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密氏倭狐猴生活及生理習性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密氏倭狐猴(Microcebusmurinus;Lessermouse-lemur)屬于靈長目狐猴總科、鼠狐猴亞科、倭狐猴屬,迄今為止是實驗室內能夠飼養的最小的一種靈長類動物。在自然界,主要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部的樹林中。它們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長期的地理隔絕使得狐猴進化特殊、種類特別、依賴環境性強。早在20世紀80年代,密氏倭狐猴就與其他的狐猴一起被國際公約列為瀕危動物。在實驗室內繁殖成功后,歐洲和美洲等地有了觀賞和科研用密氏倭狐猴的報道。但在我國,實驗室飼養密氏倭狐猴尚屬空白。現將本靈長類中心飼養和繁殖密氏倭狐猴的管理情況報道如下:
1動物和飼養方法
1.1動物2011年10月和2012年6月,我校靈長類動物中心分2批從法國蒙彼利埃第二大學引進密氏倭狐猴的初始種群20只,其中雄猴和雌猴各10只,體重在90g左右。
1.2實驗室飼養條件因為密氏倭狐猴來自于法國實驗室的開放環境,本中心參照我國實驗動物環境標準GB14925-2010中對普通環境的要求,使密氏倭狐猴生活在20~25℃室溫中,相對濕度保持在40%~70%;室內換氣次數控制在≥10次/h;嚴格控制噪音低于55db;飼養室的動物照度≤50lx,實驗觀察照度≥200lx;12h暗、12h明。
1.3密氏倭狐猴的飼料通常為面包、奶酪、鮮牛奶、多種維生素、鮮雞蛋、麥片等,將其按一定比例調合成粥樣濃稠混合物,于每周一、三、五分別飼喂1次。除此之外,每次還給每只動物2塊水果,在蘋果、桔子、香蕉或一些時令水果中任選。在分發飼喂水果時,宜把水果分散放開,以避免狐猴們為爭奪水果而展開爭斗。
1.4稱重密氏倭狐猴體型小,體重較輕,剛開始在本中心的實驗室飼養,必須隨時監控狐猴的體重,每2周稱1次體重。然后,視動物體重的變化,按需進行重新分籠。同籠的個體之間,其體重差別不宜超過5g。
1.5性成熟6~8月齡的密氏倭狐猴達到性成熟。若雌狐猴未進入發情期,則會拒絕雄猴的交配而攻擊之,甚至咬傷對方,因此雌、雄個體宜分籠飼養。即使在動物發情交配期間,也可能出現雌雄個體間互相打斗和撕咬。在雌、雄狐猴剛開始同籠飼養的幾天里,飼養人員必須加強觀察,及時為不能和諧相處的狐猴另找配偶。
1.6繁殖
1.6.1繁殖籠:通常將密氏倭狐猴按4♂1♀置于1個繁殖籠內進行同居飼養,自由選擇交配。
1.6.2配種要點:通常宜選年齡差別大于7個月的、非親同胞雄狐猴放入同1個籠內,與非同胞的雌猴進行交配。以利年輕的雄猴能向年長的有交配經歷的雄猴學習交配的行為。如果雌狐猴外陰閉合而未出現交配成功體征,則于35d后再檢查其外陰是否已開口。發情時間會延續4~5d。多數狐猴在同1個繁育期內通過一兩次交配就會懷孕。一旦發現有2次交配都不能懷孕者,則不再考慮讓其在這個繁育期內再進行交配。
1.6.3發情、交配與妊娠的判斷:可根據雌性外陰是否開口,以判斷其是否發情。若其處于發情期,外陰道會處于開口狀態。每天觀察交配籠內動物情況,一旦發現雌性狐猴外陰口閉合,及時將其取出。
1.6.4交配成功的判斷:若動物交配成功,密氏倭狐猴的外陰口會有乳白色像奶油一樣的濃稠分泌物出現。
1.6.5受孕成功的判斷:雌狐猴在交配后3周就能夠確定其是否受孕。這時觸診該猴的腹部,相對要硬一些,目測其腹部要比受孕前大一些。在分娩前,母猴的食譜不變。在哺乳期,要給哺乳的母猴飼料中添加一些面包蟲的幼蟲以補充動物蛋白。
1.6.6懷孕狐猴的飼養管理:密氏倭狐猴的孕妊娠期為60d,在孕妊娠期剛開始的1個月,仍可以讓懷孕狐猴和其他狐猴飼養在同1個籠子內。在有懷孕猴的窩箱內要放一些手紙作鋪墊。在生產分娩前15d要將妊娠母猴單獨飼養待產,以明確幼猴的親本。每胎通常分娩1~3個新生猴。因流產、死胎或母體殘食幼猴,會導致新生猴損耗。
1.7哺乳與分籠密氏倭狐猴通常在安靜的周末進行分娩。新生猴的被毛比成年狐猴的體毛黑一些。通常情況下禁止觸摸新生猴,讓母猴與新生猴安靜地待在窩箱內。每間飼養室內要保持狐猴數量和性別的平衡。在幼猴2月齡時與其母猴分籠飼養,此時母猴通常已不再照顧幼猴。分籠后,隨即在2月齡幼猴的頸部皮下植入芯片作為其終身的標記,以確定其身份。
2討論
在自然環境中,密氏倭狐猴以甲蟲等昆蟲、水果和嫩枝葉為食,屬于典型的夜行性動物。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密氏倭狐猴飼養和繁殖的管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2.1環境要求經過實驗室馴化,密氏倭狐猴能夠適應實驗室人工控制的飼養條件,因其聽覺靈敏,對其不熟悉的聲響,尤其是突如其來聲響,會表現極大的驚恐不安。因此,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噪音;必須嚴禁非飼養人員和實驗人員進入實驗室。密氏倭狐猴視覺十分敏銳。在每個飼養籠上,除了設置籠門的一面外,其他三面和頂面均需用黑色塑料布遮光,以防止太強光線。
2.2密氏倭狐猴的飼喂
2.2.1密氏倭狐猴嗜好帶甜味的食物。在對其稱量體重或植入芯片分籠時,可以把葡萄干切成小塊來進行誘導,以獲得其配合。
2.2.2為了滿足動物周六和周日的食物消耗,每周五喂飼料時,需對每只密氏倭狐猴另增一湯勺蘋果醬。如果1個飼養籠內飼養1只以上的狐猴,宜把所增加的蘋果醬分別放入每個飼料盒或盆內,以保證每個動物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食物。
2.2.3密氏倭狐猴嗜好動物蛋白,經常要喂食一些蟋蟀、面包蟲等,作為其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如果發現某只狐猴食欲不振,可以在其食盆內放5~6條面包幼蟲,以增加食欲。
.2.4在發情期間密氏倭狐猴食量會下降,宜多飼喂些水,少一點“粥”。同時宜將平日飼喂的水果切得更小些。如:平日里1個蘋果切成8塊,此時可以切成12~16塊。
2.2.5在密氏倭狐猴的飼料原料中,嚴禁使用巧克力或含巧克力的食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偶爾可以用酸奶或豆腐干代替奶酪。混合后的飼料可以在4℃冰箱內存放1~2d。
2.3光照調控密氏倭狐猴的繁殖在自然界中,密氏倭狐猴的繁育期是在夏天;在冬天,密氏倭狐猴不交配繁殖。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通過調節飼養房室內的光照時間長短,以調控狐猴交配繁殖活動。長時間光照期就相當于動物的夏天;短時間光照期相當于冬天。長時間光照期持續時間為5個月,每天給14h的白光照明;10h黑暗期,在黑暗期予以紅光照,以模擬月光。短時間光照期持續時間為3個月,每天10h的白光照明;14h黑暗期,同樣在黑暗期里給紅光,以模擬月光。長時間光照和短時間光照共8個月為1周期。
3密氏倭狐猴的常見病及其保護
3.1據文獻報道,在實驗室里飼養繁殖的密氏倭狐猴,常見的疾病有頸部腫瘤、腎臟疾病、鼻囊炎、白內障以及外傷等。老年密氏倭狐猴的行為學活動可能會出現障礙。該猴的肌肉、皮膚和被毛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對疼痛也有極強的耐受力。
3.2在實驗室內,對于密氏倭狐猴的常見小外傷,宜分3個步驟處理:以雙氧水沖洗患部;瘡口涂以碘酊;皮下注射抗菌素。如果瘡口較小,則用碘酊直接涂抹患部。嚴重外傷的病例,需隔離治療。
3.3密氏倭狐猴在系統發生上近緣于人類;體型小,只需要較小的飼育空間就能生存,飼養費用較大型靈長類動物低,且易于實驗操作;繁殖率高;世代交替時間短;具有小型靈長類實驗動物的優點。密氏倭狐猴的實驗室飼養與繁殖為其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作者:龍亞明 孫慶 趙越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靈長類動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