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檢驗技術實訓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側重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要求醫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以滿足崗位對人才的要求。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根據教學改革要求,深化實訓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鑒于此,本文分析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教學現狀,分析深化實訓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實訓改革;應用;型人才
引言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近些年我國醫學檢驗技術迅速發展,各種檢測儀器、檢驗方法持續出現,很多檢測項目已經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測定項目的種類也在增加。這就對醫學檢驗技術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持續創新與改革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的醫學檢驗人才。
1.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教學現狀
大部分高職醫學院校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模式陳舊,缺乏創新力,體現為課程安排不合理、課程結構不合適、覆蓋面不足等,專業課教學時依舊講授血檢、生化等基礎知識,不符合醫學臨床科研、質量控制與檢驗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陳舊的實訓模式隨著理論課程的進展安排實訓課,缺乏系統性,要求任課教師自行安排課程計劃,如臨檢課程第一章內容為血液一般檢驗,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采集血液標本、處理血液標本、血涂片制備及染色等。教師理論課與實訓課對比超過1:1。傳統教學模式下都是完成理論課傳授后開始實訓課,但專業教師數量有限,不可能實現一對一輔導,即便進行分組訓練,實訓課教學效果也有限。加上部分高職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缺乏自覺性,無法充分利用時間。加上實訓課大多為驗證性實驗,缺乏創新性,無法達成人才培養目標。
2.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教學改革
2.1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
通過及時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結合,可以形成完善的科學管理體系。通過嚴格按照國家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位設置情況,針對性的設計醫學檢驗技術學習的課程,具體應該做到醫學檢驗技術藥知識的系統化講授,以及深度化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繼承醫學文化。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發現、判斷,培養出學生的思維能力。醫學院校還應該加強與相關醫院的合作,通過積極為學生提供畢業實習的機會,不斷提升實踐水平。同時在畢業實習的過程中還應該準確設置相應的制度,不斷強化臨床實踐在醫學檢驗技術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2.2深化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應該提前規劃實訓課課時,同時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創建虛擬的藥品經營公司,讓學生可以在仿真的情境中進行模擬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在現實工作中的價值。在實訓過程中應該充分建立現代企業組織機構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分析整合、溝通交流以及相應的表達能力,在教授專業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到的知識對現有的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實際問題,教師則發揮出輔助作用,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現實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在這種相對真實的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創新,具體可以通過采取不同的處理問題方式,刺激學生的思維想象;在整個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課堂上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管理,并針對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講述,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創新水平。如,標本采集與前處理。按照各科室項目不同包括:血標本(靜脈血、末梢血、血漿、血清、動脈血、血培養標本)采集與前處理;尿液標本采集與前處理;糞便標本采集與前處理;常見分泌物與體液標本采集與前處理等。模塊一血液一般檢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沉檢測、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網織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比容測定、凝血四項檢測、血型鑒定、交叉配血。模塊二尿液檢查:尿液一般性狀檢查、尿液沉渣檢查、尿液蛋白實驗、尿液葡萄糖檢測、尿干化學檢測、尿液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檢測。模塊三糞便檢驗:糞便外觀和顯微鏡檢查、糞便隱血試驗。
2.3學校教育與醫院培養合作
在將醫學檢驗技術藥院校與醫院培養的思想相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加強溝通,構建協同的育人機制,可以更好地完善醫學檢驗技術學習的理論課程體系,并及時進行臨床技能訓練,完善學習目標,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培養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建立考核制度,具體要包括學生的臨床表現、心理素質、個人綜合能力以及對相應制度的遵守情況,通過綜合量化,保證整個臨床實踐工作的順利進行。經費應該由學校和醫院共同承擔,還應該充分發揮出政府的相應作用,改善實習醫院的教學建設水平。另外,在課程教學設置、人才培養方式以及質量保障體系方面應該及時進行創新和優化,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對于進一步推動我國醫學檢驗技術藥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2.4創新實訓課程考核改革
專業教師打破常規的理論—實踐—理論—考試的模式化教學,把整個檢驗專業實訓課打散后融合為6門專業實踐課程,并制定各門課程的實訓標準(嚴格執行操作標準、考核評分標準)。讓專業教師教有依據,學生學有教材。每一門課程采取單項練習—綜合實訓—期末考核的階段進行,單項練習接著進行單項考核并記錄成績。綜合實訓再加強各項目的技能,做到每一個項目都標準化、熟練化,最后再進行期末考核。根據檢驗專業實訓要求每門實訓課程的考核評價為:平時成績(考勤、作業、實訓報告)10%+單項考核30%+期末實訓考核60%。以上6門實訓課分別在大專課程計劃中分學期排課,逐步完成。結語總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著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要求深化專業實訓改革,改善傳統單一式的實訓模式,盡可能開展綜合性、開發性類的實訓課,即開展探索性實驗,提高實訓教學質量與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提高醫學檢驗實訓教學質量的措施。
參考文獻:
[1]蔡韶濱,唐忠輝,徐文鑫,陳俊毅.校企共建服務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基地的研究與實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22):3439-3442.
[2]蔡韶濱,林美娜.構建校企共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訓室分段管理與漸進開放模式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13):2-4.
[3]蔣斌,余先祥,蘇琰,朱道林,胥振國,袁星.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驗實訓中心的構建與教學實踐[J].菏澤學院學報,2016(05):136-139.
作者:周淑芳 劉小雍 單位:遵義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