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堤防施工測量技術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堤防工程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是采用測量儀器,通過一定的技術方法把設計圖紙的位置、數據、幾何形狀真實的放樣到實地。因此,在土堤施工中施工測量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環節。不同的施工階段,不同的工序,工程開工之前及其施工過程中都要進行階段性施工測量或跟蹤測量,因而它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也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
一、施工測量的工作內容
(1)根據工程設計圖和有關測繪資料及控制點,布設施工控制網。
(2)針對施工各階段的不同要求,進行建筑物輪廓點的放樣工作。
(3)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測繪資料,作為細部放樣的依據。
(4)進行縱橫斷測量及工程量計算,核對設計工程量,各高程點是否準確。
(5)單項工程完工時,根據設計要求,對建筑物隱蔽部位的幾何形體進行竣工和驗收測量。
二、高程控制測量
1.高程控制點的布設:根據施工圖紙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平面控制網的布設,高程控制點應選在通視良好,地基穩定且能長期保存的地方埋設標志。標志周圍要有明顯的保護裝置,以防止車輛碰撞,經常校核防止出現差錯,并將所設控制點統一編號,算出樁頂高程,還要落在施工圖上,以便隨時查對使用。為了便于土堤施工放樣,在施工范圍以永久性水準點為依據,設立一些臨時水準點,一般在平坦地段每150m加密一點,對于不通視地段,應看施工情況適當增加臨時水準點,并與已知水準點連測,形成符合或閉合水準路線。
2.堤軸線樁高程復測:施工單位對設計圖紙提供的大堤中心樁高程進行復測,看是否與實際相符,高程點能否閉合,同時還應對相鄰標段中心樁及高程點進行聯測,達到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下步放樣。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反饋給設計單位,以便于下步施工。
3.原地表復測及土方校核:原地表復測一般是每50m一個橫斷面,地形起狀變化不大的地段要加密。復測完畢后,繪制縱、橫斷面圖,并核算實際土方與設計是否相符,如不符應及時反饋給設計部門,經設計部門認可,再填寫工程施工設計變更表,方可破土施工。
三、施工放樣測量
1.放樣的準備
(1)放樣工作開始前,應詳細查閱工程設計圖紙,收集施工區(段)平面與高程控制成果,了解設計要求與現場施工需要,根據精度指標選擇放樣方法。
(2)對設計圖紙中有關數據和幾何尺寸應認真檢核,確認無誤后,方可作為放樣依據。
(3)施工放樣必須用正式設計圖紙和文件,不得憑口頭通知或未經批準的草圖。
(4)現場放樣所測得的數據應記錄在規定的放樣手冊中。
2.施工放樣
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圖紙將堤身輪廓線、轉角點等,準確地落在實地上,并用醒目的標志加以標定。施工中隨著堤身填筑作業面的升高,及時測控放樣,以免出現偏差。
(1)占地線及清基開挖線的放樣:根據施工幾何尺寸,把清基線和占地線在實地上放設出來,以便破土清基開挖,如遇地勢不平坦時,可先填平壓實,并用白灰撒線作為施工依據,然后再進行下步工序。
(2)堤軸線放樣:在清基開挖后,經檢驗合格,進行堤軸線放樣,可用交會法和方向線法確定堤軸線位置。交會法是在堤腳線以外已確定的控制點用經緯儀測出已知角,兩線交點即是堤中心點。如圖1。
方向線法就是在實地上已布設一系列平行和垂直于堤軸線的方向線,這種方法簡單方便,放樣速度快。但往往受到地形限制,或因堤身增高擋住方向線的視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具體條件把交會法和方向線法結合起來使用。
(3)堤腳線的放樣:為了在實地上標出填土的范圍,還應標出堤身與地面的交線即堤腳線。自該線開始向內填筑填身。堤腳線的放樣常用的方法是平行線法,即根據設計填高和邊坡比計算出堤腳點,通過該點平行堤軸線的方向線,就是堤腳線。用木樁每50m釘一個,作為堤基放樣的依據。
四、堤身填筑和邊坡整修測量
當堤腳線放出后,即可在堤腳線范圍內填土筑堤,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規范”要求每層填土厚30cm,經過碾壓達到設計要求的干密度。為了使堤坡符合設計要求,應進行邊坡放樣控制,亦即是每當大堤填筑升高30cm左右,就要用上料樁將邊坡的位置標定出來,為使堤面邊沿處得到良好的壓實,根據不同的土料,規定要加寬30-50cm,所以上料樁應標在堤身加寬后的邊坡線上。標定上料樁方法有多種,常用坡度尺法,即用木條按照設計坡比做成(如坡比為1:3,則坡度尺高為1m,寬為3m.)在坡度尺較長的一個直角邊裝上一個水準器,測量坡度時將皮尺一端系在坡腳樁上,另一端豎立竹桿以牽引直,然后將坡度尺的斜邊貼在皮尺上,當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則表示皮尺的坡度與設計堤坡一致。每隔50m或l00m定出一個橫斷面,便于施工,不走樣。如圖2。
當堤身填筑達到設計高程后,須按照設計斷面.進行修坡。先根據堤坡的比例算出邊坡的傾斜角α。如:對于1:3的邊坡得tga=1/3,查正切函數表得出a值,然后在坡頂(堤肩)安裝經緯儀,使經緯儀的視線向下傾斜a角。固定望遠鏡,此時視線平行于設計坡度線,沿斜邊豎立標尺,在經緯儀中讀取中絲讀數L,則儀器高i減去中絲讀數L等于立尺點應削坡的厚度。如圖3。
依此法沿斜坡觀測3—4個點作為削坡的依據。
五、工程計量測量
1.挖、填方類的工程測量控制斷面應根據工程性質及地形特點,選擇設計圖紙有明確標識的點、線、面作為基本控制,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增加(加密)控制斷面,并按測量工程師和現場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確定方案。
2.各種工程量的測量報告必須包括原始狀態圖和施工后的狀態圖。施工前后的測量必須是相同的控制網站和相同的控制斷面。
3.上報的測量結果必須包括必要的、明確的計算式和結果。要圖、式對應。
4.各種計量測量的結果必須與“工程量核算與支付申請”同時上報監理站,監理站將在認真核實后才能予以簽批。六、驗收測量
1.隱蔽部位形體測量:在堤防施工中,對堤基清理,開挖,填塘及堤身與建筑物結合部施工,均須經過認真測量,并將測出的數據記錄在手薄中,繪出縱、橫斷面圖,填寫報驗單。報施工監理檢驗認可。
2.工程驗收測量:根據“堤防工程施工規范”和“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的要求,工程竣工后必須經過驗收組或驗收委員會,對該工程全面驗收合格后移交工程管理單位。為此,在驗收前須通過測量縱、橫斷面,繪制竣工圖。一般要求有:
(1)百米樁設置:在堤軸線上每l00m設一整樁號,每200m設一個橫斷面,即由堤中心點引出垂直于堤軸線的內外堤肩點和坡腳點及馬道寬度,便于橫斷面測量和縱斷測量。(2)埋設里程樁:在竣工測量之后,即要組織人員和車輛,依據百米樁每1Km埋設一個混凝土里程樁,統一編號,便于工程管理。
總之,施工測量是堤防工程管理的龍頭,搞好了可節約大量的人、財、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經濟效益,利于內業資料整理及管理,為實現安全、高效、文明施工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