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飲食護理在胃潰瘍治療中的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中醫飲食護理在胃潰瘍治療中的護理效果。方法:實驗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實驗對象為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胃潰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飲食護理,實驗組予以中醫飲食護理,實驗結束之后,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病情改善狀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結果:通過對比發現,實驗組患者護理前的上述指標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病情改善狀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結論:胃潰瘍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醫飲食護理;胃潰瘍;護理效果
胃潰瘍屬于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發病率較高,患者一般會出現脹氣、胃痛以及反酸的癥狀,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1]。當前對胃潰瘍的治療無徹底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以及飲食控制,但是藥物會導致患者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導致預后較差[2]。本次研究主要對中醫飲食護理在胃潰瘍治療中的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實驗對象為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胃潰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其中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區間59~78歲,中位年齡(68.5±9.5)歲。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區間60~79歲,中位年齡(69.5±9.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上述研究資料發現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研究資料一致性較好。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飲食護理,實驗組予以中醫飲食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常規飲食護理
胃潰瘍對飲食的要求較高,在發病期間護理人員應該叮囑患者多進食熱食,禁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針對出現胃脘疼痛的患者應該將白酒與紅糖混合并煮沸服用,以此來達到驅寒散痛的作用。還可使用生姜泡水飲用,幫助患者祛寒止痛,每日三餐后按時按量服用,盡量以易消化的流食為主[3]。
1.2.2中醫飲食護理
中醫飲食主要以佛手扁苡粥為主,取薏仁、山藥、白扁豆、佛手、豬肚湯混合煮成粥,每天1次,食用時要盡量細嚼慢咽,以患者感到飽腹為宜,減輕患者的胃腸負擔。由于胃潰瘍有寒熱以及虛實的區分,所以在給予飲食護理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患者的病情以及食物的食性來選擇食療方案。針對胃部濕熱的患者應該以清熱瀉火的飲食為主,可食用大麥、小米或者綠豆;針對胃寒的患者應該以保護患者的胃功能為主,可食用黃米以及糯米等甘溫的食物。在食療期間針對急性發作期的患者可適當的進行加餐,達到稀釋胃酸,改善患者胃潰瘍的目的。還應該告知患者早餐的重要性,且早餐主要以溫食為主,需細嚼慢咽,食療期間禁食寒冷、酸辣的食物,禁飲咖啡以及酒類[4]。
1.3療效評價
指標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病情改善狀況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分析。
1.4統計學
資料采用軟件為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生活質量評分、心理狀態評分均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并發癥的發生率以[n(%)]表示,采用x2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結果
2.1護理前后的病情改善狀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前的病情改善狀況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病情改善狀況與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
2.2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評分為(72.36±25.35)分,心理健康評分為(78.64±17.48)分,社會功能評分為(69.16±14.55)分,肢體功能評分為(78.65±20.34)分;對照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評分為(46.37±14.17)分,心理健康評分為(34.53±11.62)分,社會功能評分為(57.37±17.63)分,肢體功能評分為(64.37±13.86)分,兩組存在差異,P<0.05。
3討論
中醫認為胃潰瘍屬于“肝胃氣痛”以及“心痛”的范疇,藥物難以徹底的治愈,需要配合食療進行控制,合理的規劃飲食,調整飲食方案來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不斷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以及免疫力,所以幫助患者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5]。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前的病情改善狀況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上述指標以及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究其原因主要有:①中醫飲食護理不但可以幫助患者緩解情緒,讓其以好的情緒狀態接受治療,合理的飲食還可以減輕患者的胃腸道負擔,進而有效的提升患者胃粘膜的自我修復功能。②佛手扁苡粥是主要的中醫食療食物,患者長期服用不但可促進其胃黏膜的修復,還可有效的調節患者胃部的消化功能,對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保證作用[6]。另外,在進行中醫食療的過程中患者的飲食時間以及飲食規律性至關重要,所以還需要保證定時定量以及規律的飲食,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7]。③患者病情發作時要注意少食多餐,待其疾病恢復正常時可逐漸恢復飲食,還要保證飲食的溫和性,禁食生、冷、辛辣的食物,盡早禁煙禁酒,保證飲食的合理性,以此來減輕患者的胃部負擔[8]。綜上所述,胃潰瘍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可取的顯著的治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閔春華,洪靜.中醫飲食護理對胃潰瘍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0):125-127.
[2]葛寶芬,楚曉筍,焦宗乾,等.中醫分期飲食護理干預對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2):180.
[4]陳潤琦.分析食療在腫瘤中醫護理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2013,28(7):1466-1467.
[5]黃紫倩.血管性癡呆的中醫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6):201-201.
[6]李靜.中醫飲食護理在胃潰瘍治療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3):169.
[7]涂群,吳敏.個體化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率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9):102-103.
[8]朱喜蓮.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9):251-252.
作者:朱盧君 單位:修水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