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在腰椎骨關節炎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中醫健康教育在腰椎骨關節炎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腰椎骨關節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39例,對照組38例。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觀察組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自覺改善不良習慣的依從性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8.42%,觀察組為92.31%,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依從的有36例(92.31%),對照組為14例(36.84%),組間對比,P<0.05。結論給予腰椎骨關節炎患者中醫健康教育,療效佳,值得推薦。
關鍵詞:
中醫健康教育;腰椎骨關節炎;臨床護理應用
腰椎骨關節炎中醫稱之為骨痹。骨痹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病因是人到中年后,肝腎開始虛衰,氣血有所不足,人的活動量減少,氣血有所不足,加之外受寒邪濕氣所致。一般出現肢體沉重、關節劇痛,甚至發生肢體拘攣屈曲,或強直畸形。腰椎骨關節炎的癥狀主要是以疼痛為主,有時候會出現晨僵等。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生理性退化的表現,尚無逆轉或中止該病進展的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緩解癥狀,阻止和延緩疾病的發展,保護關節功能,以防殘廢。對于該疾病,常規西醫治療及護理并沒有特殊的療效,隨著人們對祖國醫學的重視,中醫健康指導在臨床上也廣泛應用,為探究具體療效,現選擇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腰椎骨關節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39例,對照組3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為45-80歲,平均年齡為(62.54±2.08)歲;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為43-80歲,平均年齡為(62.84±2.48)歲,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觀察組患者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生活起居護理:腰椎關節部位注意保暖,防風寒、防潮濕,出汗時切忌當風。日常活動中要注意保護關節,減少腰椎活動,必要時佩戴腰圍;避免出現關節扭挫、磕碰等意外損傷。糾正不良姿勢和體位,避免久行、久立,座位是保持骨盆前傾姿勢,搬運物品時,采用下蹲式。②飲食護理:宜食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溫經散寒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羊肉、韭菜薏苡仁、干姜等,;③用藥護理:以溫經散寒、補養肝腎,宣痹活絡為主。遵醫囑給予中藥穴位貼敷、中頻電治療、中藥湯劑溫服及中藥熱敷等。注意觀察中藥治療期間局部皮膚情況,有無皮膚過敏,予中藥熱敷時要交待病人注意防止燙傷,告知患者所做治療的注意事項;④情志護理:腰痛多與退行性變化有關,隨著年齡增加而加重,而這些變化一般不可逆轉,患者由于病程長,易反復或因病情未見好轉而苦惱,情緒緊張,心理壓力大,對疾病的康復失去信心,因此根據患者特點尤為重視心理護理,經常關心患者,多與患者交談,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及防病知識,對行動不便者給予生活的照顧,治療時耐心細致,對患提出的合理要求盡可能滿足。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⑤健康指導:告知患者要減少腰部關節活動及負重,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誘發;腰圍不可長期使用,通過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縮;腰圍不可過度負重,取物時應避免大幅度的彎腰和旋轉;⑥并發癥護理:告知患者可做擴胸、彎腰、飛燕、五點式功能鍛煉,加強鍛煉增加腰部肌肉。長期缺乏身體鍛煉,腰部肌肉力量減弱,不利于保護腰椎。腰椎骨關節炎的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加速腰間盤退變和在腰椎間退變基礎上的損傷;⑦功能鍛煉:患者疼痛癥狀減輕后,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改變肢體功能,早期鍛煉不宜過多,無明顯疼痛后逐漸增加活動量。鍛煉應遵循從小到少,從小到大,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注意個體差異的原則。如慢跑、游泳、瑜伽等鍛煉及腰背肌肌力。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自覺改善不良習慣的依從性進行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8.42%,觀察組為92.31%,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的依從性對比觀察組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依從的有36例(92.31%),對照組為14例(36.84%),組間對比,P<0.05。
3討論
骨痹語出《素問·痹論》。指氣血不足,寒濕之邪傷于骨髓的病癥。主要癥狀骨節疼痛,四肢沉重難舉,有麻冷感,甚至其證痛苦切心,四肢攣急,關節浮腫。現代醫學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炎、大骨節病、多發性骨髓瘤、痛風等病種出現骨痹的主癥時,可參考骨痹辨治。腰椎骨關節炎是中醫骨痹病中的一種。其辨證分型有:一、肝腎虧虛、氣血兩虛證:這類患者多為年齡較大、病程較久、體質較差。中醫學認為,“腰者腎之府”。“凡腹痛悠悠戚戚,屢發不已者,腎之虛也。”這種分型常因七情內傷、房事不節,或年老體衰、腎氣虧損,不運行,筋脈失養所致。二、寒濕痹阻證:這類患者是因為風寒濕邪客于膀胱經及督脈后,造成氣血凝滯,脈絡不通所致。患者可因不同的誘發因素表現為腰膝冷痛、下肢重著、屈伸不利等多種癥狀;三、痰瘀互結證:這類患者多因曾有外傷史,或痹痛日久,致關節刺痛、掣痛,入夜尤甚,痛有定處。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來院的腰椎骨關節炎患者給予中醫教育,具體在生活起居、飲食、用藥給予患者指導;對于患者所產生的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告知患者要減少腰部關節活動及負重,注意腰背部保暖;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如慢跑、游泳、瑜伽及腰背肌肌力鍛煉等,由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給予腰椎骨關節炎患者中醫健康教育,可明顯患者對我們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改善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的依從性。綜上所述,給予腰椎骨關節炎患者中醫健康教育,療效佳,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焦方榮.中醫健康教育在腰痛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間療法,2013,01:71.
[2]夏麗紅.中醫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4,01:87-89.
[3]王秀.中醫健康教育路徑在優質護理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4,24:173-174.
[4]張春艷.淺談健康教育在中醫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1,03:220-221+224.
作者:董怡 單位:北京市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