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輸血檢驗中凝聚胺技術的優勢與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其應用價值及優勢。方法從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輸血的200例受試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4組,每組50例,分別采用凝聚胺法、鹽水法、酶法以及抗人球蛋白法進行試驗,比較4組患者輸血檢驗結果準確率。結果凝聚胺法檢驗靈敏度、準確率較高,IgM、IgG不完全抗體檢出率高,優于其他3種檢驗方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凝聚胺法在臨床輸血檢驗中應用效果較好,靈敏度、準確率較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凝聚胺法;臨床輸血檢驗;靈敏度
凝聚胺法是一種新型的不完全抗體檢驗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便、操作成本低的特點,在臨床血型鑒定、交叉配血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1]。同時,有研究指出凝聚胺法在抗體篩選和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臨床中也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因此為進一步明確凝聚胺法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及優勢,現以200例受檢者為研究對象,展開本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共選取樣本200例,均為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受檢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4組,各組受檢者性別、年齡、病史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
1)所有受檢者均為健康受檢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2)受檢者未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器質性、系統性疾病,無感染、傳染性疾病,無HIV患者。
1.3方法
4組受檢者分別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分別使用凝聚胺試劑、抗人球蛋白法試劑、酶法試劑、鹽水法試劑,所有試劑均來源于正規醫療器械公司,同一受檢法采用同一來源試劑。檢驗方法:晨間安排受檢者抽血,每位受檢者抽血10ml,分裝2個試管,分別加入試劑,觀察試管中血液凝集請情況,若觀察到凝集現象則對抗體進行進一步鑒定。
1.4評價指標
對4組受檢者輸血檢驗結果進行評價和對比。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平均數±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率表示,經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4種不同試驗方法靈敏度測試結果
(見表1)根據表1中統計結果,可以確定凝聚胺法在輸血檢驗中具有極高的敏感度,在抗-D、抗-C、抗-E、抗-e、抗-c等抗體檢驗中都有良好表現,尤其是在抗-D檢驗中可在1:64濃度下檢出,凝聚胺法檢驗敏感度優于酶法、抗人體球蛋白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凝聚胺法凝集情況
50例經凝聚胺法檢驗的受檢者血液樣本均發生特異性凝集,特異性凝集發生率100%。其中5~10s內29例受檢查非特異性凝集消失,11~20秒內11例受檢者費特異性凝集消失,超過21秒后未見特異性凝集消失。
3討論
3.1輸血檢驗概述
輸血檢驗是確保輸血安全的重要工作,通過數學檢驗可以檢測出受檢者血液中完全抗體和不完全抗體組成情況,從而推斷輸血后是否會發生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凝集,進而實現輸血的交叉配血,確保輸血安全[2-3]。現階段常用的輸血檢驗有酶法、抗人體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等,其中凝聚胺法應用時間較短,對于凝聚胺法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效果的研究報道也相對較少,因此本組研究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確定凝聚胺法在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其次是探究凝聚胺法在輸血檢驗中的優勢。
3.2不同輸血檢驗方法的優劣分析
酶法是臨床中常用的數學檢驗方法之一,其利用的酶會與特定成分發生特異性反應來確定受檢者血液成分中是否有特定完全抗體和不完全抗體。這種檢測方法可以在不對檢驗樣本進行分離處理的前提下完成檢驗,從而對受檢者血液成分進行鑒定和分析。同時特定酶只對特定抗體有特異性反應,因此檢驗結果干擾小。但是酶法也有明顯的劣勢,偶發性的特異性變化無法被排除,不同環境溫度以及濃度下特異性變化程度不同,因此在檢驗靈敏度以及結果上有所欠缺??谷梭w球蛋白法又稱coomb’s試驗,是一種專門應用于紅細胞不完全抗體檢驗的經典方法,根據試驗標本可進行間接試驗或直接試驗,是一種較為簡便的交叉配血檢驗方法。當抗人體球蛋白與不完全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時紅細胞出現凝集現象,試驗結果呈陽性,這提示血液中含有對應抗體。綜合來說抗人體球蛋白法是一種靈敏度較高的輸血檢驗方法,但是其在完全抗體檢驗中表現較差,對紅細胞表面不完全抗體檢驗靈敏度較高,是一種較為直觀的輸血檢驗方法[4-5]。凝聚胺法是現階段較為理想的血液檢驗方法,可以有效診斷配對血型之間是否相互穩定,在診斷和預防新生兒血型不合溶血中有良好表現[6]。在凝聚胺法試驗中,加入試劑后紅細胞會出現凝集現象,若1分鐘內凝集分散,則檢驗結果為陰性,這提示交叉配血成功,若1分鐘內未分散,則檢驗結果為陽性,提示交叉配血失敗不能互相輸血。因此,凝聚胺法結果檢出時間較短,限制時間未1分鐘,從檢驗效率上來說,凝聚胺法遠優于其他檢驗方法。
3.3本組研究結果
在本組研究中,共選取200例健康受檢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組后分別采用鹽水法、凝聚胺法、酶法、抗人體球蛋白法進行試驗,其中采用鹽水法的受檢者樣本為對照組,其余3組均為研究組,結果顯示采用凝聚胺法的受檢者樣本特異性、非特異性反應明顯,即使在1:64濃度下仍能夠得到部分陽性結果,這提示凝聚胺試驗的靈敏度極高,對試劑濃度需求相對較低,同時凝聚胺試驗結果均在20s內出現,非特異性凝集均消失,這意味著凝聚胺法中從加入試劑到得到結果的時間可鎖定在20s內,由此可以確定凝聚胺試驗法的便捷與快速。綜上所述,在臨床輸血檢驗中,凝聚胺法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快速、有效地檢測出完全抗體與不完全抗體,具有其他試驗法所不具備的靈敏度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栗巖.探討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優勢及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55.
[2]李德欣.低離子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2):16211,16213.
[3]曲文旎,姜啟鳳,林翠媛,等.低離子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9):380.
[4]楊樹新.低離子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8,31(9):74-75.
[5]王永飛.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7,(5):133-134.
[6]張開資.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143-144.
作者:趙敏 單位:吉林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