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內科門診患者的治療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心內科門診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情況分析179例心內科門診患者中,73例患者氯吡格雷的服用劑量不足,占40.8%;70例患者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不足,占39.1%。觀察組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不足所占比例均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心內科門診患者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服用劑量不足的原因分析觀察組非心內科醫生指導(3例,3.6%)、心內科醫生忽略詢問(2例,2.4%)、患者擔心出現不良反應(7例,8.4%)所占比例均明顯小于對照組(12例,12.5%;10例,10.4%;18例,18.8%)(均P<0.05)。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所占比例(3.6%,3例)小于對照組(5.2%,5例),觀察組氯吡格雷(6例,7.2%)與阿司匹林(4例,4.8%)的服用藥物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劑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對照組(8例,8.3%;6例,6.2%),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3心內科門診患者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服用后不良反應情況分析觀察組出血(1例,1.2%)、皮疹(2例,2.4%)均少于對照組(2例,2.4%;3例,3.6%),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3討論
阿司匹林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抗凝藥物,通過抑制機體環氧化酶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效,進而阻礙血栓烷A2的生成。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長期治療關鍵在于控制血小板的聚集,可有效控制機體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預防性。目前阿司匹林的用藥方法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長期應用劑量應控制為75~150mg/d,且該藥對機體有一些不良反應,例如過敏、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消化道出血等,但經對癥治療后可明顯控制,適合于各年齡段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ADP受體阻滯劑,通過與血小板表面的ADP受體相結合而起作用,使得纖維蛋白原不能和糖蛋白GPⅡb/Ⅲ受體相結合,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但氯吡格雷需要經過生物轉化才能發揮作用,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主要通過不可逆銹蝕機體血小板的ADP受體起作用,對于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壽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該藥作用于機體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諸如皮疹、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出血、粒細胞減少等。
造成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用藥劑量不足的原因有多種:(1)非心內科醫生的指導。社區醫生或非心內科醫生對心內科疾病認識不清,對藥物藥理認識不夠,使得患者用藥量少于正常值,起不到應有的效果。(2)心內科醫生忽略詢問。醫生在查看患者的病歷時見到其使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藥物后,會減少詢問,直接開藥,造成患者減量治療。(3)患者擔心不良反應的出現而自行減藥,使得效果明顯降低。(4)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為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要及時終止用藥,并給予其對應的治療,使得治療中斷,藥效濃度降低。(5)服用藥物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劑量。患者所服用的藥物為多次分批購買,每次購買的廠家不同,生產出來的藥物濃度也有所差別,個別廠家的藥物濃度較低,不能達到臨床要求的有效水平。
本研究說明心內科門診患者普遍存在藥物服用劑量低的情況,曾住院患者用藥情況良好,對于疾病的復發較為敏感,更樂于配合藥物治療的開展,服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可謹遵醫囑,使得藥物劑量效果大幅提高。而且致使患者服用藥物劑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曾住院患者對多種原因引起了格外注意,提高了自身的藥物耐受性和依從性,并且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耐藥性較好。另外曾住院患者的預防措施較好,不良反應較小。
作者:王麗香單位:海南省農墾總醫院門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