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改革研究與實踐范文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改革研究與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改革研究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改革研究與實踐

摘要:為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綜合改革,加強企業合作,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教學,強化創新能力培養,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從而完善了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對高職教育的專業綜合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綜合改革;課程體系;人才培養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是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所普遍設置的一個專業,以培養具備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測控儀器以及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以從事各類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檢測、維護及管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由于專業綜合交叉性強、行業應用廣,社會需求量很大,因此培養需要一大批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型若人才顯得非常必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和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圍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團隊以及實踐教學環節等主要內容,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進行了綜合改革試點,在教學科研以及學生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專業綜合改革的指導思想

2014年,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被立項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的建設目標,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結合專業定位,提煉專業特色,按照準確定位、注重內涵、突出優勢、強化特色的原則,自主設計專業綜合改革建設方案,推進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的綜合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為此提出人才培養目標: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是以電子技術為核心,信息技術為工具,培養以實現硬件電路軟件化為目標的高技能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備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掌握足夠的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知識,具有立足電子信息產品行業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專業綜合改革的基礎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自2005年開辦以來已有10多年的歷史,現在校生200余人。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對電子信息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該專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與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立了滿足學生實習實訓需要的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008年“電工電子實驗實訓中心”獲批為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2009年獲批省級“電子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微電子與軟件創新中心”獲批為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2013年“信息技術專業群教學團隊”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014年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獲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立項。目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有專任教師12人,教授3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5人,具有碩士學位10人,師資隊伍的年齡、學歷、學緣、職稱結構科學合理,而且中青年教師居多,在傳幫帶機制下,他們成長迅速,初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以教授、副教授為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具有工程實踐和教學科研雙重經驗的師資隊伍。

三、專業綜合改革的措施

(一)教學團隊建設

根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采用培養、引進和聘用相結合方式,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結構合理,改革意識強、教學質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具有工程實踐背景的“雙師”型優秀教學團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了師資隊伍統籌協調發展的機制,營造教學名師和優秀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促進教學研討、教學資源開發和教學經驗交流;(2)加強校企合作,加大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著力加強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所有青年教師利用假期或脫產前往合作企業參加項目培訓和工程開發。同時組建一支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一線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構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充實和完善專業教學團隊。(3)組織新入職的教師進行培訓,建立新入職的教師培訓制度,組織老教師對新教師進行指導,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結合。(4)支持鼓勵申報和參與教科研項目的申報、研究工作,支持教師參加國內外教學改革會議,組織教師參加知名企業舉辦的師資培訓或教育部門的舉辦的專業培訓。

(二)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依據人才培養方案,把電子信息技術在區域產業中的應用貫穿到理論教學、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形成“知識點案例教學(實驗、理論課程)———課程綜合應用(課程設計)———專業知識綜合應用(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環環相扣逐步加強的應用型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制訂課程標準。以教研室為單位,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課程審核制度,促使教師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定期梳理和調整課程學習目標、課程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立課程教學檔案,充實和優化模塊化課程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專業核心課程群。同時加強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豐富和完善網絡教學資源。

(三)教學模式改革

通過舉辦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教學研討會、畢業生回訪、實習學生座談、教師企業頂崗實踐等方式,調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對人才規格和內在素質的要求,確定職業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知識點、技能點,總結歸納面向區域產業集群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2]。主要措施有:1.全面修訂專業教學管理制度,完善組織結構和制度執行流程,形成專業教育的持續改善機制。2.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理實一體等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方式多元化,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3.多媒體教學、網絡數字化教學與常規教學的有機結合,引入信息化云班課,促進教學從展示到啟發的轉變。4.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標準,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從課堂表現、作業、實驗實訓、課程設計、頂崗實習等方面進行過程性考核,并以量化的方式呈現評價結果。

(四)創新實踐教學

為創新實踐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1.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構架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四層次(基礎層、工程認識層、綜合層、創新層)、六模塊(基礎實驗、工程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技創新、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2.開放實驗室,建立科技創新學習小組,高年級學生指導和管理低年級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生梯隊。3.與江蘇新通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內企業研發測試中心,作為學生校內實訓基地,完善實訓管理和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形成滿足學生技能實訓、教師科研開發、企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社會行業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4.加強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格局,實現課程與崗位能力需求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職業活動融合、實踐教學環境與工作環境融合、人才規格與就業市場要求融合、考核標準與行業企業規程融合,實現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畢業設計、頂崗實習和就業四位一體。5.與江蘇新通達、飛科電器、德倉電子、華宇彩晶、埃泰克汽車電子等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五)創新能力培養

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完善的創新教學體系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3]。1.提高和完善“工學融合、以賽促學”的人才培養理念,實施技術、管理、服務三類平面型個性化教學,完善管理型和服務型人才校內培養機制,爭創特色鮮明的專業。2.以省級實踐教育基地“微電子與軟件創新中心”為平臺,以專業技能競賽為載體,以教師科研助手為手段,強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風建設,實現對人才的個性化培養。3.建立學生創新實驗室,組建科技項目小組,以技能競賽平臺,進行技術創新,每個學習小組都有項目導師參與管理和指導,充分實現內容開放、時間開放、空間開放和管理開放。

(六)評價體系構建

專業綜合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評價主體應具有多元化和開放性。多元開放的評價主體使對高職教育的評價不再局限于學校的自評和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官方評價。應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為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采取的措施有:1.成立專業建設專家委員會,定期進行專業建設情況審查,對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決策,提出改進方案;2.健全學校、二級學院、教研室三個層次相互銜接、權責分明的質量管理制度,完善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監控等人才培養關鍵環節的管理;3.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在學生評教、同行評議的基礎上,引入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門、企業單位、行業協會、學生、家長、一線教師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效果;4.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學生政治思想表現、日常行為規范、社會實踐活動、職業素養等影響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

四、專業綜合改革的成效

我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經過近三年綜合改革,在教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成功申報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項,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2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5項,出版教材3部,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智能汽車競賽、單片機應用技能競賽等賽事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11項,2015屆、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8.8%、100%(含專升本學生),截止2017年6月2017屆畢業生目前已達94%。承辦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嵌入式產品開發”“電子產品芯片級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和“移動互聯技術應用”三個項目、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安徽省賽(軟件類和電子類)、安徽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主辦的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研修班。

五、結束語

通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以服務區域電子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強化教學團隊建設,創新實踐教學,優化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構建科學評價體系,全面推進專業建設與改革的各項工作。通過專業改革使人才培養方案得到了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得到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水平得到了提升,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落地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國云,李宏民,李武,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6,38(2):33-35.

[2]喬愛民,羅少軒,王艷春.基于工程項目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教學方法研究[J].高教學刊,2017(5):28-30.

[3]曲強,楊永輝,遲濤.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37-138.

[4]曾水玲,劉昕.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新開課程建設的意義和作用[J].高教學刊,2016(05):83-84.

[5]宋金沙.淺析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J].高教學刊,2016(24):150-151.

[6]馬艷娥,張甜.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建設與改革[J].高教學刊,2017(07):148-149.

[7]黃麗薇,張立珍,黃卉.應用型本科有效教學實踐探索———基于東南大學成賢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有效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6(06):230-231.

作者:陶玉貴;錢峰;李長波 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永久免费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 欧美性色生活片 | 五月激情综合丁香色婷婷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这里只有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 毛片完整版| 欧美本道 | 亚州国产 | 五月天激情丁香 | 羞羞影院体验区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个色 | 热久在线 |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 五月激情丁香 | 一级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一二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女人天堂网在线观看2019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 精品综合网 |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 校园春色男人天堂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看 | 99热精品一区 | 久热天堂| 美日韩毛片 |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