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腸梗阻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部分或全部的腸內容物不能正常流動并順利通過腸道,稱為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90%的腸梗阻發生于小腸,特別是最狹窄的回腸部,而結腸梗阻最常發生于乙狀結腸。腸梗阻病情多變,發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
(一)腸梗阻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嘔吐,因梗阻類型不同而表現不同。應掌握不同類型的嘔吐特點。如高位腸梗阻嘔吐出現早,嘔吐物為胃液,低位腸梗阻嘔吐出現遲而少,嘔吐物為糞樣物。絞窄性腸梗阻嘔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嘔吐時矚病人坐起或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保持口腔潔凈。
(二)腸梗阻病人由于不能進食及頻繁嘔吐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大量丟失造成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嚴重的可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要根據病人的嚴重程度確定補液量和速度。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輸液的量和種類根據嘔吐及脫水情況、尿量并結合血液濃度、血清電解質值及血氣分析結果決定。腸梗阻已存在數日、高位腸梗阻及嘔吐頻繁者,需補充鉀。必要時輸血漿、全血或血漿代用品,以補償已喪失的血漿和血液。準確地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
(三)由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為防止掩蓋病情禁用止痛藥,可給予阿托品、山良菪堿等抗膽堿類藥物,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是有腹部外傷史手術史的病人應吃易消化無刺激性食物,不暴食暴飲。對于手術后病人,如病情允許應早日下床活動,促使腸蠕動恢復,避免腸粘連。
(四)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重要措施之一,因插管過程較難受,要向患者耐心解釋,取得合作。插管時動作輕柔,矚患者做吞咽動作,如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發紺時,則可能是誤入氣管應立即拔除。減壓管長度以鼻尖到耳垂加到劍突的長度,做好記錄。為減輕減壓管對胃黏膜的刺激,可每日用滴管向插有胃管的鼻孔內滴數滴石蠟油。每日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量,保持通暢。
術后護理
1觀察病情變化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有無腹痛、腹脹、嘔吐及排氣等。如有腹腔引流時,應觀察紀錄引流液顏色、性質及量。
2體位血壓平穩后給予半臥位。
3飲食術后禁食,禁食期間應給予補液。腸蠕動恢復并有排氣后,可開始進少量流質,進食后無不適,逐步過渡至半流質;腸吻合進食時間應適當推遲。
4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術后尤其是絞窄性腸梗阻后,如出現腹部脹痛,持續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腹部切口處紅腫,以后流出較多帶有惡臭味液體,應警惕腹腔內感染及腸瘺的可能,并積極處理。
護理評價
(一)生命體征是否平穩,組織灌注量是否恢復正常。
(二)疼痛是否減輕
(三)病人是否舒適,腹痛、腹脹、嘔吐得到緩解,腸蠕動恢復正常
(四)是否補充足夠的液體,脫水或電解質酸堿失衡是否得到相應的處理
(五)并發癥是否得到預防或及時發現。
(六)是否攝入足夠的營養
健康教育
(一)告知病人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二)囑病人出院后進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涼和飯后劇烈活動;保持大便的通暢。
(三)老年便秘者應及時服用緩瀉劑,以保持大便通暢。
(四)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不適,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