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進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整體情況一般,只是部分女教師、部分班主任、部分已婚教師情況相對嚴重。針對這些現狀,本文從社會、學校和教師自身提出建議,以期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
關鍵詞:
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
一、前言
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會對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而且也有可能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甚至對國家的教育事業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調查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根據現狀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顯得極為迫切。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展開調查,以期為緩解他們的壓力提供參考。
二、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又稱“職業衰竭”或“職業枯竭”。這一概念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認為職業倦怠就是指:“從事助人行業的工作者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生理、心智、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1]職業倦怠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情緒衰竭。它涉及個體對壓力的評估,具體表現為個體情緒和情感處于極度疲勞狀態,精神不振工作熱情完全喪失。第二,去人性化。它涉及個體對他人的評估,具體表現為個體以消極否定、麻木不仁、冷淡冷漠的態度對待服務對象。第三,低成就感。它涉及個體對自我的評估,具體表現為個體對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的評價降低,缺乏成就感與滿足感。[2]
三、調查設計
本研究主要選取部分高中生物教師,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來探究其職業倦怠的現狀。
四、結果與分析
1.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整體情況見表1。由表1可知,“情緒衰竭”維度平均數為1.416,“去人性化”維度平均數為0.932,均不超過中數2;“低成就感”維度平均數為2.797,超過中數2。所以,高中生物學教師職業倦怠整體情況一般。2.性別與職業倦怠性別與職業倦怠的關系見表2。由表2可知,就“情緒衰竭”維度和“去人性化”維度而言,女教師的平均數均比男教師的高;就“低成就感”維度而言,男教師的平均數比女教師的高。這也就是說,女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高于男教師。3.班主任與職業倦怠班主任與職業倦怠的關系見下表3。由表3可知,就“情緒衰竭”維度和“去人性化”維度而言,班主任的平均數均高于非班主任的,這也就是說,在這兩個維度上班主任的職業倦怠程度要高于非班主任的。就“低成就感”維度而言,班主任的平均數也要高于非班主任,這也就是說,班主任比非班主任更有成就感,在這方面,他們的職業倦怠程度比非班主任的低。
五、建議
1.完善支持網絡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情緒,繼而造成教師的職業倦怠。第一,我們應該降低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營造良好的信任氛圍。第二,加強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對教師工作的支持,使得教師得到應有的尊重。第三,教師的親人朋友也應該經常與教師溝通,增進感情。2.提高經濟地位教育系統內部以及有關部門應該注重提高教師的生活質量,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師的收入水平以及工資。特別是對鄉鎮教師來說,提高收入水平會大大提高他們對教學的熱情與積極性。3.完善評價機制學校應完善先前單純依靠教學成績的保守評價機制,采取“德”“能”“勤”“績”等多方面的發展性評價機制,發揮每位教師的優勢。4.加強職業培訓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教學知識、教學技能培訓,這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增強教師的信心,緩解職業倦怠。特別是高教齡教師,更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代接軌。5.強化組織建設第一,學校要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適當“放權”,讓教師自己制訂某些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第二,民主化管理。教師應有權利參與學校某些方面的決策,為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出謀劃策。6.加大關心力度學校應該注重教師的身心健康,加深對教師,特別是女教師、班主任、高教齡教師以及“中學二級”職稱教師身心健康的關心程度。組織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緩解他們的壓力。7.提高教師自我認知教師自身應該提高自我認知、定位自我角色,不要對自己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特別是女教師不要對自己太過勉強苛刻,更不要以這種標準要求別人。這樣不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8.調整教師自我心態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積極的心態有利于處理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這時候教師一定要樂觀地去面對,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問題處理好。9.抒發教師自我情感在遇到情緒低落的時候,教師要學會用合適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情感,比如,可以寫一些工作日記,靜心調整自己的心情;找自己的親戚朋友交流溝通,不僅可以緩解壓力,也可增進彼此的感情。
六、結束語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的潛能的開發者。教師的情緒衰竭、去人性化以及低成就感不僅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將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繼而影響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對整個教育事業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從各個方面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促進教師心理的健康發展。
作者:胡曉亞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