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討帶狀皰疹患者應用中醫護理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和中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并對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焦慮評分、睡眠質量指數。結果觀察組的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均明顯縮短。結論在帶狀皰疹的臨床護理中,實施中醫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關鍵詞:帶狀皰疹;中醫護理
0引言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帶狀皰疹病毒入侵引發的急性皮膚炎癥,臨床表現以皮膚皰疹、皮膚局部潰爛、神經疼痛為主,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機體功能衰減的老年患者,其病程通常較長,身心受到的痛苦較為嚴重[1-2]。近年來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中醫護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帶狀皰疹中也有所應用,為探討中醫護理對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效果,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護理+中醫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癥狀觀察、實驗室檢查,被確診為帶狀皰疹,伴隨有神經疼痛、皮膚皰疹、皮膚潰爛破損等臨床癥狀。此次研究前,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的方法和目的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均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且自愿參與研究。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31-79歲,平均(54.15±18.62)歲;患病時間為1-21d,平均(11.53±8.09)d。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31-80歲,平均(54.39±18.76)歲;患病時間為1-20d,平均(11.27±8.14)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遵照醫囑給予患者相關治療藥物,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病房保持整潔通風,衣物盡量寬松柔軟,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中醫護理,根據患者的中醫辨證分型采取相應的中醫護理措施,具體如下:①肝經郁熱證:常見于急性期。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疼,伴口苦咽干,口渴,煩躁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或黃厚。②脾虛濕盛證:丘皰疹顏色較淡,皰壁松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后腹張,大便時溏,女性患者白帶多,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膩。③氣滯血瘀證:常見于后遺神經痛期,水皰消退,局部疼痛不止,皮色暗紅,灰褐色或色素沉著,疼痛以夜晚或陰雨天加重,舌暗苔白。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開始護理,均進行為期4周的護理干預。護理4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并對比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焦慮評分、睡眠質量指數。
1.4評價標準。
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焦慮程度進行評估,以7分作為臨界值,得分達到7分,表示患者存在焦慮情緒,得分越高,表示焦慮越嚴重。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進行評估,包括19個自評題、5個他評題,分為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方面,0-3分/方面,總分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的比較,觀察組的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分別為(3.47±1.19)d、(3.96±1.27)d、(6.52±1.95)d,與對照組的(4.72±1.33)d、(5.53±1.24)d、(9.87±2.31)d相比,均明顯縮短(t=4.953、6.255、7.836,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
3討論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本病由于情志內傷,肝氣郁結,久而化火,肝經火毒蘊積,夾風邪上竄頭面而發;或夾濕邪下注發于陰部及下肢;火毒熾盛者多發于軀干?!锻饪普凇氛J為“心火妄動,三焦風熱乘之,發于肌膚”。可因神經內傷以致肝膽火盛,另因肺濕內蘊,外受毒邪而誘發。疼痛原因是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搏結,阻于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蛘哒f肝火脾濕郁于內,毒邪乘之誘于外,氣血瘀阻為其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實施中醫護理的觀察組其疼痛緩解時間、皰疹消退時間、皮損結痂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證實了中醫辨證護理對帶狀皰疹具有顯著的干預效果,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皰疹的消退和皮損的修復,同時,還能有效促進患者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的改善。綜上所述,在帶狀皰疹的臨床護理中,實施中醫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緩解患者的疼痛、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參考文獻
[1]姚婷.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帶狀皰疹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6):150-151.
[2]祁原婷,肖云,王軍,等.帶狀皰疹89例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36(9):76-77.
作者:趙娟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