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學生中藥學課程考核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藥學是中醫專業泰國留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既往中藥學的教學大多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課堂教學為主,最終一次考試定成績,使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往往成績不理想,影響了后續課程的學習。我們采用建立綜合考評體系及改進教學模式的方法,使得教學方式上由以教師的教為主向以學生的學為主發生轉變,為泰國留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平均成績有所提高,本期泰國留學生112名,經過綜合體系評定學習成績,中藥學的平均成績由79.28上升為84.21,不及格率由14.53%下降為3.6%,有了較大的改善。
關鍵詞:
泰國留學生;中藥學;綜合考核評價
近年來,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我國的傳統醫學知識,更是以其獨特于西醫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上海中醫藥大學與泰國華僑崇圣大學中醫專業合作辦學已經7年有余,我們教研室的教師每年承擔泰國留學生的中藥學課程講授工作。中藥學是中醫專業泰國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在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們采用的考核方式大多還是課程結束后采用閉卷考試一次定成績,沒有采用綜合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泰國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些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關注。
1目前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中藥學中藥物功效等需要熟讀、背誦,往往要下很大功夫“死記硬背”,在接觸臨床實踐之前,這種顯得單調而枯燥的學習方式,對生活在快節奏的信息時代,習慣享受網絡帶來便捷效果的大學生來說,難以適應和堅持。尤其是中文基礎比較薄弱更使留學生感到學習困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成為影響學習效果和信心的重要因素[1]。
1.2一次考試定成績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之前的中藥學教學我們采用期末一次閉卷考試定成績的考核方法,這容易造成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短時間記憶大量內容,往往成績不理想。而且一次期末考試難以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進行的課程改革情況
2.1課程建設目標在泰國留學生中藥學課程考核中,緊緊圍繞留學生學習特點,充分考慮留學生語言基礎較差,一次閉卷考試定成績對學生造成較大壓力,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比如對所學理論知識的考核上,采取開卷與閉卷相結合,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方式。成績評價覆蓋整個學習過程。
2.2課程建設的思路中藥學是泰國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較多,涉及中藥的藥性理論和各類藥物的功效、主治等內容。掌握內容以記憶性成分為主,在12周120學時的授課時間內,如果采用通篇課堂授課,最終一次期終考試定成績,就與國內本科教育完全一致,很難照顧到留學生的學習特點。中文授課時,由于留學生語言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有限的課堂時間對于學生的理解有著較大的考驗。單純地強調記憶使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往往成績不理想。一次期末考試難以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多年來我們對留學生的授課情況,結合平時的課堂提問、課下練習等形式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了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2.3課程改革的措施
2.3.1考核體系的改革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和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2,3],我們基本確定了以下綜合評定方法: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為70%,在課程教學進行到第二周、第四周、第五周和結束時分別給予一次課(4學時)的課堂練習時間,4次課上練習各占總成績的20%,期間還有2次課堂小測驗,占總成績的5%。老師布置的練習題,涉及到1/4、1/2、3/4及全部的授課內容,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順便對前面所學的內容作一次回顧和復習,學生將完成的練習交給老師,老師通過分析習題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掌握的薄弱環節,針對這些不足進行補充,及時修正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這樣就可以變一次期末考試為過程性考核,在具體的評價手段上,采用多種評價手段,課程學習成績根據學習態度及平時表現、作業和理論考核等情況綜合評定;有助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有效時間自主學習,獨立收集資料、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練習題、獨立解決問題,對于培養出具有自覺創造性思維、有學習自主性的學生大有裨益。
2.3.2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中藥學是中醫專業泰國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較多,涉及中藥的藥性理論和各類藥物的功效、主治等內容。掌握內容以記憶性成分為主,本身就有一定的學習困難。只有培養起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才能真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在課程的后半部分,適當地增加討論課,讓學生挑選感興趣的主題,如“毒性中藥的探究”,“中藥與養生”,“中藥與美容”,“道地藥材”,“常見疾病與中藥的使用”,啟發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敢于質疑、辨析,塑造批判性思維。這些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4,5]。
2.3.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網絡的廣泛應用,為中醫藥對外教育教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的中藥學是上海市精品課程,有專門的網絡平臺,為開展中藥學網絡教學,并開展中藥學網上考核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讓留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習題自測,并通過我們在網絡平臺構建的BBS與老師進行交流,檢驗其學習效果和課堂掌握情況。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課堂時間限制內無法詳細講解的內容,并在原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在繼承、挖掘傳統中藥精髓的基礎上,讓學生廣泛了解現代醫學、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信息,激發年青人的探索創新意識,讓來華留學生了解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等,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以利于更深層次的學習專業知識。
3課程改革完成情況
通過這次針對2013級中醫專業泰國留學生進行的考核體系的教學改革,我們發現:本期留學生112名,經過綜合體系評定學習成績,中藥學的平均成績由79.28上升為84.21,不及格率由14.53%下降為3.6%,有了較大的改善。更為重要的是,本次的考核體系涵蓋了整個的學習過程,本次考試成績較往屆留學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對課程的掌握情況也較往年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后續課程如方劑學的學習有促進作用,使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更上一層樓。本次學習過程對留學生進行了二次問卷調查,一次是在課程開始前,一次是在課程結束后。根據學生反饋,他們對于課程的學習有較高的興趣(85%的同學認同),并且認為通過平時的練習和小測驗有效地提高了復習的主動性,鞏固了知識,提高學習效果(95%的同學認同)。
中醫藥的學習需要講究相當的方法與技巧。按照常規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只依靠學生自發、被動地適應,不僅事倍功半,而且很可能使學習者長期徘徊于中醫殿堂之外,產生厭學情緒,動搖專業思想,不利于培養實踐能力[6]。對于留學生而言,困難更是不言而喻的。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多元考核方法的使用以及網絡教學的輔助,加上學生自身的努力,使泰國學生盡快適應中藥學學習,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知識積累和能力鍛煉都趨于最大,是適應學生學習活動發展的最佳模式。通過我們在中藥學教學實踐的改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網絡的輔助學習和多種教學手段的實施,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對于掌握后續課程大有裨益,學生的交流對于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也大有提高[7]。
參考文獻
[1]王海穎.建立中醫的思維模式在留學生《中藥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繼續醫學教育,2012,26(7):63-64.
[2]王海穎,何世民,朱國福.在成人教育《中藥學》課程中進行考核評價改革的初探[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12):6-7.
[3]王海穎,楊柏燦,袁穎《.方藥學》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探析及芻議[J].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2014,12(5):75-77.
[4]袁穎,金素安,何世民,等.中藥學教學引入拓展性教學的啟示[J].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2014,12(16):82-83.
[5]袁穎,金素安,何世民,等.中藥學教學引入拓展性學習的教學成果及分析[J].中醫教育,201433(3):42-43.
[6]范纓,羅洋,行玉華,等.中藥學在留學生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醫教育,2009,28(2):25-27.
[7]何任.梅香竹韻說改進[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2(2):156-157
作者:王海穎 朱國福 楊柏燦 潘穎宜 金素安 袁穎 何世民 張貴彪 王又聞 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中藥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