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尿酸血癥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高尿酸血癥(HUA)與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關性及二者的預后關系。方法連續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患不同程度CHF患者(無腎功能損害病史)67例,以是否合并HUA為依據,將合并HUA者分為A組(31例),未合并HUA者分為B組(36例)。同期收集該院健康體檢者90例為健康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行血尿酸(BUA)檢測,分析HUA與CHF的相關性及二者預后關系。結果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在A組中,BUA是CHF的危險因素(OR=4.31,P<0.05);A組患者CHF程度以中度、重度為主(90.32%),而B組患者CHF程度以輕度為主(58.33%),兩組CHF程度分布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UA對CHF的預后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BUA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嚴重,其復入院率和死亡率也越高。A組不同CHF程度患者復入院率、死亡率呈遞增趨勢,組間不同程度CHF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HF患者心力衰竭嚴重程度與HUA患病率呈正相關,HUA是誘發CHF發生的危險因素,且CHF患者心力衰竭嚴重程度與后期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
關鍵詞:
高尿酸血癥;心力衰竭;預后
尿酸是一種雜環化合物,其包含碳、氮、氧、氫等多種元素,主要是人體內嘌呤產生的代謝物,以經腎臟排泄為主,但醫學上認為排泄過多或過少均可能引發高尿酸血癥;常見的關節疼痛急性發作就是HUA引起的急性痛風的典型癥狀。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狀之一,慢性原發性心肌病變和心室因長期壓力或負荷超載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因此難以正常維持心血排量,多見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心肌病等。近幾年研究表明,在臨床呈現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時,血尿酸(BUA)水平較高,其濃度與人體嘌呤代謝密切相關[1-2]。本文對不同程度CHF患者進行BUA水平比較,旨在更深入了解HUA與CHF的相關性,并進一步了解二者預后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患不同程度CHF患者67例(CHF組),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齡42~63歲,平均(51.46±5.25)歲;病程2~20年,平均(10.12±4.36)年;均有1年以上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病史,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壓病21例,心肌病17例,其他5例。以CHF(無腎功能損害病史)為研究對象,以是否合并HUA為分組依據,合并HUA為A組(31例),未合并HUA為B組(36例)。另選取90例本院健康體檢者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齡36~62歲,平均(49.12±9.23)歲。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后空腹抽取靜脈血2mL,分離血清,檢測血清BUA水平,血清BUA水平正常值范圍為:男小于420μmol/L,女小于350μmol/L。CHF患者經過入院治療后3個月再復查血清BUA。
1.2.2觀察指標分析
A、B兩組年齡、性別及各代謝(膽固醇、脂代謝、年齡、性別等)指標的差異性;比較兩組患者CHF程度和血清BUA水平之間的關系,以及BUA水平與后期是否復入院、是否死亡的關系。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或F檢驗;并對差異有統計學變量納入單因素回歸模型,再采用多元logistic進行回歸檢驗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A組、B組、對照組年齡及BUN、膽固醇、肌酐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A組年齡及BUN、膽固醇、肌酐顯著高于B組(P<0.05),見表1。2.2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將表1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BUA、膽固醇、肌酐等)為自變量,并以中位數為界點劃分為二分類變量,以是否發生心力衰竭為變量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在A組中,BUA是CHF的危險因素(OR=4.311,P<0.05),見表2。
2.3A、B組患者CHF程度分析
A組患者CHF程度以中度、重度為主,占比90.32%,B組患者CHF程度以輕度為主,占比58.33%,兩組CHF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83,P<0.05),見表3。
2.4BUA水平與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相關性
BUA對CHF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BUA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嚴重,其復入院率和死亡率就越高。A組不同CHF程度患者復入院率、死亡率呈遞增趨勢,組間程度CHF復入院率、死亡率不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CHF是臨床綜合征的一種,具有動態性、復雜性、危重性、死亡率偏高的特點,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嚴重的一個階段,還可能引起其他一系列的并發癥。CHF患者有呼吸困難、足踝腫脹、容易疲勞、無神等臨床癥狀,于是CHF又稱“心肌衰竭”,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情,乃至出現日常生活難以自理的可能。相關醫療科技水平與治療方式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CHF有了更新的認識,對于各種病因引起的CHF日益有了新的治療方案和手段,其發病率不斷得到控制,發病患者總數有了下降的趨勢[4]。近些年來不斷有研究證實CHF與HUA有著密切的關系[5]。BUA是人體內嘌呤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最終廢棄物,對人類身體機能的運行沒有任何價值,BUA如不能及時被腎臟排泄掉,就可能會引發痛風;若嘌呤代謝異?;蝮w內合成BUA的原料增加,將導致人體內BUA升高,而BUA水平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發病危急階段———CHF的一個重要因素。CHF患者患HUA的病癥機制可能有如下幾種:(1)CHF時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增加等導致內源性嘌呤產生過量,從而導致BUA增多;(2)因CHF而體循環瘀血致腎臟循環異常,腎小管和腎小球BUA濾過能力異常,BUA分泌較少從而引發人體內BUA升高;(3)血管緊張素Ⅱ通過直接影響腎小管分泌和血流動力學變化引起清除減少從而導致BUA升高[3]。最新研究表明,BUA水平升高在CHF中已經成為獨立的預測預后危險指標,BUA水平升高可能導致心臟功能異常和CHF程度愈發嚴重。有報道明確提到,CHF患者HUA發生率達到36.8%[6],本文也進一步分析了HUA的發生率與CHF程度呈正相關,即隨著CHF程度的加重,其BUA水平越高,HUA發生率也就更高。另外,通過比對分析,在CHF患者中,A組與B組相比,復入院率顯著增高,死亡率也較高。有醫學報告曾研究得出BUA是CHF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的重要預測因素,當BUA>7mg/dL時與CHF程度加重或惡化有著密切的關聯[7],這一點與本文分析內容相符。
4結語
綜上所述,CHF與HUA有著密切的正向關系,且HUA合并CHF患者復入院率和遠期死亡率顯著較高,因此,CHF合并HUA患者極有可能提示預后危急,應擬定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并盡早制定治療措施。本文為回顧性分析和研究,由于樣本數據量有限,健康對照組患者身體狀況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探討中不同心力衰竭患者隨病癥程度、復入院率、死亡率呈遞增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探討結果的進一步證實和深入挖掘需依賴于更大規模更有前瞻性的討論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傳合,于彤彤,董媛媛,等.高尿酸血癥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10):1043-1047.
[2]黃毅,米樹華,楊紅霞.高尿酸血癥與心力衰竭[J].中國循環雜志,2011,26(6):478-480.
[3]樊曉寒,惠汝太.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病[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23(5):323-327.
[4]李建文,張承花,羅偉陵,等.血尿酸水平與慢性心衰的關系及臨床意義[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4):649-651.
[5]趙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酸變化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6):957-958.
[6]葉桃春,許頂立,吳偉.血尿酸與慢性心力衰竭關系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學,2009,30(3):478-481.
[7]梁文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當代醫學,2010,16(34):48-49.
作者:楊楓 單位: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