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護理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新安縣人民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內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等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心理、飲食、藥物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肺心病患者護理后期的臨床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臨床癥狀、體征、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患者的生活質量等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提高,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服務滿意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衰癥狀,緩解病情發展惡化,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死亡的出現。
關鍵詞: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護理
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由于左心房長期壓力較高,造成肺部淤血積聚,引起肺部組織和功能的改變,肺動脈壓力升高,出現右心的肥大擴張,嚴重時極易發生右心衰竭,急性發作時病死率高達30%[1],對患者身體及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本研究對新安縣人民醫院部分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收集整理,將護理措施總結歸納,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新安縣人民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內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0~80歲,平均(61.3±4.6)歲;心功能分級Ⅲ級36例,Ⅳ級4例,病程(14.7±3.9)a。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2~82歲,平均(63.3±4.1)歲;心功能分級Ⅲ級35例,Ⅳ級5例,病程(15.9±4.3)a。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咳嗽、心悸、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部分患者嚴重時必須端坐呼吸,不能平臥,伴有下肢水腫,口面部輕中度紫紺。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等,未實行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計劃。
1.2.2觀察組
觀察組實行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計劃。①糾正缺氧。合理氧療,及時糾正患者的缺氧狀況,遵醫囑根據患者血氣分析結果給予適當的給氧方式和給氧時間,向患者講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多數患者由于長期的高碳酸血癥及缺氧狀態,呼吸中樞的反應變得遲鈍,呼吸主要靠反射運動維持,多給予患者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每天吸氧時間約15h,氧流量1~2L/min。②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若長期處在通氣障礙的情況下會導致肺心病程度加重,因此可以通過采用扣背、體位引流、吸痰等方式促進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多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做深呼吸訓練,必要時遵醫囑行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利于咳出。③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會使患者肺心病加重,是導致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誘因。積極控制患者的感染狀況,改善患者通氣情況是預防疾病繼續發展的重要方法。根據患者疾病程度和病原菌有針對的使用抗生素,避免濫用。④心理護理。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及對預后效果的憂慮,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抵觸等不良情緒,責任護士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要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態的評估,用積極熱情的態度來面對患者,尊重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幫助其增強治療信心。⑤心衰干預。在通過一系列的積極治療與護理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狀況可得到改善,一般會出現水腫消退,尿量增加的現象,對于正性肌力藥及利尿劑可不使用。若治療后仍舊出現心衰,要及時將患者轉入重癥監護室,取坐位或半臥位,遵醫囑及時進行強心、利尿等治療,積極改善缺氧狀況。⑥飲食護理。注意向患者及家屬強調低鹽飲食的重要性,防止水鈉潴留,引起患者水腫。可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飲食,如菜湯、牛奶等。⑦用藥護理。對于肺心病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要做到現配現用,注意使用避光輸液器對藥物進行避光保護;注意穿刺部位皮膚情況,一旦發現藥液外滲及時進行正確處理;注意患者出入量及水電解質平衡情況;及時講解各種藥物的作用、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避免患者的焦慮情緒;觀察心衰控制情況,注意藥物劑量及滴速的控制。⑧康復期健康指導。患者病情穩定后及時向其講解相關疾病的衛生知識,呼吸系統的防治措施、飲食護理、用藥安全及功能鍛煉的方法等。根據患者病情適當給予活動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對照組臨床癥狀、體征有明顯好轉24例,死亡2例,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在80%12例,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有明顯好轉35例,死亡0例,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在80%以上患者30例,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顯著改善。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服務滿意度方面,對照組滿意26例,觀察組滿意38例,觀察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慢性肺心病多是由于患者本身的肝肺基礎疾病引發肺動脈高壓,肺部循環阻力增加,隨著病情不斷發展變化,肺動脈壓力持續升高超出右心室代償能力,致使右心室代償功能減退誘發心衰[2]。此類患者的病程一般較長,冬春季節易出現急性發作,多數進行性加重,且該病只能緩解無法治愈[3],易造成患者的心理問題。在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如果治療護理不恰當,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且發作迅速,易致患者發生猝死現象[4]。對中老年人加強防治肺部基礎疾病,預防肺動脈高壓,是預防患者出現肺心病的重要措施。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病情癥狀,及時送轉醫院進行積極搶救,加強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實施治療是控制疾病惡化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發現,對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后,可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此外,經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亦優于常規護理者。綜上,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衰癥狀,更適合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衰急救時的護理,對于緩解病情發展惡化,提高治療效果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死亡的出現等方面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林靜娟,蔡美玲,戴海銀.慢性肺心病并發心衰的急診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5):678-679.
[2]周濤,李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5,28(4):988-990.
[3]江發英,黃浩.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強護理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3,22(5):522-524.
[4]鄭紅.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9):121-122.
作者:楊新利 單位:新安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