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重癥醫學教學質量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以及人民財富的增加,社會對醫療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危重疾病有更先進的治療措施、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醫學的進步也使滿足這一需求有了可能。
重癥醫學既然涉及全身各系統功能的監護與支持,就要求醫務工作者具有基礎與臨床各學科的專業知識,但絕不是心內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各科知識的簡單綜合。重癥醫學科“必須配備受過專門訓練的、專職的醫護人員,掌握危重醫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1]。目前,許多醫院重癥監護病房(ICU)醫師基本都是心內、呼吸、麻醉等專業醫師經過短期進修或不系統的學習,甚至直接改行而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不能滿足重癥醫學快速發展的需要[2]。而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對高等教育的戰略目標和改革方向作出了明確規定,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衛生部的相關配套法規,都特別注重對臨床操作技能的要求,而傳統臨床教學環境和水平無法滿足這些培養要求,需要醫學院校尋求更加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這些都需要加強重癥醫學學科管理建設。
為指導重癥醫學科的設置和管理,推動重癥醫學科的發展,無論是學術界、各醫療機構、還是醫療管理部門都作出了積極的反應。2005年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2006年中華醫學會《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建設與管理指南》明確要求“我國三級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均應設立重癥醫學科”;各種醫院評級、評審也對重癥醫學的人才配備、設備配置有明確的要求。衛生部于2009年組織制定了《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具備條件的醫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強對重癥醫學科的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專科醫療服務水平。目前條件尚不能達到《指南》要求的醫院,要加強對重癥醫學科的建設,增加人員、設備配置,改善條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規范的重癥醫學科。有了規范的重癥醫學科,才能為提高重癥醫學的教學質量提供重要的平臺。
2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可見,提高思考水平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根本。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實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原則和教學思想。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學習興趣越濃厚,獲得的知識就越多,其學習效果就越好,從而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可以培養合格人才。
2.1設疑啟發,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重癥醫學典型病例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啟發學生研討有關基礎與臨床知識,指導學生查閱該病的研究進展,結合病例復習相關基礎知識。使學生在考慮問題時更全面、細致,醫學知識得到拓寬,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的思路,從學習過程中找出更多的規律及更好的學習方法。
2.2鼓勵學生質疑,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在臨床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在診治疾病時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提不出自己的見解。因此,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主動思維過程中認識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學會從復雜的臨床表現中找出主要矛盾,進而抓住疾病本質作出正確診斷。
2.3實行啟發式教學,關鍵在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正確把握教材。教師只有對教材的掌握實現由懂而熟、由熟而化的逐級升華,才能自如的進行啟發式教學,并以自己的創造熱情、創新精神和獨創性勞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過程應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轉為以問題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方式,提問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索,啟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均給予積極引導,回答正確者說明道理,錯誤者解釋原因,從而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師可采用幽默的方式增加學生的自信心[3]。
3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加強帶教教師的素質建設
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具備競爭力的人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有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第一線,造就大批高素質的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教師應該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優秀的道德品行及深厚良好的人文修養。教師應該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有甘于清貧、樂于奉獻的胸懷,要耐得寂寞,嚴謹治學。
教師應該具有濃厚的科研意識。教師要時刻勤勉自勵,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對學科知識刻苦鉆研,努力在學科建設中有所建樹。教師有了豐富的科研經歷便可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使之能夠在教學改革中正確地提出問題,找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并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講解。教師應該具有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教師是傳承人類文明的使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學者。教師要博學多才、博聞強識,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只有學養深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質量上乘的學生。教師的學術造詣高才能夠高瞻遠矚地審視學科的最新動態,把握教學改革的方向,才能出“精品”課程,育精英人才。
教師要有職業的敏感性。身處21世紀的高科技時代,教師要能緊跟時代步伐,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通過課內外的教學與指導,盡力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與創新意識,激發他們自主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引領他們逐步邁向科學的殿堂。教師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在教書育人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營造平等、自由、民主、寬容的氛圍,寓教于樂,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引導學生將科學知識的認知、分析、邏輯和思辨的理性優勢與人文教養的情感、意志、直覺和綜合的非理性優勢結合起來,培養他們在智能、情感、道德及行為等方面整體和諧發展的素質,最終使學生成為既會做學問,又會做事、做人的綜合協調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4醫學模擬教學在重癥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4.1醫學模擬教學的優勢。醫學模擬教學是利用模擬技術創造出高仿真模擬患者和模擬臨床場景,代替真實患者進行臨床教學和實踐的教學方法[4]。它以模擬臨床實際情況為前提,以實踐教學、情景教學和一體化教學為特征,以其有醫療環境而無醫療風險為突出特點。模擬教學在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盡管臨床模擬訓練與臨床實際操作尚有差距,但醫學模擬教學具有可重復性、訓練相對真實性、訓練內容規范性、手段的豐富性、成本低耗性等優點,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規范等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并能夠彌補缺少教學病種、缺少診療操作例數等諸多不足,從而以較低成本,全面提高醫學生的臨床診斷能力和各項臨床操作能力,培養敏捷、正確的臨床思維,保證臨床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本院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診斷、急救、內外科基本操作、微創技能、野戰救護等10個訓練模塊,是目前國內設備先進、培訓科目齊全的臨床技能模擬培訓機構之一。該中心2008年被總后勤部衛生部確定為“全軍醫學模擬訓練中心”,每年約培訓2000余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承擔了軍隊在職醫護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培訓任務,先后開展了生命支持、腰椎穿刺、胸腔穿刺、微創手術等100多個項目的模擬訓練。本院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已培訓各類醫療服務人員2萬余名,成為醫護人員掌握和提高醫護技能的重要平臺。
4.2醫學模擬教學在重癥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根據重癥醫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將重癥醫學的實驗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高效利用,模仿醫院配置,創建高仿真模擬重癥醫學技能,其內部的布局、器物的擺設等均與真實臨床環境逼真一致;重癥醫學站提供一個高度仿真的模擬診療環境,在模擬臨床問題的場景中實施模擬教學,指導學生開展多種臨床情景的診療實踐,進行各種規范化臨床操作技能的訓練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將臨床技能操作結合模擬診療用于醫學生臨床綜合技能考核,擬定考核項目和考核模式,細化考核指標與評分標準,建立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考核、評價學生的臨床診療能力。總之,通過建立重癥醫學模擬站,構建模擬教學平臺,實施模擬教學,是當前加強重癥醫學臨床教學、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水平的有效舉措。配置合理的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可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學習平臺,同時實行開放式管理、統籌利用自習課向學生開放,給學生創造反復模擬練習臨床技能、自主安排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機會。盡管模擬教學不可能模擬全部的臨床過程,但與傳統教學相比,醫學模擬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為臨床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