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眼科教學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八年制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1培養目標不明確,發展方向難以把握八年制醫學教育致力于培養高水平的醫學人才,但是對于一個醫生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如專業知識、臨床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一名八年制醫學畢業生具體應該達到怎樣的高度,目前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八年制學生的培養應該偏向臨床、科研還是二者兼顧,仍處于探索階段,難以把握平衡。
1.2傳統教學模式不適合八年制醫學教育八年制醫學教育通常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要完成通識教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課程學習、臨床見習與實習以及科研能力訓練,如果以傳統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進行,極易出現大量課程集中、壓縮式地“填鴨”教學,使學生疲于應付,難以真正牢固地掌握知識。同時還有基礎與臨床分離、理論與實踐脫節、部分知識重復教授而有些內容淺嘗輒止等問題。
1.3實踐機會匱乏,綜合素質難以提高掌握專業知識是醫學生的第一要務,但是,人們習慣將專業知識等同為書本知識,再加上學校資源與醫院條件有限,往往無法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模擬和實踐機會,使得學生愈加陷入“學習就是背書”的循環中。然而,一名合格的醫生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遠不止書本知識這么簡單,諸如職業認同、臨床技能、人文關懷、溝通與安慰等等都是通過臨床實踐中與病人的接觸中逐漸培養和完善的。缺乏實踐機會,醫學生永遠走不出校園。
眼科學作為醫學院開設的臨床必修課程,是臨床醫學中一門重要學科,但與其他主干課程相比,具有課時少,內容多的特點,又由于學生們認為沒有內科、外科、婦科和兒科重要,加之臨床見實習時間較短,普遍對眼科學不夠重視。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有醫學博士學位的高層次、高素質的綜合型醫學人才,因此掌握一定的眼科學知識是是十分必要的。近年來,本科開始承擔八年制臨床醫學的眼科學課程,鑒于目前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只有對傳統的眼科學教學做出相應的改變、制定更高的要求,才能進一步提高眼科學的教學質量,以適應培養八年制“精英”人才的需求,現對我科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眼科學的教學工作做以總結。
2.1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在教學中應嚴格把握精選內容、突出重點和強化診療思路等原則。根據軍醫大學人才培養方案和八年制臨床醫學課程標準要求,設置理論課20學時,選派副教授以上的教員進行大班教學,以確保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2.2突出眼科學專科的特點眼科學專科性較強,操作多,對于“形象”識別要求極高,一個眼科醫生必須首先能看見眼部的各種表現,然后從所見的形態特征中分析疾病的特點并做出正確診斷,對初學者來說難以用文字描述,直觀式教學在眼科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用圖文并茂、臨床典型病例照片和適量的動畫視頻相結合的多媒體課件,對相關內容進行講授,對于闡明難點、突出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可以在有限的課時內傳授更多的教學內容,而且可以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生動活潑,使學生們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提高了學習效率。
2.3采用多種形式的雙語教學掌握專業英語是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針對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較好,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總體較強的特點,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采取英文授課,以鼓勵和訓練學生聽英文、看英文。但是學生的英語水平畢竟存在差異,大多數專業詞匯對學生而言又比較陌生,因此理解重點和難點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全部采用英文授課,對授課教員口語水平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綜上所述,英文授課雖然是未來教學的發展趨勢,但以現階段客觀條件而言,效果不一定很好。于是,決定采用中英文對照的雙語課件教學。學生普遍反應這種教學方式既掌握了知識點,又學到了很多專業英語,而且不會因為突然面對鋪天蓋地的英文而產生抵觸,比單純英語教學效果好。
3增加床旁教學
臨床醫學是實踐科學,所有書本上的理論,只有經過實踐的驗證,才能真正理解、牢記。針對八年制學生缺乏實踐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在眼科門診和病房見習的機會,學生將課上所學與眼前形形色色的病人加以對比、印證,形成新的體會,對臨床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走進醫院使學生對醫生———未來的角色,以及病人———未來的服務對象,都有了新的認識,帶教教員是他們學習溝通技巧、人文關懷的最好榜樣,要讓學生明白醫生的職責不只是看病,更是醫人。只有讓學生從接受臨床教育開始就嘗試以臨床思維對待醫學問題,同時學習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能力,特別是以醫患關系來替代學患關系,才能讓臨床教學質量產生質的飛躍。綜上所述,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任重道遠,把PBL教學方法應用于眼科教學中是一種新的嘗試。在未來的教學中,還有如下需要改進的地方:①眼科學的教學不應僅局限于一個器官,還應注重與其他系統和機體整體的相互作用和聯系,要把眼界從器官再回到整體,形成大局觀;②教員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緊跟學科的國際前沿,同時將最新的科研進展介紹給同學們,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鼓勵學生成為研究型臨床醫生;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加PBL教學比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設計者和主動者;④繼續加大英語教學力度,爭取在教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純英文教學;⑤改變考試機制,豐富考核內容,讓學生放棄“死記硬背”的舊觀念,培養綜合素質。現代醫學對醫生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八年制醫學教育以培養精英為目標,勢必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愈加苛刻。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把握需求,適時調整,從而培養出真正滿足社會需要的高水平醫學人才。(本文來自于《西北醫學教育》雜志。《西北醫學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張婕梅林嚴宏單位: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眼科第四軍醫大學學員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