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醫學檢驗技術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醫學檢驗技術教學中將人文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教育融入其中,構建更加完善、多維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實現人文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滲透,讓人文素質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醫學素養;人文素質教育
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導致教育資源配置出現不平衡狀況,對于人文素質教育沒有給予足夠關注和重視。為了解決該問題,教育部門也采取了相關調控措施,加強對素質教育的考核,這對于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中也存在這一問題,成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1國內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1.1國內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學習國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到了80年代初期在一些醫學院校逐漸將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引入教學中,但是相對來說此類課程的整體設置不夠科學,缺乏體系,在內容上也缺乏關聯性,同時沒有規范的配套教材以及教師隊伍,因此教學結果并不理想[1]。隨著社會對醫學人才人文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是開設人文課程,而是將一些科學的理念、人文觀念以及倫理觀念等融入教學中,構建更加系統、科學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
1.2國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開始改革醫學課程,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醫學生培養中,提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模式,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在國外諸多醫學院校學生培養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外的醫學教育更加注重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這有利于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不但增加了人文課程的設置比重,而且也加強了內容方面的“關聯性”。同時注重課堂的一些研討以及社會實踐環節,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并不代表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人文精神,需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以此提高學生的修養以及文化水平。諸如德國有些醫學院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同時也會關注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培養[2]。另外,國外的醫學院也更加注重改善教師隊伍結構,比如美國大學的醫學院醫學人文科學每個課程都會有3~7名教師,其中1~3名教師是負責人,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整體師資隊伍素質較高。國外的醫學院也非常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將人文精神教育和醫院文化以及校園文化相結合。比如日本的護士在畢業時會模擬南丁格爾當提燈女郎,切身感受這種精神,用自身的愛心、真心以及責任心去關懷病人。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開展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文素質教學工作,讓學生具有更高的人文關懷意識和素質,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能[3]。
2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
2.1樹立新教育理念和思想
在管理以及教學過程中充分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及思想,樹立“德能兼修、學術并進”的人才培養理念。采用多種方法增加師生互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構建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社會實踐以及校園文化,四位一體的醫學人文素質培養模式[4]。
2.2構建多維立體的課程模式
對于教育的實施過程來說具有完善的教育體系至關重要。目前醫學人文課程比較單一,因此構建多維立體的課程體系非常必要。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1)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以及第二課堂的作用,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充分考慮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自然科學素質以及創業意識培養;另外對于第二課堂諸如一些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等要給予重視[5]。(2)充分發揮隱形課堂的作用,諸如一些非公開教育經驗和教育知識,通過這些隱形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增強自信心。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部分醫學人文課程教師的人文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欠缺,由于他們大多數是文史、政治教師,導致其教學中對醫學知識的滲透不足,且缺乏專業經驗。由于教師醫學知識相對匱乏,加之對醫院現狀不夠了解,在教學中缺少對臨床檢驗相關經驗的傳授。為了提高醫學人文課程教師能力、素質以及綜合水平,需要加強新教師培養。通過采取教師學歷提升、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加大教師隊伍培養力度,打造一支素質較高、政治堅定、結構合理及能力較強的醫學人文教師隊伍[6]。
2.4完善醫學人文課程教材,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
目前我國的醫學人文課程教學仍然存在較多不足,醫學人文課程的設置不夠合理,很多課程沒有具體的教材可用。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教材建設至關重要。應加強參考書、教材、網絡課程平臺建設,完善電子版教材。另外,還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自主進行社會調查、實習以及素質拓展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實際狀況,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掌握所學專業技能[7]。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醫學人文素質培養,包括如何敬畏生命、關愛病人等方面內容。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培訓、競賽以及考試,制定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以及創新活動,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溝通交流能力以及人文素質。
2.5構建更加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沒有統一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導致醫學人文課程教學沒有針對性,從而出現一些不規范以及隨意性問題,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和考核方式[8]。在考核過程中,注重過程性評價。考試也不應局限于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方面,要關注與之相伴隨的態度、社會情感以及自身價值觀的形成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綜合評價學生的醫學人文素養。
2.6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目前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至少有8個月的實習時間,而本科至少有12個月,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基本技能和醫學課程,實習期間不僅要學習專業技能,而且要面對不同病人,是實踐人文關懷的重要時期。目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而醫學檢驗從業人員的處理方式又對檢驗醫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加強醫學檢驗從業人員醫德醫風建設對培養檢驗醫學生人文素質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出的具有人文關懷意識、高尚情操、社會責任感的醫學生可為醫療衛生事業提供新鮮的血液[9-10]。綜上所述,醫學檢驗人才培養必須要將職業素養等列為重要內容,良好的職業操守以及醫德是學生從醫的基礎。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構建多維立體的醫學檢驗專業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真正將人文科學和醫學科學有機融合,從而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高適應能力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于丹,夏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體系構建[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2):205-207,215.
[2]張本斯,郭憲國,張雷,等.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5):712-714.
[3]夏西超,馬瑜紅,王方,等.突出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實現實用型檢驗人才培養目標[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0):11-13.
[4]張麗紅.當代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構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5]唐娟,韓愛俠,葛星.基于學生評價的醫學人文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8,17(2):1-3,7.
[6]趙臣,袁忠海,侯毅鞠,等.醫學檢驗專業臨床實習量化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初探[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10):1281-1283.
[7]解春寶,羅江蓉,傳良敏,等.醫學檢驗專業實習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8):1146-1148.
[8]張紅,金家貴,彭克軍,等.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2):1742-1743,1747.
[9]唐金樹.科室教育對年輕醫務人員醫德養成的影響[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4):146-149.
[10]宋揚,趙鵬,鄧林,等.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8,28(9):106-108.
作者:鄭元杰 張勇 單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