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構主義理念下安全工程教課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對象是石家莊鐵道大學安全工程專業0902班(共35人)和0802班(共33人),分別作為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課程是選修課《安全事故分析與處理》。這門課程是注冊安全評價師的考試科目之一,課程內容也是保證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必備的內容。整個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通過一學期的實驗,將實驗結果與對照班對比。實驗之前的問卷調查顯示,兩班均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1)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積極性。究其主要原因是傳統呆板的“說教”模式,缺乏吸引力,課堂利用效率較低,當然還有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或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原因。(2)學習過程失控,缺少有效監督。高校的整體生源質量有所下降。部分學生自學能力較弱,加之自身不夠努力,考試經常不及格。主要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評估和監控。(3)學習習慣定勢,缺乏高效的學習策略。學生已養成課堂上被動接受的習慣,不愿主動思考。課外自主學習性差,很少有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復習、總結、歸納,不能多途徑地學習,只把學習局限于課堂、課本,幾乎不查閱專業相關文獻進行知識補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少對學習方法的有效性進行反思和評估,對學習的評估檢查內容也只限于對所學知識的檢查。學生所關心的只是卷面成績,很少反思學習的態度、表現和方法。實驗班主要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法中的“拋錨式教學(anchoredinstruction)”。以《安全事故分析與處理》第一章的“事故責任劃分及處理”為例說明“拋錨法”的實踐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將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公寓大樓“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的基本情況(包括項目介紹、承包關系、施工過程及人員資質、火災后果)通過視頻和材料介紹給學生。
(二)提出問題
要求學生對這起事故進行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在這起事故中哪些人負有直接責任?哪些人負領導責任?對事故責任人該如何處理?
(三)自主學習
要求學生獨立地應用所學知識,查閱法律、法規、操作規程和相關的規定進行分析后給出自己的答案。有的學生答案論述充分、依據準確、答案較完整,但有的學生概念模糊、依據不準確、答案模棱兩可。
(四)協作學習
在合理搭配原則下組成學習小組,鼓勵他們進行交流和討論。討論首先從個人發表意見開始,有的學生拿著以往的事故案例,有的翻閱參考書重溫以前的知識,有的翻出相關法律、法規,有的通過筆記本電腦直接查閱操作規程和相關標準。他們積極思考、言辭鏗鏘、氣氛熱烈。討論中一些錯誤的觀點得到糾正,一些模糊的知識得到明確,隨著討論的持續進行很多意見逐漸趨同,最后得出的結論和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的處理意見基本一致。
(五)效果評價
最后,對整個學習過程要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老師評價。一方面,學生把自己的答案和正確的結論相比較,自我評價整個學習過程,找到所學知識的不足;另一方面,學習小組對成員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的表現進行評價,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構建。之后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最終的評價得分按一定的權重計入期末總成績。
二、實驗課
通過一學期的實驗,發現實驗班的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有很大變化。
(一)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以提高
以支架為綱,基于問題學習。教師根據已建構支架教學要求,聯系具體安全生產事故案例提出問題,為教學搭建互動平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個人、小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處理信息、合作研究、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來主動建構能解決支架要求的知識體系。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生間的知識差距得以彌補
教學過程是在師生互動、學生間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的。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那些基礎差、底子薄的學生的相關知識得到補充,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三)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得到提高
在共同的學習任務面前,小組學生都為共同解決問題努力,他們充分利用網上資料、電子圖書、雜志、其他論文等所有可能的教學資源;他們分工合作、互相探討、積極思考,為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個難題的解決而雀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逐步培養,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四)學習過程得到有效監控
在大學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除了有少量的作業外,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是缺乏評估和監控的。建構主義教學法要求學生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主動建構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都能通過教師評價和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得以體現,使整個學習過程得到動態監控,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三、注意問題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應把握好幾個度。
1.要把握問題難易程度與學生已掌握知識的差距。差距過大,學生會感到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太難,產生畏懼心理,影響主動性,導致教學失敗。
2.指導學習小組搭配要合理,在學習能力上要好、中、差搭配,男女搭配,以自動組合為主,并在學習過程中進行適當調整。
3.教學過程中及時給予小組學生評價,發現學生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堅持表揚引導為主、批評教育為輔。
四、結論與展望
經過實驗研究,建構主義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了證明,它所體現的種種優點也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應該看到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要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更應該看到建構主義理論為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可能,也為教學改革增添了活力。筆者相信隨著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教學整體改革的深入進行,建構主義理論必將為我國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劉維華安蕊梅田運生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