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艦艇軍醫使用管理現狀調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海軍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和發展戰略的轉型,艦艇走向遠海開展戰備巡邏、遠洋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不斷增加,這對艦艇軍醫獨立開展衛勤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其工作性質和環境特點均要求艦艇軍醫具備較為全面的衛生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1]。受限于艦艇工作平臺限制、進修培訓少等原因,艦艇軍醫普遍存在著技術水平低、業務開展少等現象,其保障能力已不能完全適應艦艇使命任務拓展要求。為切實掌握艦艇軍醫業務工作現況,分析艦艇軍醫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模式改革相關意見和建議,筆者選取某艦隊58名艦艇軍醫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取某艦隊艦艇軍醫共58名作為調查對象,均為男性。從年齡分布來看,29歲以下16名(27.6%),30~35歲31名(53.4%),36~40歲6名(10.3%),40歲以上5名(8.7%)。從學歷分布來看,博士2名(3.4%),碩士11名(19.0%),本科生40名(69.0%),專科生5名(8.6%)。從所學專業類型來看,臨床醫學專業45名(77.6%),預防醫學專業3名(5.2%),影像、檢驗等醫技專業10名(17.2%)。從畢業院校來看,軍醫大學37名(63.8%),海軍醫高專10名(17.2%),地方院校9名(15.5%),其他2名(3.5%)。從艦艇服役時間來看,1年以內14名(24.1%),2~5年20名(34.5%),6~9年13名(22.4%),10~14年8名(13.8%),15年以上3名(5.2%)。
1.2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艦艇軍醫從個人一般情況、進修培訓次數、進修時間、進修專業、日常開展業務技術、艦艇軍醫發展存在問題及原因等方面進行調查。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2007軟件錄入調查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進修培訓情況
任艦艇軍醫崗位以來,15名軍醫未赴中心醫院以上醫療機構參加過3個月以上的進修培訓,占25.9%,其中5名未參加過進修;25名參加過1次培訓,占43.1%;18名參加過2次以上的培訓,占31.0%。53名參加進修人員中,次均進修時間為3~6個月的34名,占64.1%;次均進修時間超過6個月的9名,占17.0%;次均進修時間少于3個月的10名,占18.9%。進修專業看,內科專業12名(22.6%),外科專業18名(34.0%),骨科專業9名(17.0%),放射、檢驗、特診等醫技專業14名(26.4%)。
2.2執行重大任務情況
58名艦艇軍醫中,16名曾執行遠洋護航、艦艇出訪等重大衛勤保障任務,占27.6%;32名曾執行重大演習演練衛勤保障任務,占55.1%;10名未執行重大衛勤保障任務,占17.2%。
2.3日常開展業務技術情況
從日常開展業務來看。48名軍醫(82.8%)開展上呼吸道感染診療,45名(77.6%)開展常見皮膚病診療,30名(51.7%)開展清創縫合治療,14名開展康復理療(24.1%),10名(17.2%)開展B超、心電圖等特診項目;41名(70.1%)開展健康宣教,37名(63.8%)開展消殺滅等衛生防疫工作。開展最多的業務技術依次是上呼吸道感染診療、皮膚病、健康宣教、衛生防疫。
2.4艦艇軍醫發展存在問題評價
29名軍醫自我評價不能勝任艦艇衛勤工作,占50.0%。不能勝任原因中認為“進修學習機會少、技術水平提升慢”有23名(79.3%),認為“艦艇醫療平臺硬件條件有限、開展業務基礎條件差”有22名(75.9%),認為“信息閉塞、專業交流渠道少”有21名(72.4%),認為“艦艇官兵發病率低、業務開展機會少”有20名(69.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為艦艇平臺硬件條件有限和進修培訓機會少。在分析艦艇軍醫發展存在主要問題時,52名(89.7%)選擇了“專業技術水平提升難、職業前景暗淡”,50名(86.2%)選擇了“進修學習機會少、技術能力弱”,50名(86.2%)選擇了“工作價值得不到領導和官兵認可,工作積極性低”,39名(67.2%)選擇了艦艇平臺環境不適合醫療專業技術干部發展。
2.5艦艇衛生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在分析艦艇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時,50名軍醫(86.2%)選擇了“衛生裝備閑置、故障率高”,48名(82.8%)選擇了“領導對衛生工作重視程度不足”,47名(81.0%)選擇了“醫療艙室空間狹窄、展開條件差”,43名(74.1%)選擇了“衛勤訓練流于形式、無法經受實戰考驗”,43名(74.1%)選擇了“艦艇軍醫職業前景差、人員思想不穩定、缺乏工作主動性”,27名(46.6%)選擇了“進修學習機會少、技術水平難提高”。
2.6艦艇軍醫能力提升途徑
在詢問關于提升艦艇軍醫衛勤保障能力的途徑和措施時,56名(96.6%)選擇了“安排艦艇軍醫赴中心醫院進修”,51名(87.9%)選擇了“艦艇部隊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與考核”,43名(74.1%)選擇了“艦艇醫療艙室設計與布局緊密結合平戰時衛勤保障需求”,37名(63.8%)選擇了“增加執行遠海衛勤保障任務的機會”。
2.7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改革方向
在征求關于艦艇軍醫未來使用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的意見建議時,56名(96.6%)選擇了“艦艇軍醫平時安排到岸勤部醫院或中心醫院工作,有任務時統一派出保障”;54名(93.1%)選擇了“建立艦艇軍醫輪換機制,安排任職滿一定年限的艦艇軍醫輪換到中心醫院工作”;45名(77.6%)選擇了“加強對艦艇軍醫定期培訓與考核”;40名(69.0%)選擇了“艦艇軍醫崗位改由衛生士官擔任”。30名(51.7%)選擇了“艦艇軍醫平時安排到岸勤部醫院或中心醫院工作,有任務時統一派出保障”,占比最高。
3討論
3.1加強對艦艇衛生工作重視程度
隨著海軍戰備訓練任務不斷加重,實戰實訓理念逐步貫徹落實,艦艇衛生工作重要性愈發凸顯。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在分析艦艇衛生工作存在問題時,82.8%的艦艇軍醫認為領導對艦艇衛生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在分析艦艇軍醫發展存在問題時,86.2%的軍醫認為工作價值得不到領導和官兵認可,工作積極性低。可見,對艦艇衛生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2建立健全艦艇軍醫定期輪訓機制
艦艇軍醫多從醫科院校畢業后直接到艦艇工作,由于艦艇平臺條件的限制,艦艇軍醫開展的業務技術較為簡單。從調查結果看,開展最多的業務技術依次是上呼吸道感染診療、皮膚病、健康宣教、衛生防疫[2]。由于病種的單一、缺少專業交流渠道及缺乏上級醫師指導等原因,加上艦艇軍醫工作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的抑制,業務技術水平提升困難,部分人甚至出現倒退現象,這點從調查結果得到進一步驗證,在分析艦艇軍醫發展存在問題時,高達86.2%的艦艇軍醫認為進修學習機會少,技術水平偏弱。25.9%的艦艇軍醫未赴中心醫院以上醫療機構參加過3個月以上的進修培訓,說明艦艇軍醫的進修培訓總體上比較欠缺。要切實提高艦艇軍醫技術水平與保障能力,艦艇部隊領導需從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克服艦艇戰備、訓練、執勤任務重的困難,充分利用間隙時間,針對每名艦艇軍醫培訓經歷,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定期如每2~3年選派艦艇軍醫赴體系醫院進行輪訓3~6個月,體系醫院要根據每名艦艇軍醫培訓需求,精心組訓,嚴格考核,部隊與醫院之間形成合力,確保培訓取得實效,保證艦艇軍醫技術水平得到提升[3]。
3.3改善艦艇衛生工作平臺條件
81.0%的艦艇軍醫認為“醫療艙室空間狹窄、展開條件差”。在提出提高艦艇衛生保障能力的途徑時,74.1%的艦艇軍醫認為“艦艇醫療艙室設計與布局應緊密結合平戰時衛生保障需求”。從我軍既往設計建造的老式艦艇來看,艦艇衛生工作重要性尚未得到足夠重視,普遍存在醫療艙室面積狹小、布局不合理,直接影響戰時傷員救治效果,制約了艦艇戰斗力的提升。因艦艇設計建造多由裝備部門主導,這就要求在今后設計新型艦艇時,裝備部門應充分征求衛生部門意見建議,切實從戰斗力提升的高度重視艦艇衛生元素融入,為平戰時衛生工作開展創造好的平臺條件[4-5]。
3.4改革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模式
提升艦艇軍醫技術水平,提高艦艇平戰時衛勤保障能力,其核心仍在于建立科學合理實用的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模式,真正把人這一核心資源盤活。從調查情況來看,艦艇軍醫普遍感到專業技術水平難以提升、職業前景暗淡,缺乏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對現狀普遍感到不滿。在征求關于未來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改革意見建議時,96.6%的軍醫支持“艦艇軍醫平時安排到岸勤部醫院或中心醫院工作,有任務時統一派出保障”;93.1%的軍醫支持“建立艦艇軍醫輪換機制,安排任職滿一定年限的艦艇軍醫輪換到中心醫院工作”。此兩種模式共同點在于讓艦艇軍醫的管理使用具有流動性,為艦艇軍醫的發展尤其是專業技術的進步創造了平臺條件,關鍵仍在于對人員的管理。受限于部隊體制原因,衛生部門在人員的管理上處于從屬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在未來艦艇軍醫使用管理改革政策的制定上,確實站在戰斗力建設的高度,認清艦艇衛勤工作重要地位,由衛生部門主導、軍事人力資源部門支持,研究出臺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為集約利用人力資源,創造有利于艦艇軍醫技術發展的平臺,可先行探索試行“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模式[6],經過試點、總結、論證等階段,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利弊性及存在的困難,為出臺相關政策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柯孔良,王文軍,歐崇陽,等.艦艇軍醫急救技能培訓和需求問卷調查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15,36(1):50-52.
[2]溫世浩,林慶賢,陳國良.艦艇部隊衛生干部繼續教育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6,5(3):266-267,282.
[3]方云高,郎品發.優化管理保障模式提升衛勤綜合保障能力[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10):1138-1140.
[4]黎成,歐崇陽,帥力,等.以中心醫院為依托的艦艇軍醫輪訓制度的建立和探索[J].海軍醫學雜志,2016,37(3):199-200.DOI:10.
[5]汪志平.艦艇軍醫如何做好戰時衛勤保障的準備工作[J].海軍醫學雜志,2008,29(3):230-231.
[6]劉李娜,李檬,陳新,等.對海軍艦艇軍醫職業教育的思考[J].海軍醫學雜志,2017,38(3):209-210.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7.03.007.
作者:黎成;歐崇陽;許向陽;陳瑞麗;孫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