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介紹了上海市建筑工程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在工程中的應用情況,針對目前政府機構、第三方獨立機構、工程設計者及建設施工方等在現有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指出了現有監督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監管的不足,提出了改進建議,以期提高上海建筑節能管理效率,從而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關鍵詞: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管理模式;質量監督;現場檢測
1上海建筑工程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
上海市現有建筑工程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及第三方機構的協同工作,對建筑保溫系統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見圖1。政府部門采用企業備案結合工程監督抽查的模式進行監督管理。根據《上海市建設工程材料使用監督管理規定》(滬建管〔2015〕726號)的要求,建筑材料需進行備案并取得備案證后方可使用,在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市建設管理部門也將對部分工程進行監督抽查,確定在用建材的質量滿足要求。同時上海市引入了第三方監管機構,規定了上海市建筑工程都需要通過上海市工程檢測行業協會進行相關的登記和送檢,并且需要進行唯一性標識,同時由上海市建筑工程檢測行業協會對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監督,確保檢測機構的檢測數據真實有效。建筑工程監理單位在工程現場進行監督,送檢樣品需在上海市建筑工程檢測行業協會信息系統中進行登記,還可以自主決定進行監理平行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接受工程送檢的同時,還需負責對工程進行節能檢測方案的編制工作,結合實際工程情況編制節能檢測方案,指導工程建設方進行材料的準備及送檢工作。現有建筑工程中建筑保溫系統監督管理體制見圖2。建筑保溫系統供應商獲得備案資質后便可以參與工程的招投標,進入工程前需完成材料的進場復驗,施工完成后需進行現場檢測。監理方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督,而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對全上海的建設工程按一定頻次進行監督抽查,同時社會還能對建設工程出現的問題向政府機構進行舉報。
2現有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的不足
2.1備案制度監管作用較低
根據現有上海市建設工程材料管理條例及上海市建設工程材料備案辦事指南要求,建筑保溫系統生產供應商需提供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合格證明進行備案,建材備案的有效期為2a,生產供應商獲得備案證后便可以參與上海市的節能建筑施工。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僅對來樣負責,被測樣品由委托方提供,并沒有第三方監管,樣品能否真實體現實際生產產品的質量依靠委托方的自律,僅對自律性較高的生產企業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故備案制度實質僅對建筑保溫系統供應商實行了備案登記,確認該供應商的身份信息,而對于節能保溫系統產品性能的監管作用較低。
2.2材料進場復驗中材料成型環境及養護周期存在的問題
建筑保溫系統材料需依據相關標準進行進場材料復驗,建設方及監理方依據標準進行相關工作。但是由于現有檢測標準體系均依據試驗室方法進行編制,導致實際使用環境與現場工程有較大出入,表1列出了無機保溫砂漿外保溫系統部分材料的成型環境及養護周期。表1無機保溫砂漿外保溫系統部分材料的成型環境及養護周期由于上海市建筑防火設計要求,現有建筑工程多設計選用無機材料,故表1以無機保溫砂漿系統為例。該系統中作為功能材料的無機保溫砂漿及作為輔助材料的界面砂漿以及用于防護層抗裂的抗裂砂漿和耐堿涂覆中堿網布均要求養護周期為28d,而正常的檢測機構在樣品流轉、測試及結果報告均需必要的時間來完成,實際進廠復驗周期遠大于28d,同時養護環境均在20℃范圍左右。而實際工程現場施工環境溫度由自然環境及建筑物朝向決定,建筑物陰陽面溫度、大氣風向、晴雨等均會對實際工程產品產生影響。故即使進場復驗報告合格,實際也僅能證明該被送檢樣品在實驗室養護環境下測試性能滿足相關產品標準要求,并無法證明工程施工后的產品具有同樣的物理性能。同時建筑節能工程作為建筑工程最后的建設工程,施工方為了減少前期進度拖延造成的損失,也會進行“搶工期”的施工操作,在未取得復驗合格報告的前提下違規進行施工建設,減少必要的養護周期,縮短不同工序間隔,最終導致工程質量下降,甚至出現不合格工程。
2.3現場檢測制度的局限性
現有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要求施工方在完成工程施工后對工程進行現場節能檢測,具體檢測項目依據該建筑節能系統供應商的施工規程或相關國家標準進行,檢測項目一般為保溫層構造、錨栓抗拉承載力及保溫層拉拔強度。但由于工程中施工方使用的腳手架等設備均采用日租形式,施工方出于成本考慮,會在養護周期未到的情況下提前拆除外立面腳手架等設備,減少自身的生產成本。由于天氣因素及工程養護時間等客觀因素存在,待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現場檢測時,已無法對高層建筑外立面進行現場檢測,最終僅部分建筑底層、陽臺及女兒墻等部位可供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部分企業也故意加強該部位的節能施工質量,導致最終現場檢測結果不能真實反映該工程質量。
2.4工程設計者并未參與工程施工監管
與國外建筑設計師也會參與工程建設的情況不同,目前上海市建筑工程領域中建筑設計師對材料的進場復驗及實際施工質量的確認均交由監理單位進行操作。而設計師與監理單位的理念不同,設計師根據自身設計需求對所選用的材料提出特定要求,而監理單位根據現行國家及地方標準或材料供應商的企業標準來進行驗收。當設計要求高于國家或地方標準時,就會發生所選材料雖符合國家標準,卻并不滿足該建筑的設計需要,而監理單位卻根據國家或地方標準確認驗收合格并實際使用,嚴重影響最終的實際節能系統效果。
2.5缺少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質量監督管理
現階段政府、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等監管主體的監管工作主要集中在項目的實施階段,錯誤認為在實施階段做好工程實體的質量監管和控制就能實現項目質量目標,缺少全壽命周期的質量監管[1]。現有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從供應商的市場準入至整個完整的建筑工程竣工驗收都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但在工程驗收并交付業主使用后,僅有業主對該建筑進行使用維護,業主委托物業公司接管運營,并對其建筑物進行后期的質量監督[2]。由于物業公司專業知識有限,只能待出現嚴重工程質量問題后方尋找施工方進行協商解決方案,但由于該建筑已交付使用,對于工程質量的責任確定常存在分歧,無法確定為該工程實際問題抑或為業主使用不當造成,導致雙方責任不清,互相推諉。而現有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對該情況也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若分歧較大或物損嚴重,業主與材料供應商僅能通過法律渠道確認最終修繕及賠償事宜,將耗費大量資源及時間。
3對上海市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建議
現有上海市建筑工程中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確認了政府的監督和管理職責,同時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理單位及上海市建筑檢測行業協會對建筑保溫系統進行監督管理,基本覆蓋了整個建筑建設過程的質量監督,保證了工程質量,但是由于建筑保溫系統材料的特殊性,導致在現有質量監督管理模式下仍出現了部分工程雖通過質量竣工驗收,但仍存在工程質量問題。結合對現有上海市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1)建議加強政府監督作用。我國建筑節能的市場機制還未建立,建筑節能市場發育緩慢,同時國內外的實踐也已證明,建筑節能領域是一個市場機制部分失靈的領域,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制約[3]。現有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看似由多家第三方機構及政府部門參與監督管理,實質對于監理單位的依賴性極高,第三方檢測機構及上海市檢測行業協會均依據監理單位提供的工程及樣品信息進行檢測管理活動,若監理單位提供錯誤信息將導致最終監督管理的結果偏離,故加強政府監督作用,可增加對建筑工程的監督管理。(2)制定政策鼓勵設計者參與到工程建設施工。設計者對工程質量提出了質量要求,對設計具有解釋權,故應當鼓勵設計者積極擺脫傳統的僅接受業主委托并提供設計方案的模式,鼓勵設計者參與到工程建設施工中,對原材料的選擇等提出監督管理要求,可以更有效地傳達設計本意和要求,保證最終建筑保溫系統工程質量。同時設計者為了維護自身名譽和行業影響力,也將會努力提高自身設計建筑的最終工程質量,獲得行業認可。(3)擴展現有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至建筑全壽命周期,確定建設方及材料供應商的義務及工程保質期。由政府對已竣工驗收企業進行責任約束,確保已交付建筑的質量監督管理措施,使監督機構或第三方機構不僅參與設建工程的質量監督,同時也能夠為竣工建筑提供技術支持,保證建筑物全壽命周期內的工程質量。
4結語
本文僅針對上海市建筑保溫系統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及現有工程施工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旨在保證上海市建筑保溫系統施工質量,為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提供建議,努力推進上海建筑業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的同時,保證節能減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佳鑫,謝吉勇.基于全壽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模式研究[J].建筑與預算.2015(11):5-11.
[2]韓國波.基于全壽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模式及方法研究[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3.
[3]王清勤.國際建筑節能經驗對我國建筑節能發展的啟發[J].節能.2006(01):8-10.
作者:蘇俊 單位: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