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原因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儀器法測定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原因及臨床對策。方法統計我院2017年11月至12月份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150例,根據鏡下涂片分析,分別采用更換抗凝劑類型、重新抽血、低值血小板熒光染色法測定、水浴、預稀釋法和即刻上機測定法來進行針對性處理。結果按照血小板假性減少產生的原因針對性處理,能夠及時順利解決血小板假性減少的問題;150例病例占2017年兩個月血常規總檢測數66010例標本的0.23%;上述病例在隨后的一段時間檢查中,追蹤到有31例血小板假性減少現象消失。結論臨床、護理、檢驗及患者各方相互配合,有針對性選用不同的檢測方法,能快速順利解決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的臨床檢驗問題;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占比略高于文獻報道,說明腫瘤疾病與部分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的發生存在著某些關聯;部分腫瘤患者,隨疾病進程血小板假性減少現象可以消失。
關鍵詞: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臨床對策
目前在腫瘤的治療中,手術、放化療仍然是最常用的幾種方法,血常規結果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腫瘤患者放化療及手術是否能夠順利進行[1,2]。白細胞及分類,紅細胞和血小板是血常規中最主要的幾個指標,腫瘤患者身體狀況一般較差,加上放化療,因此容易造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值偏低,由于血小板其特異的生理特性,在儀器法計數中易受多種因素影響[3],有些病人本身血小板不低,由于某些原因的影響,用血細胞分析儀測定卻得出比較低的結果,稱之為血小板假性減少,這樣病例,每天都在發生,處理不好,直接延誤患者的治療,還可能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針對性的處理假性血小板減少病例,對于腫瘤患者及時檢查與治療,有重要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在2017年11月至12月期間,我院門診及病房血常規檢測中共發現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150例,其中男77例,女73例,年齡在18至73歲之間,全部為臨床明確診斷的各種腫瘤病人。
1.2儀器與試劑
SysmexXN-3000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進口配套試劑,雙目顯微鏡,37℃恒溫水浴箱,PS-10推片染片機,瑞氏吉姆薩染液,真空負壓EDTA-K2及肝素抗凝管等。
1.3方法
所有腫瘤患者血小板檢驗常規使用EDTA-K2抗凝管靜脈抽血1~1.5ml,要求4h內檢測完畢,符合推片條件的鏡檢復查血小板,鏡下存在多個甚至大片的血小板聚集且與儀器法計數明顯不符的認定為血小板假性減少。如果是首次血小板檢查,我們需要對其血小板假性減少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處理:肉眼能觀察到標本中有細微顆粒的,采用37℃水浴15min后再行測定[4,5];鏡下發現有較多大體積血小板的使用低值血小板熒光染色法計數;抽血不順利的重新采血計數;受ED-TA抗凝劑耐受性影響的更換成肝素抗凝劑;上述方法均不適用的,可以利用血細胞分析儀自帶的預稀釋檢測功能將標本稀釋后重新進行計數,檢驗完畢后,報告單備注欄一定要明確標注該患者為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并記錄下適合該患者的處理方法。對于再次進行檢驗的同一血小板假性減少患者,根據上次備注記錄,原因清楚的,針對性的采取處理措施[6];原因不清楚的,直接采用即刻上機的方法來測定,就是在血細胞分析儀旁抽血,最快的速度上機測定,時間要控制在幾秒鐘內完成。
2結果
2.1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歸納統計統計2017年11月份至12月份66010例血常規標本中發生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150例,臨床發生率約為0.23%,另外150例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中,經過一段時間,追蹤到部分病例血小板假性減少現象消失。見表1。
2.2血小板假性減少快速處理流程針對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情況,我們制定出一套方便快速的處理流程,見圖1。
3討論
儀器法檢測血常規使用EDTA-K2抗凝發生血小板假性減少相關報道[7]不少,但報道[8-11]多來自綜合性醫院,其臨床發生率約為0.1%~0.2%[12]左右,而作為腫瘤醫院,每天放化療的需求,血常規檢查標本量很大,像我們醫院每天能達到1000多例,忙時達到2000例以上,而血常規檢查中的幾個重要項目,白細胞、紅細胞儀器法檢測結果相對穩定,血小板由于體積小,有些還存在有自身抗體,易集聚等原因,檢驗中易出現報告結果不準問題,其中又以血小板假性減少問題最為突出,可以說血常規檢查所耗費的時間,很長時間是花費在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的處理上,因此能制定出一套簡單明了的處理流程,尤為重要,它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節省了患者的檢查時間和經濟負擔。血小板假性減少占比明顯高于綜合醫院,其發生率約為0.23%,高于文獻報道,說明腫瘤患者更易出現血小板假性減少,除了常見的大血小板、ED-TA依耐性減少、存在冷凝集、抽血不順利幾個原因能針對性的處置外,還有近三分之一病例如血小板衛星現象[13]等原因不詳,無法根據產生原因處理,在日常工作中,原因不詳的假性血小板減少,可能與血小板自身抗體有關[14]。我們通過預稀釋法和即刻測定法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這幾年對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處理,我們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處理流程,來規范血小板假性減少[15]的檢驗流程,首先檢驗人員每發現一例,我們都要求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報告單備注欄里明確標注,說明該患者為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同時要求醫生、護士及患者知曉,以便該患者再次血小板檢查中我們能及時掌握;其次對于大血小板、EDTA耐受性影響、存在冷凝集病例,按照產生的原因對癥處理;原因不詳病例,無法對癥處理的我們可以采用即刻測定法,為什么對于原因不詳的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即刻上機測定能取得滿意的檢驗效果,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血液離開人體時間足夠短,外界環境的改變還沒完全影響到它,溫度也和人體體溫接近,從而避免了一些導致血小板集聚的不利因素[16]。使用即刻上機測定方法同時還可運用SysmexXN-3000全血細胞計數儀預稀釋模式來進行對照測定,確保即刻上機法的正確性,腫瘤病人治療周期長,甚至有些血液高凝狀態的腫瘤患者,還需抗凝治療[17]。血小板檢查次數多,每個放化療療程都需要血小板檢驗結果,因此對于腫瘤病人整個治療期間,除首次需認定為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較為麻煩外,后面多次檢查只要我們臨床、檢驗、護理及患者多方密切配合,根據已掌握的信息,都能快速順利解決這類患者的問題,獲得準確的血小板檢驗結果,不耽誤患者檢查和治療;腫瘤患者血小板假性減少病例,有部分患者隨著腫瘤治療,病情的轉變,幾十天后追蹤觀察到同一個患者身上該現象消失,再次使用EDTA-K2作為抗凝劑,無血小板假性減少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2]鄺妙歡,歐陽文婷,林建華,等.腫瘤患者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0,90(44):3144-3146.
[4]李惠卿,賴馨,蔡潔丹,等.血細胞分析儀計數血小板假性減少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9):764-767.
[5]曹雅楠,陳燕紅,葛虹,等.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計數假性血小板減少的臨床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5,38(12):872-873.
[6]鄭云.三種方法對EDTA-K2抗凝劑引起血小板假性減少的檢測及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12):1924-1925.
[7]朱建奎,張春玲,薛健.抗凝劑EDTA-K2導致血小板假性減少原因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33):6018.
[11]姚新潔,李平,東利平,等.乙二胺四乙酸鹽依賴性血小板假性減少癥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系[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08,21(1):75-76.
[12]賈相燕,朱麗萍,馬曉波,等.顯微鏡復檢在血小板假性減低中的應用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7,35(4):511-512.
[13]周小棉,鄒曉.假性血小板減少癥研究進展[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9):1065-1068.
[14]楊林華.血小板相關抗體檢測在血小板減少性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9):57-58.
[15]陸勝,季雄娟.實驗室分析前質量控制淺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1):46-47.
[16]李少輝,于瑩瑩,張玉春.EDTA-K2抗凝劑誘發血小板被吞噬導致計數減少的原因探討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6,34(4):506-508
[17]王仲,袁娟.低分子肝素鈉對晚期腫瘤的治療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4,22(10):2433-2436.
作者:蘇錦明 陳光意 許青霞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