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藥學開展現狀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安市紅十字會醫院系全國三大骨科中心之一,住院患者手術率高,抗菌藥物應用較多。因此,規范臨床合理用藥、減少或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已是醫院藥事管理工作的重心。通過4年來建章立制、制定標準、檢查落實,有效地促進了臨床用藥規范化,管理制度逐步落實。
1建章立制,監護臨床用藥[1,2]
1.1制定醫院相關文件,加強臨床用藥監管
根據國家政策及《處方管理辦法》,結合醫院醫療特點,2006年醫院制定下發《關于成立臨床藥學科的決定》、《關于進一步規范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及《抗菌藥品分級使用管理辦法》等文件;2009年醫院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使用管理的通知》及《關于成立醫院藥物治療委員會的通知》等文件。
1.2結合醫療特點,建立臨床藥學管理制度
根據醫院文件,結合醫院目前實際,逐步建立有效可行的臨床藥學工作管理制度,如《臨床藥學工作制度》、《合理用藥管理制度》、《臨床藥師職責》、《處方點評制度》、《臨床用藥差錯事故監管制度》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制度》等。
2臨床藥師工作內容與方法
2.1參與臨床查房[3]
堅持臨床藥師下臨床,實行分科負責制。對臨床主要專業科室實行住院患者重點查房,了解臨床住院患者整體治療情況;對危重疑難及新入院患者應詳細閱讀病歷,依據患者臨床診斷、整體檢查、專科查體及各項功能檢查及化驗綜合分析藥物治療方案;針對藥物治療中存在的問題與臨床醫師及時溝通,不斷強化臨床合理用藥的專業技能;重點患者應做好詳盡登記(藥師工作日志)。定期進行總結分析,必要時提交藥物治療委員會討論。
2.2參與危重疑難患者會診
臨床藥師接到《醫院會診單》后,應及時閱讀該患者病歷,必要時與醫師共同對會診患者實行專項檢查,共同探討合理化藥物治療方案。藥師應對會診患者藥物治療回訪并作好記錄,定期總結分析。
2.3建立危重疑難患者藥歷
臨床確定為危重疑難患者,臨床藥師應及時填寫《住院患者藥歷》,對其重點內容要詳盡敘述,并按病種分類,總結醫院單病種藥物治療方案基本規律,不斷強化藥物治療方案的規范化,逐步建立個體化用藥方案。
2.4參與藥品不良反應處理與監報[4]
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均視為藥品不良反應。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是指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利臨床事件,但該事件未必與藥物有因果關系。不良事件也可理解為臨床新出現的偶然事件及藥品不良反應,例如在使用某種藥物期間出現的病情惡化、并發癥、就診或住院、化驗結果異常、各種原因的死亡及各種事故如骨折、車禍等。各臨床科室設立藥品不良反應監報負責人,一經發現藥品不良反應主管醫師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報告,并做好及時處理,認真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臨床藥師獲知發生藥品不良反應后,應及時對患者藥品不良反應處理進行詳盡分析,與醫師共同做好相關處理;由主管醫師按規定進行上報。臨床藥學科要定期分析與討論,為臨床醫師做好用藥參謀,探討建立院內藥品不良反應處理的監管體系。
2.5建立臨床藥師咨詢制度
由臨床藥師擔任肩負全院臨床用藥咨詢,設立藥品咨詢的內容、方法、程序及處理結果,有條件者可建立網上咨詢平臺,定期分析總結,以滿足院內外廣大患者社會服務保障體系。
2.6合理用藥宣傳
依據醫院醫療特點制定《臨床藥學信息》服務內容,由臨床藥師分工負責。內容主要有政策法規、藥事管理、合理用藥、臨床藥學動態、藥品不良反應及微生物知識等。為加強藥物與臨床溝通,指導醫師用藥規范化提供了交流平臺;定期舉辦合理用藥專業知識講座;開展省內外專業學術交流活動等。
2.7參與臨床處方點評
2.7.1范圍與程序:范圍涉及門診處方及住院處方,擬定門診《處方點評表》,內容主要包括前記、后記、正文、診斷與分析等。由臨床藥師(注:處方點評要求調劑藥師承擔此項工作,因處方點評屬事后評價,通過點評不但發現不規范、不適宜處方,而且可以發現我們藥品調劑工作存在的問題,即:為什么不規范、不適宜處方在藥品調劑過程中沒有發現、沒有糾正,是因沒有對處方進行適宜性審核、還是在調配過程中未按《處方管理辦法》規定的“四查十對”執行。通過處方點評發現問題、加強與改正調劑工作不足,并逐步從事后點評發現處方的問題、提升到事前審核發給患者藥品前就發現糾正)負責完成;臨床用藥應認真填寫《用藥醫囑點評表》,主要內容有患者一般情況、專科查體、功能檢查與化驗、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特殊檢查、入院診斷、手術名稱、藥物治療方案、綜合分析等。程序:每月隨機抽查各臨床科現行病例10份,重點依據醫院《圍手術期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合理性評價標準》分析臨床用藥合理性。實行院、科兩級會議每月點評與通報,季小結年總結,按照醫院相關文件與制度實行年終獎懲,并落實到科室及當事人。
2.7.2監督與處理[1]:監督:依據醫院《臨床用藥合理性檢查反饋單》,由“問題”所在科室主任責成當事人限期糾正與改進,對于臨床用藥“問題”中出現的共性與個性,臨床藥學科應及時總結與分析,必要時提交藥物治療委員會集體研究、討論,逐步建立醫院疾病藥物治療標準方案。處理:對不合理用藥醫師,醫院在周會上點名通報;對不合理用藥5次以上者,提交院醫務科予以專業培訓與學習;對不執行醫院藥品使用管理制度者,按西安市紅醫發[2006]21號文件進行處罰。
3建立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則
3.1Ⅰ類切口
參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文件執行。
3.2Ⅱ類切口[5]
參照國家預防用藥選擇標準,原則上應選擇相對廣譜、效果肯定、安全及價格相對低廉的抗菌藥物。一般首選第1、2代頭孢菌素;對β-內酰胺類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霉素,也可選用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預防厭氧菌感染可加用替硝唑;預防需氧革蘭陰性菌感染可選用氨曲南。用量為最小治療劑量,1日1~2次。
3.3Ⅲ類切口
藥物選擇參照Ⅱ類切口遴選標準。一般首選第2代頭孢菌素,手術部位疑似混合感染者可選用第3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哌酮/舒巴坦,中等治療劑量1日2~3次;對β-內酰胺類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霉素、依諾沙星;預防厭氧菌感染可加用奧硝唑;預防革蘭陰性菌感染可選用氨曲南。
4圍術期臨床用藥檢查標準[6]
圍術期臨床用藥檢查標準見表1。
5設立住院患者藥費內控指標[7]
5.1指標根據醫院2006年臨床使用藥品費用管理指標試行經驗,參照國內醫療機構臨床使用藥品費用總額管理標準,擬定臨床各科2010出院患者藥費占業務收入比例指標:內科占45%,外科占40%,婦科占35%,兒科占30%,骨科占25%,耳鼻喉科占35%。
5.2藥費占業務收入比例2009年和2010年1—3月份住院患者業務收入分別為3884.30萬元和5926.73萬元;住院患者藥品收入分別為1125.55萬元和1625.86萬元;藥費比例(住院患者藥品費用/住院患者總費用)分別為28.98%和27.43%。
6綜合評估合理用藥[7]
依據醫院《圍術期臨床用藥檢查標準》,對各項檢查指標實行百分化,凡各項指標達標視用藥合理,有1項不達標仍視用藥基本合理,2項不達標視不合理用藥;住院患者平均藥費=藥費內控指標視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藥費>藥費內控指標10%視基本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藥費>藥費內控指標20%視不合理;每月醫院周會通報,每季度召開醫院合理用藥專家評審會,年終對臨床用藥控制合理居前3位的科室實施一次性經濟獎勵,不合理科室給于相應處罰。
7臨床用藥比較分析(2009年第1季度與2010年同期比)2010年治療用藥送菌檢、抗菌藥物選擇、術前給藥、預防用抗菌藥物時限、非抗生素用藥情況等和2009年同期比,合格率明顯提高;2010年藥費比例為27.43%,與2009年同期比,下降1.55%。
7.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檢查評審統計隨機抽查臨床2009年與2010年第1季度住院病歷各330份,按檢查評審標準逐項統計,結果見表2。
7.2常見臨床不合理用藥及點評[8]
7.2.1預防用抗生素超劑量:骨傷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頭孢替安1日4.0g,依照醫院上述標準1日治療量應為0.5~2.0g。運動損傷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美洛西林鈉4.5g,1日2次,劑量偏大。據說明書記載,美洛西林鈉常用量為1日2~6g,嚴重感染時1日可達8~12g,本例患者為1日9.0g,為嚴重感染時劑量。頭孢菌素類藥物大部分可影響腸道維生素K的合成,引起維生素K缺乏,導致失血傾向等,因此對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用量應慎重。
7.2.2藥物選擇不合理:脊柱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第3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頭孢地秦不合理,應選用第1、2代頭孢菌素。手外中心:臨床診斷為左拇指開放傷,行左拇指開放傷清創探查關節囊修復肌腱吻合術,術后給予夫西地酸鈉0.125g×3支,1日2次靜脈滴注。夫西地酸鈉屬窄譜抗菌藥物,對革蘭陽性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其余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及格蘭陰性桿菌耐藥。該患者選藥時應兼顧革蘭陽性球菌和格蘭陰性桿菌,建議使用第1、2代頭孢菌素。說明書中用法用量為成人1次500mg,1日3次,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或500mL中,每瓶輸注時間不應少于2~4h。7.2.3預防用抗生素用法不合理:脊柱外科:Ⅰ類切口手術用奧硝唑200mL術中沖洗傷口,《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規定,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反易引起過敏反應或導致耐藥菌產生。
7.2.4非抗生素應用不合理:骨病科:患者,19歲,Ⅰ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丹參川芎嗪不合理,因其主要用于閉塞性腦血管疾病,且該患者無心腦血管疾病診斷。外科:患者,43歲,入院查體血壓為170/100mmHg,臨床診斷為高血壓病3級,給予參麥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4d,此用法欠妥,參麥注射液有強心升壓作用,高血壓患者應慎用。外科:三磷酸胞苷二鈉1日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日1次靜脈滴注,此用法使用劑量偏大,三磷酸胞苷二鈉說明書規定1次20mg,1日1~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mL靜脈滴注。
8結論
《醫院藥事管理暫行條例》及《處方管理辦法》是各級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重要依據,制定臨床用藥管理制度是規范臨床用藥行為、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保證。積極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監護臨床用藥,逐步完善醫院臨床合理用藥內控管理制度,是各級醫療機構領導、醫務人員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