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道路交通事故顱腦損傷鑒定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分析
1.1一般資料
收集安慶地區1999~2009年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致顱腦損傷540例鑒定案例。其中男性363例(67.22%),女性177例(32.18%)。年齡3—72歲,以21~50歲占絕大部分(63.25%)。顱腦損傷占同期道路交通事故傷的25.2%(總數2143例)。
1.2損傷部位及類型
損傷部位以單個部位計算,多部位的分別累計計算。損傷類型主要有頭皮損傷、顱骨骨折、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腦挫傷、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內血腫、腦室出血。其中只有一種損傷的146例,占27.04%;兩種以上損傷的394例,占73.96%,最多的損傷達6處。
1.3傷殘評定時間
540例顱腦損傷評定時間5d一18個月。其中以3~6個月最多,占68.7%(371例)。平均傷殘評定時間為167d。
1.4顱腦損傷后并發癥顱腦損傷后發生的并發癥主要包括植物人狀態、腦積水、癲癇、偏癱、失語、顱神經損傷(如面神經損傷、視神經損傷、動眼神經損傷、聽覺障礙等)、顱內積氣、腦脊液耳鼻漏、頸內動脈海綿竇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骨缺損、硬膜下積液、腦萎縮等。本組案例以腦積水最多見,其次為癲癇、偏癱、植物人狀態。
1.5傷殘等級
根據GA35-9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分為lO級。本組案例中,不致殘的有259例,占47.96%,致殘的有281例,占52.04%,傷殘等級以X級最多(47.3%)。
2討論
顱腦創傷占全身創傷發生率的第2位,但死殘率則處于第一位Ï2J。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車禍將有增無減。本組資料顯示:顱腦損傷占同期道路交通事故傷者總數(2143例)的25.2%。男女各年齡均可發生,但以男性,年齡21~50歲多見,與文獻報道一致J。它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害J。因此,必須對交通事故中顱腦損傷的特點有明確的認識:①復合性損傷多見。復合性損傷是指具有2種以上類型的顱腦損傷(不含頭皮損傷),如顱骨骨折同時合并腦挫傷、硬腦膜外血腫等。在本文540例道路交通事故顱腦損傷中,復合性損傷394例,占73.96%。這與道路交通事故傷存在多種致傷形式和機制有直接關系。②損傷類型以腦挫裂傷多見,損傷部位以額顳葉多見J。機動車造成人體損傷的形式主要是直接撞擊、摔跌及碾壓。日常法醫學鑒定中多為人體被撞擊后摔跌所致。當頭部以運動狀態與硬性路面碰撞后形成“減速性顱腦損傷”機制。除撞擊點的腦損傷外,沿暴力傳遞的方向在著力點的對側形成更為嚴重而廣泛的對沖性腦損傷,故額顳葉多見。損傷部位以額顳葉多見,共有985處,損傷類型以腦挫裂傷多見,達707處。顱腦損傷后發生的并發癥,主要包括植物人狀態、腦積水、癲癇、偏癱、失語、顱神經損傷(如面神經損傷、視神經損傷、動眼神經損傷、聽覺障礙等)、顱內積氣、腦脊液耳鼻漏、頸內動脈海綿竇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骨缺損、硬膜下積液、腦萎縮等。本組案例以腦積水最多見17例(3.15%),其次為癲癇11例(2.03%)、偏癱8例(1.48%)、植物人狀態7例(1.29%)。有些并發癥隨著時間推移而好轉,有些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發展,完全可以治愈,如腦積水、癲癇、顱神經損傷、腦脊液耳鼻漏、頸內動脈海綿竇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骨缺損等,因此作者認為評定的標準必須醫療終結J,根據具體的后遺癥而確定相應的評定時間,但也要防止案例久拖不決,損害傷者利益的現象發生。本組資料以3~6個月進行鑒定的最多。關于鑒定時機的問題目前存在一定爭議j,我們認為在選擇鑒定時機時應當考慮:①遵循顱腦損傷恢復的一般規律;②以現代臨床治療終結為前提;③在法律規定下,客觀尊重傷者利益,避免可能導致諸多案件久拖不決的情況發生。故筆者認為時間在半年以上者進行鑒定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