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風險防范的手術室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加強對受壓部位的護理進行手術室護理期間,應加強對受壓部位的保護。對需要進行剪切的部位時,可利用襯墊物將該部位墊高,避免對切口部位壓傷。若手術過程中需移動受傷患者,護理人員的動作應盡量輕柔,避免對患者的受傷部位造成二次壓傷。
1.2加強防治措施的管理(1)入手術室時,部分患者需要使用交換車,護理人員推動交換車時,應輔助車身,避免出現患者墜床的現象。對于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可適當使用束縛帶。(2)不同的患者手術其原發疾病不同,其具體的手術時間也存在差異。對于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可使用柔軟度高的床墊,降低患者的術中不適感。(3)加強尿管以及引流的管理,查看其是否出現彎折、堵塞的現象。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分析文中數據,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別抽取針對性護理管理前后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滿意度,針對性護理后,本次研究80例患者中,62例滿意,18例較滿意,0例不滿意,總滿意率100%;針對性護理前,本80例患者中,49例滿意,20例較滿意,11例不滿意,總滿意率86.2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滿意度進行檢查,與未進行針對性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前后手術室高危影響因素護理前高危影響影響因素高于護理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用于搶救、治療患者的重要科室,其護理重量直接關系著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因此,必須加強對醫院手術的護理。
3.1高危影響因素筆者對醫院手術護理資料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高危因素:(1)護理技術有待提高。現階段,醫院逐漸引進現代化手術器械,認為很多手術室護理人員對這些手術器械的操作流程并不熟練,無法配合醫生在短時間內實施搶救,易延誤救治時機。(2)記錄單不完整。手術記錄單時實施前領取藥物以及術后核對術后器械等的依據[4],然而,很多護理人員仍未意識到手術護理單在手術室護理中的重要性,存在用藥錯誤、手術器械遺落等問題,增加了手術風險[5]。(3)術中感染。術中感染與手術室的無菌操有著直接的關系,手術器械滅菌不徹底、空氣質量過低等均會造成患者出現術中感染癥狀[6]。(4)體位擺放不恰當。手術過程中未對手術患者進行適當的體位護理,導致患者的患肢受到壓迫,出現血液循環異常、壓瘡的現象。
3.2護理措施對上述高危影響因素,筆者醫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針對行護理:(1)預防切口感染。本研究認為,無菌手術室和平常手術時應分離設置,行無菌手術進行臨床治療期間,手術人員應徹底清潔手部,并對患者的病例資料、CT診斷資料等進行消毒,降低手術感染的概率。此外,還應加強應嚴格控制參觀人員,提高醫護人員的無菌操作意識。(2)定期組織培訓。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與醫院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醫院應定期組織培訓,一方面培養護理人員的收手術室護理技術,另一方面,熟悉醫院手術室引進的先進設備,掌握操作程序,避免造成因操作技術不成熟延誤救治時機。(3)預防用藥措施。部分患者手術過程中,需要取藥物進行治療。用藥前,應先觀察藥品的生產日期、密封保存情況,認真核對藥品名稱,若存在疑問,則不予以使用。進行輸血治療時,應核對血液的血型,由兩名護士同時進行核對,輸血完畢后,保存血袋,便于后期校對。(4)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根據手術的需要,輔助患者合適體位,能夠充分暴露患處,并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觀察,了解患者的呼吸循環情況,若存在呼吸局促情況,則可能壓迫到血管或神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體位進行調整。
筆者醫院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嚴格無菌操作程序、加強體位護理、規范清查核對制度等方面對手術室高危因素進行針對性預防,不僅能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和無菌意識,還能降低患者術中不適感,對降低手術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近1年醫院的手術室護理出錯率進行分析時,發現與針對性護理前相比呈下降趨勢。臨床研究表明,對手術室高危因素進行針對性護理,能夠提高手術質量,降低醫患糾紛。綜上所述,針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處理,有利于提高手術質量,降低護理出錯率。
作者:馬曉蓉單位:榆林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