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蘆黃散治療萎縮性鼻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其臨床表現為鼻塞,鼻咽干燥,鼻出血、嗅覺障礙和惡臭,并可伴頭昏頭痛。
萎縮性鼻炎是鼻科常見慢性病,以鼻內干燥、肌膜萎縮、鼻竅寬大、肌膜枯萎結痂,嗅覺減退等癥狀為特征,病程較長,纏綿難愈,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確,目前治療方法甚多。多數治療方法僅能改善暫時癥狀,我使用蘆黃散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間治療萎縮性鼻炎65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臨床診斷萎縮性鼻炎65例中,男性22例,女性43例,男女之比約為1:2,符合萎縮性鼻炎女多于男的規律。病程約為6個月至12年,平均13.5個月。按其輕重分類,重癥萎縮性鼻炎27例,輕癥38例。年齡大,病程長者,重癥多見。
1.2臨床癥狀
(一)鼻及鼻咽部干燥感這是由于鼻粘膜的腺體萎縮,分泌物減少所致。
(二)鼻塞膿痂堵塞鼻腔可致鼻塞,或因鼻粘膜的神經感覺遲鈍,即使取除膿痂,空氣通過亦不易覺察,而誤認為鼻塞。
(三)鼻分泌物常呈塊狀、管筒狀膿痂,不易擤出,用力擤出干痂時,有少量鼻出血。
(四)嗅覺障礙嗅覺多減退或消失。這是由于嗅區粘膜萎縮或干痂阻塞引起。
(五)呼氣惡臭因膿痂下細菌繁殖生長,膿痂中的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惡臭氣味,稱臭鼻癥。
(六)頭痛、頭昏由于鼻甲萎縮,鼻腔缺乏調溫保溫作用,吸入冷空氣刺激鼻粘膜,以及膿痂的刺激,皆可致頭痛頭昏。
2治療方法
2.1蘆黃散成份蘆薈50%,大黃25%,黃連20%,川芎20%,白芷2%,麝香1%。
2.2制法上述藥品分別研成細粉,過120目篩,然后混合再過篩備用,不能高壓。
2.3用法鼻腔先行清潔,除掉痂皮,拭去分泌物,然后噴藥與鼻腔,藥粉撒布均勻,分布所有可視鼻粘膜上,不要太厚。5次為一療程,一療程后休息兩天,不愈再繼續用藥治療。用兩個療程癥狀不改善者,改用其他方法,此為無效。
2.4副作用我們曾對用藥三療程以上,病變比較重者做鼻粘膜脫落細胞檢查,治療前鼻腔內有大量白細胞與壞死細胞;用藥后沒有發現異常細胞。除用藥當時個別人有異味感或有輕微刺激外,沒有明顯副作用。
3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顯效,無干燥、無痂皮、無鼻出血,自覺癥狀消失,三個月以上不復發。有效:無干燥、無痂皮、無鼻出血,自覺癥狀基本消失,停藥后有復發者。無效:用藥兩個療程后無改善。65例中,顯效22例(33.8%);有效41例(63.1%),無效2例(3.1%),有效率96.9%。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面調理:
(1)用溫的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有助于清除痂皮,減少臭氣。具體做法是用生理鹽水反復清洗,洗凈為止。
(2)食用含有大量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維生素a、b、e等)、防止感冒,減少對鼻部的刺激。
(3)白蘿卜煮水治鼻塞:取白蘿卜3-4只放人鍋中加清水煮,沸后即用鼻吸蒸氣,數分鐘后,鼻漸暢通,頭痛消失。也可將蘿卜切片泡于杯中,用鼻吸蒸氣。
(4)芎菊上清丸,按說明服用。
(5)柔肝生津湯綠萼梅6克,菊花9克,干地黃12克,桑葉9克,天冬9克。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一個療程。
3討論
3.1萎縮性鼻炎病因,中醫認為肺虛津液不足,無以上輸、鼻失濡養,或脾虛,脾為肺津之母,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虛肺亦虛,《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乘虛犯鼻,滯留鼻竅、淤塞脈絡,熏蒸鼻竅,久則傷津,致鼻干、焦萎。
3.2蘆薈為庫拉索蘆薈,好望角蘆薈或斑紋蘆薈的汁液濃縮而成,其功能有促進創傷愈合的作用。大黃能推陳出新,有使血管擴張的功能,黃連有擴展血管、增強白細胞及肝臟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川芎對延髓的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對周圍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對平滑肌有抗痙作用,還有某些抗維生素E缺乏的作用。白芷有興奮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及迷走神經的作用,是中醫傳統的排膿消腫良藥。上述諸藥及麝香均由廣泛的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細菌的功能。
3.3鼻粘膜約有150平方厘米的表面積。鼻內投藥的利用度比口服藥高出數倍而接近靜脈注射的利用度,且炎癥不影響其吸收功能,自古至今,中西醫家不僅應用于治療局部疾病且用于治療全身性疾病,是用藥的途徑之一。
3.4由于蘆黃散能改善局部循環,清除鼻腔內污物,抑制或殺滅鼻腔內致病菌,同時部分藥物被吸收到體內,通過神經體液發揮整體作用而吸收到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