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近年的教學改革實踐,認為中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中藥制劑專論”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不斷改進的過程,需要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提升中藥制劑專論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中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隊伍。
關鍵詞:中藥學;專業學位;中藥制劑專論;教學改革;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1981年建立學位制度,2009年教育部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范圍,自此,我國碩士研究生分為學術型、專業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以理論研究為主,注重培養科研能力;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側重于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培養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河南中醫藥大學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中藥學、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我校中藥專業碩士研究生涵蓋:制劑與新藥研究、中藥檢驗與分析、醫院調劑與制劑、藥事管理等研究方向,以培養具有較強中藥學的實踐、動手能力,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能夠結合中藥學專業實際掌握科研基本方法,為培養目標。
中藥學專業學位-制劑與新藥研究方向注重學生中藥生產、產品研發能力的培養,中藥制劑專論是研究生的重要課程。在中藥現代化進程中,中藥藥劑學作為中醫與中藥的橋梁,在中藥制藥工業、醫療實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藥制劑現代化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前提與基礎,大力開展中藥制劑學理論與方法學的基礎研究工作,提高中藥制藥的理論學術水平,深入研究藥物劑型與療效的關系,為新劑型與新制劑的創新提供理論依據。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保持中藥的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辨證施治,對癥治療的傳統優勢,努力在復方配伍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開發研究中藥復方制劑。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中藥提取純化、制備工藝等相關研究,逐步實現中藥藥劑的劑型現代化,質量控制標準化,生產技術工程產業化,從整體上提高中藥制藥水平,加快中醫藥事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藥制劑專論主要包括:中藥藥劑現代化若干問題的思索,中藥制劑前處理方法的應用與研究,新方法、新技術與新劑型在中藥藥劑中的研究與應用,中藥制劑口服給藥合理性研究與評價,中藥新藥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等。鑒于授課對象為研究生,為深化專業知識,拓寬知識面,我們進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績。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側重前沿性、實踐性、應用型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應用能力的培養。
1以問題為中心
開展討論教學制劑與新藥研究方向的中藥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方向多為中藥生產、產品研發,對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大多具有良好的中醫藥背景,基礎知識扎實,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欠缺,在教學中引入“以問題為中心,開展討論教學”,使學生對相關問題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并能學以致用。如:在制劑新技術一章授課時,我們以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為例引出章節,以“制劑新技術在中藥制劑研發中的應用”為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包合技術、固體分散技術、微囊化技術、脂質體技術、微乳化技術等制劑技術,查閱資料,分組討論,闡述科學研究方法、學術成果、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向,做到學會、學深、學透,并能夠學以致用。以“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為切入點,以質量可控為例,闡述中藥注射劑的質量控制工作范疇即原輔料、飲片前處理、工藝、包裝、貯存、運輸、使用等環節,質量可控性評價對象為藥學研究資料中有關質量研究、質量標準研究及穩定性研究資料等,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保證質量均一穩定、控制已知的安全風險。并以清開靈注射劑的研制歷程、臨床應用為例啟發學生對中藥注射劑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未來研究方向進行思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身臨其境
進入車間實地教學制劑技術、輔料、生產設備是藥劑生產的三大支柱,其中制藥設備的發展進步對制劑生產保駕護航,并對制劑技術的推廣實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由于中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多為理學學士,工科知識薄弱,對于生產設備構造、使用,生產車間布局等方面知識欠缺,為此我們利用我校制藥模擬GMP車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對車間設計,設備的構造、使用有較為全面的認識,為后續課題研究,未來工作奠定基礎。如我們選擇感冒清熱顆粒處方,充分利用我校制藥模擬GMP車間具有較為全面的口服固體設備的優勢,讓學生通過提取、濃縮、制粒、干燥等環節,對超臨界萃取、多功能提取、微波干燥等設備有更加深入了解,認識到設備改造更新換代的重要性。并分別選用搖擺制粒機、擠出制粒機、快速攪拌制粒機、流化床制粒機、干法制粒機等設備,采用不同方法制備感冒清熱顆粒,并按照《中國藥典》要求進行質量檢查,使學生對各種制粒方法的特點、設備構造、適用范圍、局限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深入醫院和制藥企業見習
根據課程特點,安排學生在醫院藥學部、中藥制藥企業、醫藥流通企業進行見習。通過見習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達到鞏固深化、運用知識的目的。優良的藥品是生產出來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是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適用于藥品制劑生產的全過程和原料藥生產中影響成品質量的關鍵工序。推行藥品GMP,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藥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種差錯的發生,將“影響質量的危險應減至最低限度;把人為的誤差降低到最小限度”是提高藥品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對藥品質量具有可追溯性的科學管理方法。生產企業通過:生產和管理人員、廠房、設施和設備、原料和包裝材料、生產工藝、檢驗、售后服務等硬件、軟件多方面的控制達到GMP認證要求,開展生產,產品符合國家標準。通過在企業見習,學生學習了從原料藥購進到產品包裝等各環節的標準操作規程的制定實施,對GMP實施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對生產中“寫你所做的事,做你所寫的事,記你所做的事,分析所記的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意識到工藝條件發生偏移是潛在質量事故的發生信號,及早發現、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方可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
見習前要求學生對所去醫院、企業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特別是優勢及特色。河南省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產品為仲景牌六味地黃丸、逍遙丸、月月舒牌痛經寶顆粒等系列中成藥,是全國最大的濃縮丸生產基地。到該企業見習,學生提前學習企業的產品種類,特色品種,特別是六味地黃濃縮丸的生產過程,關注飲片炮制、提取、成型等工序,特別是干燥、滅菌環節,感受微波滅菌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由藥房、制劑室、制劑實驗室等組成,制劑室擁有國內較先進多能提取、外循環濃縮器、噴霧干燥器、有機無機膜超濾器、納濾器、高速離心分離機、二級反滲透制水等設備,按照GMP要求改造的制劑車間有顆粒劑、水丸、蜜丸、膠囊等近10個生產線。通過見習學生對調劑(飲片、中成藥)、煎藥室、特別是具有醫院特色的相關科室醫療機構制劑的申報、生產、質量檢驗等環節有直觀的認識。
4借助產學研合作項目鍛煉實踐能力
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通常指以企業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學校為技術供給方之間的合作,其實質是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國內外產學研合作的形式包括:高校和企業自主聯合科技攻關與人才培養;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實驗室;建立科技園區,實施科學研究與成果孵化;建立基金會,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基金等。產學研合作模式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提供平臺,依托合作項目培養研究生,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產學研合作項目研究工作,將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能力。筆者依托河南省產學研合作項目“金銀花深加工產品金姜顆粒、銀花含片的研究”,培養研究生通過文獻檢索對國家保健食品注冊政策、生產、銷售狀況充分了解,強化學生對保健食品劑型選擇、制備工藝優選、質量標準起草、中試生產、申報材料撰寫等相關能力的培養。
5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學活動結束時,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布置設計型作業,開展課題研究,要求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在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同學之間的討論,給出解決方法和實現手段,課程以論文和答辯的形式進行考核,提高教學效率為了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
6結語
通過教學反饋,研究生們對教學方式的改革表示贊成,認為通過課程學習,學到了知識,將所學理論與實際工作的聯系,增加了學習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今后將進一步推廣雙師制,將從事藥品生產、研發的導師做專題講座。在合作單位中遴選實踐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擔任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的導師,不定期到校給研究生進行專題講座,特別是在開題、答辯環節,聘請其作為外審專家,對研究課題提意見、潤色、把關,提升研究課題的實用價值,并使學社在未來工作中能學以致用。實現培養規格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有機銜接。
參考文獻
[1]呂東勇,鄺衛紅,王宏,等.發展中的我國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1):78-80.
[2]朱志軍,白娟.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9):16-17.
[3]徐蓮英,陶建生,馮怡,等.中藥制劑發展的回顧[J].中成藥,2000,22(1):6-18.
[4]白東亭.深刻領會GMP的實質是實施GMP的前提[J].中國藥事,2003,17(2):128-130.
[5]王光輝,楊貝貝,匡亞莉,等.專業學位研究生“現代控制理論課程教學改革與探討”[J].廣州化工,2016,44(9):201-2
作者:賈永艷;韓志芳;關延彬;田效志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