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學醫學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增加課程內容,突出臨床實踐,加強病理臨床聯系
傳統的病理學課程學習安排在大二基礎醫學知識學習階段,教學模式包括理論課教學、實驗課教學等兩部分。病理學學習尤其是個論學習,病理臨床聯系為學習重點,傳統課程體系割裂了病理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聯系,不利于學生學習及理解相關知識,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教研室首先在課時安排上,與傳統的教學體系相比,新的教學模式對課程學時數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尤其是削減理論課及實驗課中基礎知識教學的學時,增加臨床病例討論的時間,每學期實驗課安排4次課(共12課時)進行綜合病例分析[8]。其次,適當開展臨床見習,包括實驗課的臨床病例見習及假期臨床病理見習等。通過臨床見習強化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初步形成臨床診斷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并發揮學生團隊合作精神[9],如在進行肝臟疾病的教學時,課堂上先講授重點內容,待學生初步掌握后,可插入典型或疑難臨床病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其進行思考分析;同時在相應內容進行實驗課教學,積極與臨床醫師聯系,適當選擇典型病例并邀請臨床醫師共同帶教,采用臨床表現-病理臨床聯系討論-診斷-治療的模式介紹典型病例:臨床醫師帶領學生進行臨床資料收集,然后與病理教師參與學生的分組討論分析,適時引導討論方向,解釋疑難[10]。在理論課中學習臨床知識,在臨床病例討論中理解基礎理論。新的教學模式中,通過提出問題,將基礎與臨床有機結合并聯系起來。同時重新整合教學內容,集理論學習、實驗課的標本觀察和解決臨床問題為一體,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病理學對臨床醫學的重要性[11]。
2建立病理亞專科教學團隊,結合師資專長合理安排教學任務
本教研室在負責教學的同時也承擔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的診斷工作,與臨床科室聯系緊密,協助臨床診斷及治療。隨著臨床各專科診療規范的出臺以及個體化治療的展開,臨床對病理診斷要求更精確,因此病理亞專科的建立是當前病理診斷的趨勢及要求[12]。本教研室亞專科建設已經啟動,目前已建立女性生殖及乳腺系統、消化系統、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淋巴造血系統以及骨與軟組織等病理亞專科,在滿足臨床需求的同時也建立了一支臨床病理知識扎實的亞專科教學團隊。在分配教學任務尤其是個論課程的安排上,根據授課內容安排相應的亞專科成員擔當任課老師,盡量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及業務能力,體現教師的學科優勢,教授該領域相關疾病的最新進展,補充教材內容滯后的不足,盡量縮小理論學習與臨床應用的差距,為學生即將進入的臨床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多種教學手段應用,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課件尤其是臨床病例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有利于新教學模式的開展,其將有關的病理基礎知識、臨床病理資料制成集圖、文、聲和動畫等多種信息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深化課堂教學內容,有利于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即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尤其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收集代表性病例,包括完整的臨床資料(患者基本信息、輔助檢查結果及診治過程)以及較為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制作精美的臨床病例多媒體課件,通過展示形象鮮明的“實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極大第提高課堂吸收率。另外,近年來微課的出現打破了授課時間空間的限制,以知識點為中心展開“教”與“學”,采用動態病例和靜態基礎知識相結合,文字和語言相結合方法,增強了直觀性,符合學生的認知學習及記憶特點。教學內容形象、生動,使病理教學不再枯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和記憶知識要點,提高教學效果。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其教學內容多,涵蓋面廣,知識繁多且抽象,它是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的橋梁,在臨床工作中起著指導臨床治療及判斷預后的重要作用。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個體化治療的興起,病理學的新理論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因此,以高質量的完成病理學教學任務為目標,為今后的臨床課程學習以及臨床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教研室依據新醫學教學模式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增加臨床病例分析學習,結合臨床實踐,加強培養病理臨床思維,并建立病理亞專科教學團隊,結合教師業務專長合理安排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應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習動力。
作者:李佳龐玉艷莫偉嘉馮振博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