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肉牛錐蟲病流行病學臨床特征與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肉牛;錐蟲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藥物治療;飼養管理
1流行病學
1.1病原
牛錐蟲病是由于感染伊氏錐蟲而發生的一種血液原蟲病,多種動物都能夠感染。伊氏錐蟲主要在淋巴液、血漿以及臟器中寄生,也可寄生在腦脊液中。伊氏錐蟲具有較弱的抵抗外界的能力,如在干燥環境、陽光照射以及大部分消毒液等因素都能夠使其快速死亡。其中蟲體對熱非常敏感,如在50℃的條件下只需要5min就會死亡,但在低溫條件下能夠生存較長時間。
1.2發病機理
錐蟲在侵入肉牛體內后會快速繁殖,導致蟲體數量明顯增多。另外,蟲體還會分泌多種有毒物質,加之蟲體自身不斷死亡,也會釋放出毒素(包含代謝產物)。釋放出的毒素在血液及組織液中處于游離狀態,先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導致機能障礙,接著侵入造血器官(即骨髓和網狀內皮系統),使紅細胞發生溶解,造成紅細胞數量減少,并引起貧血。隨著紅細胞的溶解,持續有血紅蛋白被游離出來,其中大多數在肝臟中積留,當心肌發生損害時,就會出現心肌功能障礙。同時,由于毒素還會侵害毛細血管壁,導致管壁滲透性增大,從而引起水腫。當毒素破壞肝功能時,會使其無法正常的貯存肝糖元,因此在病程后期往往會出現低血糖癥和中毒,加之血液中乳酸含量增多,會嚴重破壞血液的酸堿平衡。同時,隨著紅細胞數量的減少,無法提供充足的氧,導致體內不斷蓄積各種有害的代謝產物,從而發生酸中毒。此外,當中樞神經系統被抑制時,會導致宿主體溫急劇升高,往往可超過40℃,并陷入昏迷等。
1.3易感動物
多種動物都可作為伊氏錐蟲的中間宿主,通常在草食動物(如牛、馬、象、駱駝等)以及某些肉食動物體內寄生。
1.4傳染源及傳播途徑
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急性感染的病畜、隱性感染的病畜以及康復的病畜,特別是隱性感染和臨床治愈后病畜的帶蟲時間長達5年,因此是蟲體最主要的儲存宿主。該病主要進行機械性傳播,吸血蠅類和虻是主要的傳播媒介。
2臨床癥狀
病牛主要癥狀是體型消瘦,貧血,黃疸,間隙性高熱,耳尖和尾部壞死,四肢浮腫。根據臨床癥狀一般分成三期,即發病早期、中期、后期。
2.1發病早期
病牛體溫呈無規律的間歇熱,一般經過1~2天的持續發熱后就會降至常溫,但精神、食欲狀態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常常被忽視,少數流淚增多,眼瞼發生水腫,眼角存在分泌物。
2.2發病中期
病牛日漸消瘦,被毛粗亂且容易脫落,貧血,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眼黏膜黃染或者蒼白,鼻鏡變得干燥,四肢出現浮腫,有時耳緣、尾尖還會出現干燥、壞死。
2.3發病后期
病牛體型明顯消瘦,眼睛凹陷,結膜發生黃染,皮膚明顯干燥、出現龜裂,并有黃色漿液流出,四肢下部明顯浮腫,少數甚至后腹或者臍部發生水腫,耳尖、尾尖發生干性壞死,嚴重時只有耳根和尾根剩下,往往由于后軀麻痹只能夠臥地不起,加之無法攝取充足的飼料、飲水,最終由于身體嚴重衰竭而死。
3實驗室檢查
3.1血液檢查
采集體溫升高的病牛鮮血制成壓滴標本檢查,要求必須在2h內進行檢查,不然其中的蟲體就會發生死亡崩解而較難被找到。另外,也可將血液進行涂片、染色,并放于油鏡下觀察。如果只發現很少的錐蟲,則要進行蟲體濃集檢查。
3.2血清學檢查
在干凈玻片上滴加1滴待檢血清,與等量的滅菌生理鹽水混合均勻,接著用接種環添加1環牛錐蟲炭抗原充分混合。同時,要設置對照組,即滴加等量的滅菌生理鹽水。在10~30min內觀察是否發生凝集,并據此判斷結果。
3.3動物接種試驗
取1mL病牛的血液,給2只健康小白鼠注射,每只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0.5mL,經過3~4天,取尾血進行懸滴顯微鏡檢查即可發現少量錐蟲體,經過6~7天再次取血檢查即可發現大量錐蟲體,一般每個視野內都有50~60條蟲體,之后經過1~2天小白鼠就會死亡。剖檢小白鼠,發現淋巴結、腎臟、脾臟嚴重腫脹、出血,取心血制片,鏡檢,都能夠看到大量的錐蟲體。
4防治措施
4.1藥物治療
血蟲凈(國產貝尼爾),病牛按體重使用3~5mg/kg,與適量滅菌蒸溜水制成5%的溶液,注意現用現配,在深部肌肉進行1次分點注射,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那加諾(拜耳205),病牛按體重使用12mg/kg,用生理鹽水配成10%的溶液,混合均勻后進行1次靜脈注射,經過6天再用藥1次。安錐賽,病牛按體重使用3~5mg/kg,用生理鹽水制成10%的溶液,混合均勻后進行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4.2嚴格檢疫
牛場需要引種時,要求到非疫區購買,且牛到場卸車時要注意對其下地時的動態進行觀察,主要是確定精神、被毛、耳、眼睛、鼻孔、尾、四肢、走動等是否存在異常,對疑似病牛可使用石灰水作標記后待檢。引進牛要在欄內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檢疫,該階段要進欄觀察其健康狀況,要求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最后通過實驗室檢測確認沒有病原才可混群飼養。
4.3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環境衛生良好,對于病死牛要采取無害化處理。根據氣候變化,及時進行防寒保暖,供給營養充足的飼料,不允許貓、犬和野生動物進入場區,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出場區,工作人員必須更換工作服才可進場。欄舍、過道、場內死角以及各種器具每天都要進行消毒,場內環境每周進行2次消毒。
作者:毛東杰 單位:哈爾濱市動物衛生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