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醫學檢驗課堂期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問卷調查數據為基礎,首次進行了高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對現行教學課堂的評價與期望研究,為新時期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重要參考。結果表明:學生期待教學課堂形式的多樣化與多元化;授課教師需要走進學生群體,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制定符合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成長的教學方法,對于引導學生融入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教學工作者不斷嘗試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一系列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新時期,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工具的介入,使高校學生的思維相對以往更加活躍[1]。為提高檢驗專業本科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進行了一次針對高等學校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生的問卷調查,擬通過問卷及量表填答,進一步了解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對于醫學檢驗課堂的期望,為該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問卷的研究對象是徐州醫科大學2014-2016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本科生。針對該專業學生,對調查問卷進行靶向性設計,共包括18道題目,內容圍繞高校檢驗專業本科生對于現行教學課堂的評價以及新時期他們對教學課堂的期望等相關內容展開;調查問卷通過紙質印刷版形式發放,統一收回后,通過Excel表格對數據進行統計及分析。
二、結果
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335份,其中男生75份(占比22.4%),女生260份(占比77.6%);一年級本科生118份(占比35.2%),二年級本科生94份(占比28.1%),三年級本科生123份(占比36.7%)。
(一)現行醫學檢驗教學課堂調查與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顯示,現行高校醫學檢驗課堂中,教師主要以獨自授課方式為主,結合偶爾提問及師生互動的傳統教學方式。針對此類授課方式,學生們的問卷調查反饋信息如下:21.5%的學生表示滿意,18.5%的學生表示不滿意,32.0%的學生表示通過此類教學方式僅能部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其余學生則持中立態度。在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方面,通過多選題形式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顯示,幾乎全部學生(312人)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會影響學習效率,超過半數的學生(247人)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此外,學生之間的關系(包括友誼、溝通與互助等)以及天氣、溫度等外界因素均會影響他們學習的高效性。針對學生們低效掌握老師授課內容的原因,調查問卷顯示:31.7%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認真學習;17.6%的學生認為在新時期,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的普遍使用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注意力;22.1%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授課方式會影響他們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由此看出,排除學生的自身原因,現行教學方式并不能使學生們感到滿意(見附表)。
(二)新時期學生所期待的醫學檢驗教學課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學生喜歡風趣幽默、知識淵博的老師;溫柔耐心、關心學生、上課內容豐富多樣以及形象氣質好的教師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歡迎。由此看出,盡管學生們對教師的風格有不同程度的偏愛,但幾乎所有學生(98.2%)都不希望自己的授課教師死板教學。此外,除了專業素養和教學風格這些因素之外,教師的性格與形象也是學生們關注的方面[2]。因此,授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加認同老師,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3]。通過問卷調查分析,有必要了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所起的作用。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學生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與引導者(52.5%);其他選項及其所占比重分別為:教師是學習方法的提供者(11.7%),學習資源和工具的提供者(16.2%),學習成果的評價者(8.1%)以及師生間友誼互建及學習問題的解答者(11.0%)。可見,在學生心目中,老師在教學活動中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期待方面,結果顯示:被調查的335名學生中,147名學生接受以教師為主體,結合黑板板書及多媒體的傳統教學方式,但是PBL教學等更加新式的教學方式也受到更多學生的期望。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期望,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新式教學方式更加符合新時期醫學檢驗學生的期望。此外,學生們對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的接受度也不盡相同,其中,以病例、案例為先導啟發引導學生的PBL教學方式接受度最高。PBL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三)學生對教學課堂學習方式的自我預期。對于教學課堂的學習方式,學生們也有自己的想法與期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學生(占比78.5%)希望在聽完老師的講解后,可以借助與課程相關的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工具加深自己對所學課程的理解;部分學生樂于通過自主學習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加強對課程的理解。上述學習方式有別于以教師為主體的邊聽邊記錄的傳統學習方式,說明在新時期,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獲取有了新的想法和認識。不過,有29.6%的學生還是樂于接受上述傳統的學習方式,因為邊聽邊記錄是最直接地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還是受到一定的歡迎。最后,我們對335名學生進行了“所期望教學課堂實現后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72.8%)認為若實行所期望的教學課堂,可以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理解課本知識,加深與老師、學生們之間的交流;超過半數學生(67.2%)認為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高效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學習任務。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教學改革實行學生們期待的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在教師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度。
三、討論
上述調查統計與分析,給了我們一些提示與思考:新時期下,學生更樂于參與能夠讓自己主動融入學習的新式教學方式,部分學生期望教學課堂的改變,期望能從自身角度去主動了解和掌握知識。其次,傳統教學方式仍在學生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或急于取代。除了教學方式的逐步改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教學反饋與需求發揮自己的能效,充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而作為學生,需要端正學習態度,調整學習動機,深刻反省,查找自身原因,才能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成果。最后,新時期下,授課教師要經常走入學生群體,多征求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實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并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帶到課堂當中,從而提高他們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滿意度;教師還需要從心理輔導層面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以健康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團體學習當中,在增加師生間交流與合作的同時,積極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2]關桓達.大學教師形象期望的實證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1(2):77-80.
[3]楊慧敏.大學生對教師角色期望的調查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作者:陳瑩 謝常寶 王真真 王倩 王尹 徐新明 胡蕊 王鑫 單位:徐州醫科大學醫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