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提升急診科進修護士橈動脈穿刺技術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將64名進修護士按照入科時間分為對照組34名,實驗組33名。在統一理論教學后,對照組采用互動方式互相觸摸橈動脈并講解穿刺方法。實驗組采用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進行穿刺練習。結果實驗組進修護士動脈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穿刺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0.01)。結論采用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進行教學,可使進修護士多次進行模擬穿刺練習,提高其橈動脈穿刺水平。
關鍵詞:
診科是急危重癥患者收治較多的科室,患者病情危急,對護士的操作技能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工作人員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動脈血氣分析是判斷患者病情的指標之一,而橈動脈是血氣分析采集的主要穿刺部位[1-2]。在以往的護理教學中我們發現,動脈穿刺采血由于其操作難度較高,過高的穿刺失敗率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血氣分析的報告時間,有可能延誤患者的病情。因此,如何提高急診護士的動脈穿刺水平,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動脈穿刺并發癥及避免患者治療延誤,是急診科護理工作者比較關注的問題。我院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三甲醫院,每年都有很多進修護士在急診科輪轉,許多進修護士并沒有接觸過動脈穿刺。為提高進修護士橈動脈穿刺水平,我科引進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進行護理模擬教學,使用過程中,我們利用其變頻功能,讓護士對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偶發與頻發室性早搏、脈弱等有多種特點的動脈搏動進行專項穿刺練習,提高了護士橈動脈穿刺水平,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急診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67名進修護士進行分組教學,每名進修護士急診科實習時間為4周。2014年6~12月入科的34名進修護士為對照組,其中女31名、男3名,年齡22~29歲,入科至結束共完成153例橈動脈穿刺。2015年1~6月入科的33名進修護士為實驗組,其中女27名、男6名,年齡21~32歲,入科至結束共完成166例橈動脈穿刺。兩組進修護士年齡、性別、職稱、工作年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兩組進修護士由同一名老師進行理論講課,由2名科室帶教老師進行臨床操作教學。兩組均以5~6人為一組進行授課,入科時進行1.5h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前0.5h為動脈穿刺理論學習,后1h實踐教學。理論課后,對照組進修護士間采用互動方式互相觸摸橈動脈,并講解穿刺方法。實驗組采用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進行穿刺練習,具體如下。
1.2.1.1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型號
采用上海泰貴科教設備制造有限公司TG/HS4E型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該示教器可供學習者進行仿真穿刺,動脈穿刺成功后會產生模擬回血。學習者可通過振幅調節模擬動脈節律與搏動的強弱。
1.2.1.2選擇、設計動脈穿刺的心率特點
利用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模擬多種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①心動過緩心率<60/min。②心動過速>100/min。③心動過速伴偶發室性早搏。④心動過速伴頻 發室性早搏等多種特殊心率。
1.2.1.3模擬穿刺訓練
模擬宣教并讓患者簽署動脈血氣分析告知書。連接示教器電源,帶教老師通過每次調節振幅與頻率模擬多種動脈搏動,進修護士在示教器上尋找橈動脈穿刺點(在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cm處動脈搏動明顯處),用5mL注射器連接7號針頭,抽吸1∶500肝素生理鹽水溶液1mL濕潤注射器管壁,然后將全部肝素推出,保持注射器內無空氣。常規消毒穿刺點皮膚,直徑大于10cm,在動脈穿刺搏動明顯處90°進針,由于液體靜壓原理,當穿刺刺入模擬動脈時,模擬血液會自動進入注射器內,抽取2mL拔出針頭,囑患者按壓棉簽15min以上。
1.2.2評價方法
臨床帶教老師負責統計進修護士實習期間橈動脈穿刺成功與失敗次數及橈動脈穿刺所致并發癥(感染、皮下血腫、神經損傷、假性動脈瘤、血栓、穿刺點大出血)的情況。同時,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接受穿刺時疼痛程度進行評分,0~3分為輕度疼痛及無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行χ2檢驗、t檢驗及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兩組橈動脈穿刺結果及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3討論
由于橈動脈較表淺便于暴露,穿刺后方便按壓,所以橈動脈為臨床動脈血氣分析的常用穿刺部位。動脈穿刺不同于普通的靜脈穿刺,動脈搏動一般肉眼不可看見,主要靠護士經驗與對脈搏搏動最強點的觸感進行判斷穿刺。急診科經常接診各種心律失常的患者,更為橈動脈的觸摸及穿刺增加了難度。橈動脈穿刺為有創技術,對照組常規教學方法的實踐操作僅由進修護士互相觸摸橈動脈進行體會,操作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進修護士在實際操作時顯得經驗不足,容易導致穿刺失敗。操作人員技術熟練是提高動脈采血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3]。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具有很高的模擬性,實驗組進修護士通過反復模擬練習,操作熟練度有了很大提高。并且通過對多種脈搏搏動的感知練習,可以掌握多種動脈搏動的特點,更好地應對患者實際出現的各種特殊動脈搏動情況,對于穿刺時尋找脈搏搏動最強點可以做到有效判斷,避免了認知偏差及技巧缺陷[4],在穿刺時信心十足。誤入靜脈是橈動脈穿刺常見的失敗原因之一[5]。對照組在臨床教學中老師只能口述此風險存在的原理,而實驗組在模擬教學中,穿刺時能直觀地學習動脈誤入靜脈的原因與處理流程,利用教學用具最大程度地貼近實際操作。表2結果顯示,實驗組進修護士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橈動脈反復穿刺次數少,從而減少了穿刺并發癥的出現(兩組比較,均P<0.01)。北美護理診斷協會定義疼痛是:“個體經受或敘述有嚴重不適或不舒服的感受[6]”。由于護士在橈動穿刺時有可能反復進行穿刺,所以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穿刺疼痛。而實驗組利用變頻式橈動脈穿刺示教器的教學方法,護士動脈穿刺水平提高,反復穿刺情況減少,因而患者的疼痛程度減輕。
參考文獻:
[1]陳超琳,張江平.采用動脈血氣針進行橈動脈采血的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4):215-216.
[2]楊蘭杰.橈動脈取血部位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1997,32(12):719-720.
[3]呂立珍.經股動脈與橈動脈采血的對比研究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2):42-44.
[4]李玉霞,顏瓊,涂邦燕.護士專項操作培訓對提高動脈采血成功率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7):98-100.
[5]唐愛忠.動脈采血失敗原因探討及對策[J].中外醫療,2011(26):46-48.
[6]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49.
作者:石天奇 姜艷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綜合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