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造傷口組建設對專科護理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朱小妹諶永毅陳玉盤單位: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湖南省腫瘤醫院護理部湖南省腫瘤醫院造口傷口中心
專家小組成員職責:提供特殊患者的專科指導及應急支援。核心成員職責:主要負責院內及門診疑難造口傷口管理、實施、會診、小組的制度制定、人員培訓等。
聯絡員工作職責:造口傷口小組成員經過定期培訓,在各科室對造口傷口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監控、轉診,小組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反饋、有總結。①通過學習,提高傷口專科理論及實踐水平,為患者提供造口傷口護理操作和宣教指導,推廣傷口護理新理念。②通過科內理論和操作培訓提高臨床護理人員對各種傷口的處理能力。③落實、督促本病區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各項皮膚護理措施,防止護理因素導致的傷口發生。要求壓瘡上報率達100%。④運用濕性愈合理念,負責本病區住院患者的簡單傷口處理及普通造口護理。⑤建立廣泛的傷口咨詢網,及時轉診患者到腸造口治療師處,通過多學科合作的方式,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⑥負責本病區造口、慢性傷口的監控、記錄。⑦收集、反饋本病區有關傷口、造口護理方面的問題及信息,定期參加小組會議及活動,討論小組工作并參與質量改進項目。
小組成員培訓
核心小組成員參加造口治療師學校的專業培訓,取得執業資格,并每年外出學習3~5次,保持護理知識的先進性。各科聯絡員的培訓在院內、外進行,院內邀請營養師、外科醫生、造口治療師等授課。內容包括:造口相關疾病及護理方法、術前定位、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傷口基本理論、濕性傷口愈合理論、各類敷料的特性、傷口的測量分類及處理、護理科研等。培訓的形式采用多媒體授課、現場實習帶教、案例討論等。鼓勵小組成員對自己處理的案例進行分享,作個案匯報。這不但可以對成員學習效果進行考驗,而且可以提高成員的授課能力及培養科研能力,從專業知識以及組織、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2年來共計進行院內培訓21次、院外學習2次/人。
核心成員會診范圍及程序
會診范圍包括疑難造口、造口并發癥、慢性傷口、瘺管、二期以上壓瘡、放化療傷口等。會診由相關科室的護士長或聯絡員提出,并寫出書面申請,說明目的及患者基本情況、造口傷口情況,核心小組成員必須在24h內到場,特殊情況需在15min到場。核心小組成員到場后由提出申請的護士長或聯絡員及責任護士一同到患者處查看,實施造口傷口護理,必要時還需主管醫生到場。實施造口傷口護理后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造口傷口評估記錄、實施記錄、宣教指導記錄,并寫上會診意見。
聯絡員績效考核
造口傷口小組組長通過成員學習及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考核,主要包括小組會議參加率、考試合格率、傷口案例實施數量及效果、傷口上報轉診數量、案例匯報次數、撰寫相關論文篇數等,考核小組成員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每年度評選出1~2位優秀聯絡員,上報護理部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監控
在造口傷口小組的建立及專科護理活動過程中,核心成員承擔了團隊教練、管理者、教育者、協調者等角色,推動著整個傷口小組的建設,負責整個團隊目標的制定和方向的把握,監控各科造口傷口護理質量及工作開展效果,并在醫院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全體人員的協助下為推動全院的造口傷口護理質量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結果
在團隊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成員間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并承擔共同的責任。通過造口傷口小組2年的工作,使本院護理人員造口傷口護理知識大幅提高,合格率由實施前的78.1%上升至實施后的95.4%;造口患者健康宣教普及率達100%;壓瘡上報率達100%;疑難傷口轉診也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36例到2010年102例。
討論
1建立造口傷口小組,對全院造口傷口護理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它推動了傷口護理的預防、護理的標準化程序,提高了護理人員造口傷口護理知識,建立了廣泛的造口傷口護理網絡并確保患者的康復,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它為每一個小組成員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護理專業的技能范圍得以拓展,對醫生的工作給予了支持,護士提供的專業服務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2造口傷口小組成員工作的開展受科室的重視程度、成員的資質等方面的影響,另受成員的流動的影響較大,科室在選拔聯絡員時應充分考慮成員的流動方向,以免重復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