚴密監護,護士長要親自查看患者情況,了解患者病情,耐心傾聽患者述說,談話時語氣和藹,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現實,進行心理輔導,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由于護士長在精神科位高權重,會讓患者產生被重視的心理,從而降低自殺自傷危險行為的發生。
1.4關注療效,加強醫護協調
護理人員要經常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若發現精神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沒有好轉時,應該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醫師,進行檢查。有些患者病情還未穩定就反復要求出院,護理人員應該做好解釋溝通工作,讓其了解疾病的危害性以及耽誤病情的不良反應。對于病情痊愈的患者,由于其他社會種種原因不能出院的患者,要對其做好心理輔導,同時護士聯合患者家屬處理好相關事宜,才能讓患者辦理好出院手續。
2病房臨床護理人員的措施
2.1細心觀察,重點防范
護理人員要熟悉掌握好各個管理小組的患者病情情況,對具有2種或2種以上的精神癥狀群的患者必須嚴密防范。尤其是對有憂郁癥、有自主幻想、躁狂癥、情緒起伏不定的患者,多次勸解輔導無效的患者,視為重點監護對象。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對癥治療,每班密切巡視監察。
2.2心理護理
多數精神病患者,心理都不健全。病前性格為精神病的患者自殺自傷行為的發生率較高。因為他們固執,往往把心理問題藏在心中,不愿意與人交流或很難被勸解,對這種患者,護理人員要多加注意,嚴密觀察其言行變化,給予心理輔導,加強治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給予保護性的約束。自卑感與自大狂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見情緒,患者總把不良情緒帶動理智,從而產生自殺自傷的念頭。
所以,護理人員要對這種不健全心理進行護理干預,醫護人員要熱情親切對待患者,在各個方面對患者給予保護,讓他們安心在醫院治療,這樣才能使他們心理上得到安全感,穩定了患者的情緒。對于出現自殺自傷的多發春冬季節密切關注,這段時間正是元旦、春節,節日對患者的影響較大,特別需要家人的關懷與探視,這期間往往容易發病,所以要注意防范。院內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慶祝節日的活動,來增加患者的興趣,填補了患者的心理慰藉。護理人員可以聯合患者家屬多給予深切關懷,為他們排憂解難,使患者心情愉快,喚起患者生存的希望,讓他們體會醫院和家庭的溫暖。
心理護理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醫護要嚴格重視,才能表1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臨床資料比較臨床資料研究組對照組χ2/tP家族史12(26.5)11(24.3)2.21>0.06≥2組癥狀群24(38.2)6(11.2)5.28<0.06人格分裂8(12.3)24(38.2)0.98>0.06情感障礙10(16.2)9(15.8)>0.06器官障礙6(11.2)4(9.5)>0.06其他功能障礙4(9.5)3(8.9)>0.06平均病程6.28±8.216.78±8.390.56>0.06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現自殺自傷的危險行為。
2.3醫護配合,輔助檢查
醫師與護士要密切合作,對于療效好的患者繼續治療,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配合醫師檢查。護理人員對于開出的醫囑,要及時完成,幫助患者完成各項輔助檢查,保證治療方案的按時實施。這樣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從而消除了患者自殺自傷的危險行為。
2.4加強精神專科的護理
在生活中,護理人員要督促并協助患者做好個人護理,及時修剪指甲;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專人陪護,根據患者病情情況給予相應護理;有些患者夜間喜歡蒙頭大睡,手腳緊抱,這種行為要給予糾正,晚間要多巡視并觀察患者入睡情況;護士與家屬配合,注意患者言行舉止,嚴格檢查患者身邊有無利器等危險物品;護士要按時發放藥物,必須全程監督患者服下,防止患者藏藥,耽誤治療效果。
2.5緊急情況的護理
對于出現企圖自殺自傷行為的患者,必須采取強制性的保護約束,及時報告醫師采取處理措施;對于想撞頭的自殺自傷的患者,把其安排在中間位置,避免接觸墻壁,并在頭部放置保護物加以保護;對于企圖上吊的患者,讓其遠離毛巾、褲帶等此類物品。若患者已發生自殺自傷行為時,護理人員應保持鎮定,立即通知醫師,并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判斷出是否具有生命危險。如出現輕微的自殺自傷行為,應立即設法穩住患者的情緒,保持其心境平和,以免再發生自殺自傷行為,再對癥治療。對于自殺自傷嚴重的患者,護士配合好醫師立即展開搶救工作,盡力挽救患者的生命。總之,對于出現自殺自傷行為的精神病患者要密切監護,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給予護理干預,從而降低患者自殺自傷的危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