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未來需求調查的專科護理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方法
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中位數(M)和四分位數(P25,P75)表示,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率表示。
2結果
2.1被調查的90所醫院的一般情況在90所接受調查的醫院中,三級甲等醫院22所,三級乙等醫院10所,二級甲等醫院58所。西醫醫院81所,中醫醫院9所。接受調查者職務:護理部主任70人,副主任4人,護理部助理或干事16人。90所醫院床位數和醫院護士總數分布情況見表1。在被調查的醫院中,77.78%醫院認為重癥醫學科、70.00%醫院認為急診科、86.67%醫院認為手術室可能更為需要男護士。
2.290所醫院專科設置情況(見表2)。
2.3設置5個專科的醫院對專科護士需求情況
2.4對專科護士最需具備的3種素質要求對專科護士最需具備的3種素質按從高到低分別是:專科知識水平(65人)、良好的思想及職業道德素質(50人)、溝通協調能力(32人)、護理學科的基礎知識(20人)、良好的身體及心理素質(19人)、護理學科的基本技能(15人)、動手能力(14人)、評判性思維能力(14人)、開拓創新能力(14人)、觀察能力(13人)、自學能力(3票)、自然學科知識(0人)、社會學科知識(0人)、人文學科知識(0人)。
3討論
專科護士的概念源于美國,得到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國的認可。目前,國內專科護士的定義為:在某專科領域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能熟練應用專科護理理論和技能,能獨立解決該專科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專門從事該專業護理,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臨床注冊護士。我國專科護士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進入21世紀后,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護理技術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護理專科化已成為臨床護理實踐發展的策略和標志性方向之一。衛生部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05—2010)》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11—2015)》中均對專科護理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頒布了《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提出了在我國針對臨床護理技術性較強的5個專科[重癥監護(ICU)、手術室、急診、器官移植、腫瘤]開展專科護理培訓工作。由于器官移植專科要求高,故本研究選擇了康復科來進行調查。調查發現,90所醫院均設有手術室,其中有3所醫院沒有設置專門的急診科。
重癥醫學科和腫瘤科設置率也比較高,在80%{JP3以上。設置率最低的為康復科,僅40.00%,可能由于調查醫院中二級醫院比重較大有關。研究顯示:各專科的護士人數配置不足,尤其是重癥醫學科,要求的配置比例為1∶(2.5~3),即每張床位至少需配置2.5名護士,而現有的護士配置比例小于1∶2。各級醫院對專科護理人才需求潛力很大,未來3年每年每所醫院各科需求1人或2人,其中以重癥醫學科需求人數最多,P75為10人,這與近年來重癥醫學的迅速發展有關。在對護士的學歷要求上,三級甲等醫院更希望接受較高學歷的護理畢業生,大多數可以接受護理學碩士畢業生,但對護理博士研究生的需求較少,僅2所大學的第一附屬醫院愿意接受護理學博士研究生。同樣對于較低學歷的中專畢業生,也僅有4所醫院愿意接受。說明學歷過高或學歷過低的畢業生在就業上有一定的困難。而處于中間的本科學歷和專科學歷需求相對較多,就業范圍廣。對于醫學院校培養的專科護士,大多數醫院都能接受,僅僅少數醫院不愿意接受院校培養的專科護士。說明醫學院校在培養專科護士方面有一定的前景,可以進一步研究、探討和實施。隨著專科護理的發展,相應的人才需求必定增加,但由醫院選出的有工作經歷的護士進行全脫產式培養,這種培養方式培訓人數有限。
因此,由醫學院校培養的專科護士在就業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在某種程度上還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重癥醫學科,大多數醫院從沒有過該專科護士,自己無法培養,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當然歡迎。對院校培養的專科護士素質要求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專科知識水平是最主要的,說明對專科護理人才的素質要求,各級醫院的調查結果較一致。良好的思想及職業道德素質、溝通協調能力分別位列第2位和第3位。由于目前的社會因素和醫療環境,溝通協調能力也成為專科護士最需具備的3種素質之一,也是一名普通護士所需的基本素質之一。
綜上所述,重癥醫學科、手術室、急診科、腫瘤科設置率較高,康復專科設置率偏低,絕大多數醫院可接受具有本科或專科學歷的全日制專科護士,對專科護士素質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專科知識。本研究中關于專科類型、學歷要求、素質要求的調查結果可供今后學校及培訓機構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及方案時參考。
作者:周學萍章艷珍李平國馬釗楊玉潔單位:黃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