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生理學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方法
1.1LBL教學法按照本科《病理生理學》第八版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分重點、難點逐章詳細講解。
1.2PBL教學法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選取教材部分章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等,引入癥狀典型的臨床病例并設定相關問題。臨床病例資料盡量詳細,包括患者的現病史、既往史、體檢檢查結果、臨床表現、治療過程和轉歸等。問題的設定以病例為依據,融入教學大綱的重點與難點,體現基本病理生理學過程,難易適中,利于學生從中探討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機制,從而能夠提出合理的診療方案及預防措施。課堂教學將每班分成6小組,每組6-7人,學生以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為主,針對臨床病例設定的問題,進行推理、分析,然后整理討論結果,推選一位代表對病例進行病因、基本病理生理過程分析并提出診斷結果和治療措施。討論結束后,教師輔助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對病例中設定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并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拓展思維,將教材中相關的知識點縱橫聯系起來,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1.3PBL聯合LBL教學法將前兩種教學法聯合起來,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相關教材內容講解后,引入臨床病例進行PBL教學。
1.4教學考核采用問卷調查和卷面考試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的考核。問卷調查按“肯定”、“否定”評價,主要從能否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查閱文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溝通表達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調查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卷面考試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由理論知識(80分)、臨床病例分析成績(20分)兩部分組成。
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珋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考核結果
2.1問卷調查結果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平均滿意度統計結果:PBL聯合LBL組(93.23%)及PBL組(92.52%)明顯高于LBL組(67.3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組與PBL聯合LBL組的平均教學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普遍反映占用了大量課余時間,學習負擔加重。
2.2卷面考試成績理論知識成績:PBL聯合LBL組(73.18±4.49)分和LBL組(72.62±5.27)分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但均顯著高于PBL組(69±4.3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病例分析成績:PBL聯合LBL組(18.01±4.21)分和PBL組(17.62±3.57)分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但均高于LBL組(12.62±3.21)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病理生理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研究患病機體的代謝功能變化與相關機制,其主要任務是揭示疾病的本質,為建立有效的疾病診療和預防策略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與臨床診斷和治療關系非常密切,所以病理生理學的教學對醫學生的培養非常重要。以往的病理生理學教學采用的是LBL教學法。LBL教學法采取大班教學,有效節省了教學人力資源,符合師資力量短缺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照顧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深入淺出地教授知識,并對所教授內容作全面、系統的分析講解,能保證傳授知識的準確性、系統性和連貫性[4]。正因為如此,目前病理生理學教學依然多采取此教學法。在本研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LBL組的理論知識成績高于PBL組而不低于PBL聯合LBL組。但是此教學法有著顯著的缺點:“灌輸式”教學法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教師注重課本知識點的講解,學生的應試能力較強,但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應用性較差,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人,有悖于現今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研究結果顯示LBL組的病例分析成績確實顯著低于其他兩組。因此,病理生理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PBL教學法引入癥狀典型的臨床病例并設定問題,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形式包括課下的自主學習和課上的小組討論,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適應當代社會對綜合性素質人才的需要[5];PBL授課將復雜的知識點融入臨床病例中,鍛煉了學生以病例的診療為中心的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極大提高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6]。本研究中,PBL聯合LBL組和PBL組的病例分析成績明顯高于LBL組。但我們同時也看到PBL教學法的缺陷:首先,PBL教學法基礎理論知識的課程內容含量少于傳統課程,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解決臨床問題上,而忽略了對知識點的掌握,所學知識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其次,PBL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要結合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所需時間大大多于普通的課堂學習,但是部分同學不積極主動學習,依賴其他同學查找資料或教師總結,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采用單純PBL教學法造成學生的理論知識平均成績顯著低于其他兩組。再者,我們的學生一直受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對PBL這樣一種全新教學法的適應尚需時日。PBL教學法更適合于基礎扎實、主觀能動性較高、并且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此外,我們還缺乏與PBL教學法相配套的評價體系,師資力量不足和教材缺乏等因素也使得PBL教學法無法全面展開。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建立適合當前實際情況的教學法。從實際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來看,采用PBL聯合LBL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和病例分析成績均明顯高于單一教學法所取得的效果。兩種教學法的聯合互相取長補短,既能保證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全面系統掌握,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獨立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本次教學研究表明,LBL聯合PBL教學法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靈活運用,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長處,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出基礎理論深厚、專業知識扎實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作者:曹冬黎 鄧云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