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合痔患者圍術期護理中醫護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混合痔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混合痔圍術期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給予中醫護理臨床路徑進行圍術期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達標率,比較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平均住院費用、住院天數和傷口愈合情況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混合痔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臨床路徑方法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混合痔;圍術期;中醫護理臨床路徑;應用效果
痔瘡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多發病,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健康和生存質量。痔在同一個方位的直腸上下靜脈叢迂曲、擴張形成的就是混合痔,混合痔有內痔和外痔的表現[1]。當前臨床上治療混合痔的主要方法是手術療法,而很多病人對手術會感到焦慮,影響手術效果,甚至產生術后并發癥,因此,做好圍術期護理是至關重要的。本文旨在探討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混合痔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混合痔圍術期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被確診混合痔,與2000年中華醫學會外科組《痔診治外科標準》相符合,且所有患者均實行了要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切內扎術[2]。觀察組患者年齡分布在19~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91±2.36)歲;對照組年齡分布在20~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21±2.31)歲。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患者對實行護理的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率,本次問卷共發放120份,每組各60份,兩組各回收6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
1.2.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按中醫護理臨床路徑進行圍術期護理。責任護理人員要把護理路徑表放在觀察患者的床邊夾子上,并給患者講述中醫護理臨床路徑的相關內容及護理注意事項,幫助患者能了解整個護理的過程和護理的重要性,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每天,每個班次的護士都要根據當天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法和內容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仔細分析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并給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技術操作,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和指正。護理人員可以在護理路徑的內容進行標識,及時評價和進行簽名,專業護理人員還應該檢查護理人員每日的護理情況,以更好了解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熟悉情況,以增加護理水平。中醫護理臨床路徑方法可以從住院時、術前一天、術后當日、術后1天、術后2天、術后3天及出院前1天進行,具體如下。住院時的護理:護理人員要給每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住院須知、醫護人員的具體概況、病區周圍的環境、具體作息時間、以及探視患者的時間。同時,要給每位患者講述在手術前需要做的檢查注意事項和目的,要叮囑患者多注意休息。手術前一天護理:護理人員要給患者宣傳混合痔的相關知識,做好術前腸道和皮膚的準備,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前需要的注意事項和進行穴埋籽處理的必要性。同時,要給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盡量幫助患者緩解術前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增加患者的配合度。手術完成當天護理:要讓患者平臥6個小時,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的身體狀況,如雙下肢感覺運動和術處敷料滲血的情況,對切口疼痛情況和小便情況進行評估,尤其是進行疼痛護理。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在術后6小時進行半流質飲食,平常注意飲食調節,盡量在術后一天內不排便,排尿要自主,以免發生尿潴留。對內痔結扎患者,要叮囑其切忌拉扯滯留在肛外的線段,以免出現脫落出血。術后1天護理:護理人員要積極指導患者用藥、換藥和理療的相關知識,護理人員要給患者講解射頻電療、中藥坐浴熏洗的方法、時間、目的和注意事項,幫助患者進行熏洗、坐浴和鼓勵其進行早期適當活動,幫助患者術后身體和切口的恢復。術后2天護理:主要針對的是飲食和排便護理,飲食要清淡,叮囑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要密切觀察患者切口出血、疼痛情況,大小便是否正常等。讓患者在餐后溫服中藥湯劑,每日2次,一次1袋。術后3天護理: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提肛鍛煉,每天2~3次,每次控制在10min左右,目的是鍛煉肛門的括約肌,盡快恢復肛門直腸功能。出院前1天護理:護理人員要宣傳健康教育知識,叮囑患者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叮囑患者每次便后都要用中藥液熏洗坐浴。禁穿緊身褲,不要負重運行,做好提高訓練,定時復診至痊愈。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平均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
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和護理部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健康教育達標率,以問卷調查的方法測定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問卷為百分制,健康教育達標為85分。
③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創口愈合情況,一般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愈合三種情況。甲級愈合:愈合情況良好,且無不良癥狀;乙級愈合:愈合情況一般,有輕微炎癥,如血腫、積液、紅腫等;丙級愈合:愈合狀況較差,不僅有炎癥,且切口出現化膿,需要作切口引流術。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9.0軟件實現了數據庫的錄入及統計分析,其組構成比較用卡方檢驗,組間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種患者護理后的平均住院費用和時間結果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在平均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方面都優于對照組,且兩者之間數據差異顯著,具體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兩者患者護理后切口愈合情況結果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在切口愈合上比對照組更好,且兩者之間數據差異顯著,具體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結果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人數為53人,滿意人數為7人,不滿意為0人,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人數為42人,滿意人數為13人,不滿意為5人,護理滿意度為91.7%;觀察組患者的健康教育達標數為56人(93.3%),對照組患者的健康教育達標數為48人(8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兩者之間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中醫護理臨床路徑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跨學科的醫療護理模式,是整體護理的升華,是照顧式護理的延伸,是現代管理理念在臨床醫護中的應用[3]。該護理模式主要是由醫護人員、其他專業人員共同制定的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臨床服務計劃[4]。中醫護理臨床路徑主要適用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多發病,而混合痔手術患者在手術前后有很強的診療和護理共性,是護理路徑的重要選擇。黃錦華在對115例混合痔患者行中醫護理臨床路徑研究表明,中醫護理臨床路徑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很好地規范護士的健康教育行為,提高患者滿意度[5]。本研究結果顯示,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費用分別為5.2±1.3(t/d)和3674.2±110.7(天),兩者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也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率分別為100%和93.3%,兩者數據均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與以往文獻數據相符[6]。
4.結語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混合痔圍術期的護理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縮減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費用,加快切口愈合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和健康教育達標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身心健康,讓患者能獲得最佳的護理品質。
參考文獻
[1]黃曉萍.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混合痔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4):10-11.
[2]曹社菊.中醫臨床路徑護理在混合痔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26):44-45.
[3]沈曼.中醫臨床路徑護理混合痔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與分析[J].全國“新一輪醫院評審新思路”研討會、第4屆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2012,24:28-29.
[4]劉燕,楊鈴.混合痔手術患者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醫,2012,27(2):15-16.
[5]黃錦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混合痔中醫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中醫藥2011,42(06):24-25.
[6]李春梅,周婷婷.醫臨床護理路徑在混合痔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與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26(12):19-20.
作者:陳海龍 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