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在缺血性中風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臨床資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本院內科住院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100例,年齡44~82歲,平均年齡5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中風內科學會與衛生部中醫急癥中風病科研協作組1986年6月制定的缺血性腦中風標準,并經頭顱CT確診為初次發病,精神狀態穩定,無嚴重并發癥。將納入的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運用紐曼系統模式結合中醫護理,采取針對性的行為指導,加強應變防御線的功能。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
2紐曼系統模式護理方法
2.1對5種變量動態的評估
入院當日到患者床邊,廣泛收集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生長發育、精神5個方面資料,進行詳細的評估與記錄。(1)生理變量動態評估:指身體結構的功能,主要是對入院時的臨床癥狀、身體狀態進行評估。(2)心理變量動態評估:指思維過程的關系,對護理對象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3)社會文化變量的評估:指社會、文化的作用,如家人和單位對該護理對象的支持情況、康復和預后的知識,對待疾病的態度等。(4)成長變量的評估:指生命發展過程,護理對象對自己身體的評介及認識。(5)精神變量的評估:指心靈的各方面,包括精神狀態。
2.2制定護理措施
紐曼認為,護士可視個體情況,根據壓力源和壓力反應情況,聯合應用一種或多種恰當的護理干預模式。紐曼系統模式中強調護理過程中貫徹整體健康、整體護理的觀點。主要任務是通過三級預防措施,幫助個體進行有目的的調整,重建健康狀態。護理人員除按紐曼系統模式制訂護理措施及三級預防措施外,還結合中醫特色護理,如針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時,向病人發放健康手冊,里面除與中風的相關知識外,還傳遞中醫健康觀念、四季養生觀念、食療觀念,讓病人主動參與到疾病的治療中來,具體如下。
2.2.1中醫整體觀念及健康觀念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要維持健康必須適應環境,增強正氣。因此,要外避風寒暑熱燥濕六邪,內安情志,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內強體魄,或服藥或飲食以增強正氣。總之是使機體陰陽平衡,正氣充足,不為邪氣所傷。
2.2.2飲食觀念體質寒者少飲生冷,熱者少食燥熱之品,陰虛者可以黃精、麥冬、淮山煲湯補陰;陽虛者可以肉桂、肉蓯蓉補陽;脾虛痰濕多者可以蓮子、茯苓煲湯補脾。
2.2.3導引及養生通過打坐養神,調整情緒、外安形體、內安精神。可適度活動或打太極拳以提高正氣。
2.3評價方法
收集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病人,入院時和出院前采用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臨床一般病人常見問題及認識程度,制定“中風相關知識教育效果評價表”,用來調查病人及家屬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對腦卒中的認識程度。
2.4統計學方法
所有信息和數據輸入電腦,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紐曼系統模式認為人體健康是有害因素與有利因素做斗爭的結果,因此治療疾病主要是減少或去除壓力源,增加防御線。紐曼系統模式認為護理的任務是減輕壓力源造成的危害,保持護理對象系統的健康穩定。主張早期采取預防措施,并將預防措施分為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護理人員與患者在系統中必須主動,減少壓力源,增加防御線,這也是該系統護理與常規護理的不同之處之一。
缺血性腦血管病占腦血管病發病率的80%左右,因此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即缺血性中風的研究已成為社會和醫學界關注的重要課題。防治的環節中不僅醫護人員要積極參與,更要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將合適的健康理念及防治觀念教授給病人,通過醫、護、患的合作,使患者趨于健康態。紐曼系統模式作為先進的健康系統,能較好地通過護理人員將醫與防結合,利用中醫的飲食調理等方法進行護理干預,使患者在紐曼系統模式中進行自調,從而促進疾病的痊愈及康復。本研究顯示紐曼系統模式結合中醫護理對缺血性中風的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本文來自于《青島醫藥衛生》雜志。《青島醫藥衛生》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魏偉珍單位:荔灣區芳村中醫醫院供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