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航電樞紐工程測繪項目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階段
該設計階段選擇了樞紐壩址區1∶2000地形圖測量和永久生活區1∶500地形圖測量。1∶2000河床地形圖范圍為推薦壩址的上下游各1km。主要目的是進行永久建筑物(如船閘、電站廠房、泄洪閘及土壩等)具體布置、為地質詳查等提供測繪數據和圖紙。永久生活區1∶500地形圖測量的目的為生活區建筑物布置、道路場地設計和地質詳查等提供測繪數據和圖紙。測繪項目投入的資源為3套中海達靜態GPS、3套RTK動態GPS、徠卡全站儀3臺、激光及紅外測距儀4臺、經緯儀5臺,數字測深儀2臺、測艇1艘、數字化成圖系統2套及技術人員10人,輔助人員6人。外業20d,內業15d。具體實施與1∶10000測圖類似。該階段所選擇的測繪范圍及比例尺是合適的、經濟的,不僅滿足了各設計階段的需要,而且提高了測繪效率,節約了造價。
2建設階段
2.1工程首級控制網的建立
2.1.1方案的編制本著功能上滿足、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原則進行編制。選點要根據壩址區地形情況并滿足施工和運行要求編制選點方案,該工程共選永久控制點5個,南岸3個、北岸2個;平面控制以初步設計階段的2個控制點做為起算點,坐標系統與設計階段相同,以測區平均高程面、測區中央子午線經度為投影面進行平差計算,等級為GPSB級;高程控制與設計階段采用相同的高程系,以設計階段的1個控制點為起算點,等級為二等水準;造標埋石,為了便于觀測和保留,消除儀器對中誤差,控制點標石為強制對中觀測墩。
2.1.2測量實施1)造標埋石:控制點為高1.2m的梯形混凝土棱柱體,頂面安裝強制對中盤。2)平面控制測量:為了使控制網圖形強度穩定,網內除了所選的5個控制點外,另外增設了若干個臨時點。外業觀測采用中海達GPS靜態觀測三個時段,數據采用隨機軟件《HDS2003數據處理軟件包》進行處理,平差方法采用三維約束平差。平差后最大點位中誤差為4mm,最大測邊相對中誤差為1/463023)高程控制測量:外業觀測采用LeikaNK2型自動安平水準儀,3m銦瓦標尺進行往返施測。觀測方法執行《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要求。內業平差采用WELTOP商用平差軟件,對符合要求的數據進行整體網平差,按二等水準網要求解算。選用兩種平差模式:段平差和站平差,此兩種模式平差結果相同,平差后點的最大高差中誤差為0.55mm,最小高差中誤差為0.26mm,最弱點相對于起算點的高差中誤差為0.67mm。經過實踐證明,該工程首級控制網建立的方案是正確的,滿足了以后各階段的測量需要,達到了控制全局的目地,也為工程運營期大壩安全監測提供了基礎保障。
2.2施工加密控制網和施工放樣1)施工加密控制網測量工程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采用全站儀和自動安平水準儀進行一級導線測量或后方交會測設控制點,加密點的數量能以滿足施工放樣為宜。各標段建立加密控制網時,一定要統一建網,統一精度,才能保證各標段建筑物很好的銜接。2)施工放樣多采用施工坐標系,通常以建筑物軸線為縱坐標,以垂直于軸線方向為橫坐標,以軸線某一起點或端點為坐標原點建立施工坐標系,需放樣的點在圖上量測解算后,利用全站儀進行實地放樣。具體方法可根據建筑物的位置、結構、形狀和精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放樣方法。
3工程竣工驗收階段
工程竣工驗收階段主要是進行工程竣工圖測繪,包括建筑物輪廓形狀、地形圖等,主要由施工單位負責完成。
4工程運行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大壩安全監測項目,其次是運行維護期間臨時需要的測量項目。針對影響建筑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共進行了以下項目的監測:變形監測(水平位移與垂直位移)、揚壓力監測、應力、應變及接縫觀測和滲流監測等。1)垂直位移觀測:利用S1型電子水準儀及條碼水準尺,采用精密水準法進行測量獲得數據。2)水平位移觀測:采用視準線法+倒垂線法,所采用的儀器為拓普康GTS-7210P型全站儀和棱鏡。3)揚壓力監測:為了掌握建筑物地下水位及滲流情況,采取揚壓力監測,采用建筑物底板及側墻滲壓計和埋設測壓管的方法對其進行監測分析4)混凝土應力應變監測。為了了解建筑物在施工期及運行期鋼筋、混凝土的應力變化,在建筑物的相應位置埋設了鋼筋計、應變計、無應力計等設備,并實時監測應力應變資料分析。
作者:徐文財 單位:黑龍江省航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