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年神經內科護理中健康教育應用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健康教育在老年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84例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性及護理干預后3個月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率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3個月,實驗組患者SF-36評分為(75.52±4.25)分,高于對照組的(61.25±4.2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可提升醫囑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神經內科;護理
據我國相關部門調查統計,預計2022年我國將全面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0年至今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神經內科發病率逐年攀升,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醫囑依從性可直接影響患者預后[1,2]。本文比較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42例單純給予常規護理的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與42例給予常規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護理干預后醫囑依從性及SF-36評分變化情況,從而論證健康教育對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護理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84例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70.28±3.12)歲;疾病類型:15例腦梗死患者,8例腦出血患者,19例其他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0.25±3.16)歲;疾病類型:14例腦梗死患者,19例腦出血患者,9例其他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3]納入標準:①本次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發病至入院總耗時≤3h;②患者入院后系統檢查均符合神經內科疾病臨床診斷標準;③給予溶栓、抗凝等常規藥物治療后患者均意識恢復。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疾病致溝通障礙患者;②合并原發性認知障礙、意識障礙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配合醫師實施臨床治療,待患者病情穩定后監測患者生命指征并循證給藥。
1.3.2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既往生活作息規律、職業、家庭經濟條件,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神經內科治療護理相關注意事項。在溝通的過程中,對于患者及患者家屬擔憂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盡量減少專業用語,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②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住院需長期臥床,難以完成洗臉、刷牙、如廁、穿衣等日常活動,從而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為降低或避免患者負面心理刺激的發生,護理人員應每日查房,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及患者家屬列舉預后良好病例,增強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信心[4]。除此之外,囑家屬多陪伴患者,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情況積極行康復鍛煉。③結合患者病情與患者既往生活習慣向其普及日常注意事項,如:a.作息:患者應做到早睡、早起,對于夜間入睡困難的患者應囑其白天縮短睡眠時間,積極行有氧運動,22:00準時上床睡覺;b.用藥指導:一般情況下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壓、高血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臨床用藥種類、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從而囑患者循醫囑規律用藥。除此之外,囑患者家屬監督患者用藥并關注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若患者用藥后發生不良反應,應及時入院糾正,調整用藥[5]。④飲食護理:患者在低鹽、低脂飲食的同時應合理膳食,減少肥肉、油炸及富含咖啡因飲食物的攝入,可食用魚肉、牛肉,除此之外,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防止便秘的發生[6]。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性,參考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0~8分),完全依從:患者護理干預后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為7~8分;部分依從:患者護理干預后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為5~6分;不依從:患者護理干預后Morisky依從性量表得分<5分[7]。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3個月SF-36(百分制)評分情況,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8]。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3個月SF-36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后3個月,實驗組患者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神經內科患者臨床治療時間長,在長期康復過程中缺乏臨床療效監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預后效果[9]。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常規護理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單純循醫囑給藥護理,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少。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對自身疾病日常生活中自主護理相關知識認知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降低了患者醫囑依從性[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醫囑依從率95.2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3個月,實驗組患者SF-36評分為(75.52±4.25)分,高于對照組的(61.25±4.2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于老年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可提升醫囑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璞.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質量及防范老年患者意外傷害中的應用.中國醫學創新,2015,6(33):155-156.
[2]歐陽蘭.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難點及對策.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737-738.
[3]呂燕,林霞.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難點及對策.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1):12062.
[4]周英,崔影,王琳,等.全面健康教育對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醫學信息,2017,30(4):200-201.
[5]何建蓉.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6):105-106.
[6]陳蘭,曹露.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循證護理,2016,2(1):58-60.
[7]黃彩紅,駱諫英,胡燕萍.試論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基層醫學論壇,2015(10):1424-1425.
[8]陳淑彥.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3):240-241.
[9]劉蕊蕊,樊囯愛,叢薇,等.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6):243-244.
[10]吳丹.探討神經內科護理中規范化健康教育的運用.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2015(9):53.
作者:張蘭蘭 單位:遼寧省錦州市中醫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