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療中延續護理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以Meta分析方式探索延續護理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狀況影響。方法:收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的病案資料,檢索其他參考文獻中有關延續護理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的影響結論,進行Meta分析。結果:80例患者在延續護理下心功能狀況良好,其他病案資料對延續護理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影響較統一,二者合并特異度分別為0.74、0.83。結論:延續護理可改善冠心病心理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狀況。
關鍵詞:
延續護理;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狀況;Meta分析
一、資料與方法
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男55例,女25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7.16±2.16)歲。研究在現實病案分析的基礎上,在知網檢索“延續護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等關鍵詞,尋找與本論題相近、相似的文獻觀點和結論,共6篇,發表時間2011-2016年。研究方法:對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護理服務進行統計分析,確定其在符合延續護理模式下展開護理服務,內容如下:①入院患者接受細致的身體檢查,由專業的醫療小組、護理小組判斷患者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預后、風險問題,并制定延續護理工作方案。②治療期間對相關護理服務工作進行跟蹤記錄,在延續護理報告中以時間順序為基準,由負責患者的護理人員填寫患者每天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心功能狀況的相關指標[1]。③脫離危險期后,對在醫院或已出院的患者進行繼續護理,如繼續每天記錄患者心功能狀況相關指標,對相關問題和風險進行處理和預防;以電話隨訪的方式,對出院患者進行每周2~3次的隨訪調查,關心患者生活感受、心率以及其他情況等,對其飲食、睡眠、服藥及其他生活行為進行指導教育;安排出院患者每月15日、30日進行復診,出院超過3個月,每個月末到醫院復診1次,根據復診結果,給予患者一定的護理幫助。統計研究80例現實病案,觀察患者在延續護理下心功能狀況的影響表現、是否在治療期間或出院后出現不良反應等。同時,綜述總結其他參考文獻中對延續護理工作的評價,得出延續護理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影響的結論[2]。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數據均使用Meta-Disc及STATA軟件進行處理,χ2檢驗對各研究診斷比值比(DOR)進行異質性分析,Ⅰ2<50%則無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Ⅰ2>50%則存在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3]。
二、結果
80例患者在延續護理下,心功能狀況良好,其他病案資料對延續護理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影響較統一,二者合并特異度分別為0.74、0.83。見表1、表2。
三、討論
本研究證明,在臨床醫療課題綜述研究方面,大部分學者、醫療工作者普遍肯定了延續護理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狀況影響,且也有很多資料在論述的基礎上,引入了相關現實病案資料。本研究80例患者在延續護理模式下,治療期間和出院后的心率、Kilip分級等表示患者心功能狀況的指標均趨向于穩定、安全,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大于出院后。這說明,延續護理的安全性較高,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電話隨訪、定期復查的延續護理干預依然會給患者正確、專業的醫療指導及教育,使其能夠躲避風險、正確服藥、科學作息。其他6篇參考資料中所選103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案研究,大部分研究結論對延續護理的價值表述直接、明確,甚至有些參考資料對延續護理進行了延展探究,包括綜合性護理干預、循證護理干預、風險管理等,均間接說明了延續護理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4]。本研究選擇80例現實病案資料進行研究,所選病案資料例數較少,所以其結論的特異度低于文獻資料中所選1035例病案的結論特異度,分別為0.74、0.83,二者的特異度不大,也可表現有關本課題研究的結論,在醫療大眾視野里,可以獲得相對統一、完整且充滿說服力的結論。一方面,對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最嚴重的階段接受醫院專業治療,用藥治療及相關護理都相對專業、安全、全面,但疾病趨向穩定后,患者要面臨出院后自身生活的各種問題,如應對不及時、不科學,很容易出現風險問題,嚴重影響、干擾最終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延續護理的工作模式能全面、系統地觀察、監測患者每個治療期間、恢復期間的身體狀況,進而判斷不同階段的治療是否有效,及時調整,調整后的治療有效率會明顯提高。總之,延續護理的價值在臨床醫療學界的探討會繼續持續下去,其在醫療及護理方面的影響是細致的、全面的,該護理模式的研究可以列為臨床醫療服務探究領域的重要固定課題。
參考文獻:
[1]溫雪梅,盧仁泉,郭林.中國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慮發病及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18(4):100-105.
[2]龐玉華,楊艷.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1):126.
[3]金波,吳幫衛,莊心宇,等.麝香保心丸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5,18(2):132-136.
[4]錢海蘭,王君俏,繆愛鳳,等.社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水平及其照顧者疾病管理行為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47-450.
作者:王玉峰 單位:南通瑞慈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