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實踐教學的口腔醫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制訂新的教學計劃
1.新的專業課教學理念。
協調好素質與知識的關系,素質與操作能力的關系,我們要求理論聯系實踐,實踐加深理論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學活知識,提高技能。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譬如:口腔材料課本的知識,材料與理化性能在口腔專業中的作業尤為突出。
2.教學手段上,我們突出的是自我動手操作能力,要達到的目的是自我獨立處理病人的能力。
有一部分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講得頭頭是道,具體實踐中卻無從下手。我們采取引導,啟發性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告知式的教學,反復引導、鍛煉,達到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突出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當今的醫療環境要達到這一目的,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我們在自己的附屬教學醫院,首先強調臨床帶教老師的責任心,老師要嚴格把關,把臨床問題控制在萌芽階段。其次臨床帶教老師在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大膽放手,嚴格監控,增加了獨立處理病人的機會,實踐能力就逐漸提高,綜合素質隨之提高。
二、培養興趣,觀摩教學,引導學習
新生入學后對將來的課程和學習內容比較陌生,通過觀摩高年級的實踐了解自己將來所學專業的特點。我們要求口腔學院與多功能實驗室全天開放,實驗室準備各種教學用具,新生可以有序地進入口腔實驗室,了解牙體的基本形態,經過實驗員的講解,進而了解牙體的解剖形態,這種講解一定是啟發式的,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進一步示教牙體與蠟雕刻技術,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進行石膏牙體的雕刻,逐步具備口腔學生的特點。有了這一基礎,口腔專業的學生也就激發了興趣,課余時間可以反復練習石膏牙的雕刻,在雕刻的過程中加深對牙體解剖的認識,這是口腔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
三、突出實踐的重要,強調操作規范,教授上實驗課
實驗課是臨床模擬課,盡量與臨床貼近。實驗課教學中教授、講師、技工三人為一組的帶教老師新模式。規范操作是新一代口腔醫生的基本要求,在口腔教學中,實踐課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使得實驗的項目更加多樣化。教授也帶實驗課,提高操作規范化,口腔操作從源頭抓起,防止學生在操作中出現原則性錯誤,養成不良習慣,我們建立了綜合實驗訓練,技工現場示范,配合課程的實施和提高綜合臨床技能。實驗課教學是模擬臨床教學,一定要達到效果,要求學生在實踐課上能獨立設計修復體,牙體窩洞的制備,外科麻醉的操作,綜合能力要有進一步的提高。
四、合理安排見習期
通過半年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自己專業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熟知了實驗室和醫院氛圍的區別,能夠自主地把自己融入醫院中去,強調自己在診療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醫院強調以病人為主體,學生能夠在診療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主導地位,不受病人的干擾,為將來的臨床實踐打下基礎。
五、加強臨床技能的培訓,模擬臨床
模擬臨床是我們最近幾年倡導的一個訓練———建立模擬門診,我們的學生在完成專業課學習以后,進入醫院以前有一段空白期,我們充分利用這一段時間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實驗課上的仿頭模型和臨床牙科治療椅有一定的區別,這樣學生在模擬臨床時,使自己實現了由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學生互換模擬病人可避免恐慌,為臨床打下基礎,這種強化訓練使學生收益很多。國內口腔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論是三年制專科,還是五年制本科,在課程設置上都有一年的實習期。從學校的實驗室到臨床門診,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變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要求學生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為了平穩過渡,避免跳躍,我們安排實習學生的一個短期模擬培訓。要求臨床老師為學生具體講解在臨床操作上應注意的問題,在進一步模擬臨床的聯系,在牙科椅上進行口腔技能訓練,口外的局麻訓練,口內的牙體預備訓練,口修的印模制取,在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共同出現的問題,統一講解,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逐個查找原因,使學生逐漸適應醫生的角色,避免一系列臨床的問題,為進一步進入臨床打下基礎。這一訓練的基礎非常明顯。
六、加大口腔醫學專業臨床教學領地建設,臨床醫院和口腔學院聯合制訂實習計劃
口腔學院與臨床教學醫院密切聯系,改變過去那種方式,只要把學生送到醫院就由醫院管理的模式,對實習學生實行雙重管理。讓實習學生知道自己的雙重身份,既是醫生又是學生,口腔學院教學管理領導和工作人員要定期到臨床教學醫院走訪,加強與學生和臨床醫院溝通,與臨床醫院共同制訂實習計劃。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我們要在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上下功夫,兩者互為基礎。因此我們在培養計劃里面做了很大的調整,全面安排時間的內容。我們建立了考核機制,不論在哪一個臨床科室,都有考核內容,都有出科考試,這種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強調綜合動手能力的考核,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七、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這樣才能把課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有機的結合轉變為理解問題的能力,為臨床操作提供依據。要求學生的每一個操作要有依據、有規范,才能避免問題,我們嘗試這些新的理念下的教改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逐漸認識到,只有通過臨床實踐,才能把課本知識轉化為臨床能力,只有加大實踐,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獨立處理病人的能力,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從學生到醫生的一個蛻變過程,只有很好地提高了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合格的醫生。
作者:張云濤單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