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橋梁工程施工的探究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1要重視橋梁墩、臺施工過程的施工技術管理橋梁墩、臺的工程施工技術的施工工作周期較長,在這漫長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整個階段的施工技術進行全面的管理,因為整個施工過程的施工技術每個細節都會成為影響橋梁墩、臺的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第一,需要對橋梁墩、臺的工程施工技術的設計圖紙進行嚴格的管理,因為該圖紙是施工的核心所在。只有對該工程施工技術的設計圖紙進行有效地管理,才能使整個工程得到穩定地運轉;第二,施工單位需要對橋梁墩、臺的工程施工技術的工程的施工人員進行科學地管理,其實做好有效地管理施工人員是很困難的,因為技術是固定的,但是施工人員是變化的,需要切實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只有從根本上讓施工人員意識到工程質量的重要性,才能端正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進一步保證橋梁墩、臺的工程質量。除此,還需要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工藝操作,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在細節上保證合格的施工操作。總之,需要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投入更大的精力,只有做好對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的施工人員以及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才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
1.2加強對橋梁墩、臺的工程施工技術的施工工藝的管理剛才上文已經提到施工技術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忽視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藝,施工工藝在施工工程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如果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沒有科學的施工工藝,那么該工程將無法開展,如果可以進行的話,但是會影響到施工的質量。因此,需要對橋梁墩、臺的施工工藝進行有效、妥善地管理,該工程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程,這也決定了施工工藝的復雜性。所以,需要在熟悉以往的施工工藝后,并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研發出更為高效的施工工藝,只有對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藝做出全面的管理,橋梁墩、臺的施工工程才能夠正常地運行下去。同時,施工單位對橋梁墩、臺的施工工藝做出詳盡、全面的計劃,這樣橋梁墩、臺工程的施工質量才能毫無閃失。
2、分析橋梁墩、臺的工程相關的施工技術要點
我國在橋梁墩、臺的工程施工上,有著大量的施工經驗,這項工程擁有這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復雜等特點,我國在修建高速公路橋梁墩臺工程中,主要使用翻模施工法、滑模施工法等兩種施工方法,這兩種施工方法對施工技術有著極高的要求,下面就簡單介紹下這兩種施工技術要點。
2.1小議翻模施工法相關內容墩臺翻模施工技術是指依靠塔吊技術將大塊的鋼模提起從而進行的施工技術。現在簡單分析墩臺翻模施工技術要點,首先需要使用鋼模板固定好平臺,這牙膏就可以使用塔吊技術來調整平臺的高度,在該平臺的上下兩層,施工人員就可以熟練地對模板進行安裝、測量等操作,對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時,需要一次性完成作業,然后完成前節模板的拆卸,這種施工方法可以使工程持續不斷地進行。其實這種翻模施工法將模板和工作平臺分成兩個單獨的體系,這樣可以滿足施工持續性的要求,這種施工技術減少了施工工作的復雜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質量,提高墩臺的施工安全性。翻模施工法可以避免墩身出現裂縫的現象,這種施工方法更為先進、可靠,適用范圍還相當廣泛,可以應用在高速公路、鐵路等。
2.2淺析橋梁墩臺液壓滑模施工技術液壓滑模施工技術主要利用爬升時千斤頂對施工工作平臺和模板進行施工,并且提升平臺的高度,尤其是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時,需要將工作平臺緩慢跟隨上升或下降,簡單介紹下施工步驟,第一,施工前對滑模的設計,第二,將平臺和模板合理地組裝在一起,第三,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平臺需要跟隨定時地移動,第四,對混凝土良好地養護。這樣可以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材料較少,機械化程度高,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這種施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點,因為這種施工技術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有極高的要求,所以應用該種施工技術時,需要選用經過專業培訓的施工人員,才能更好地發揮橋梁墩臺液壓滑模施工技術的優勢。
3、結語
綜上所述,橋梁墩、臺的工程的施工工藝較為復雜,施工技術要求極高,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做足大量的準備工作,隨著工程的機械化程度逐漸變大,橋梁墩、臺工程的施工技術需要與時俱進,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作者:張小杰單位:煙臺市公路工程處
第二篇
1墩柱施工技術注意要點
1.1測量放線先清理承臺混凝土面的雜物,測放出墩柱中心線及邊線,并將墩柱中心點標在承臺上,測量中心點處的標高,并一一記錄。
1.2鋼筋加工及安放墩柱的鋼筋籠都比較大,在現場加工很不方便,且費時費力,一般情況下在臨設的鋼筋加工區綁扎焊接完畢后,由履帶式吊車或汽車運送到目的地,再起吊擺放到位。安裝時,將墩柱的縱向鋼筋與承臺的預埋筋焊接,鋼筋上端固定在臨時之間上,去報鋼筋能夠豎立起來。安裝完成后,測量鋼筋籠的垂直度,如有偏差,應立即糾正。
1.3安裝橋墩模板橋墩施工模板宜采用整體性好,剛度大的鋼模板,《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和驗算,保證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模板安裝前應在其表面涂一層脫模劑,然后根據放出的墩柱中心線及墩底標高,安裝模板至設計墩高。安裝工程中,應不斷測量糾正模板的垂直度,保證垂直度達到設計要求。墩柱模板四周應設強度足夠的支撐,保證其在風荷載下不出現移位,傾斜,傾覆。
1.4混凝土及養護混凝土采用特定的的混凝土,墩身混凝土采用臂架式泵車輸送。澆筑混凝土前,先灑適量水,濕潤承臺頂混凝土面。澆灌混凝土過程中,專人檢查和測量支架與模板的情況,如有變形、移位或沉陷等現象立即停止澆灌,并及時采取措施處理。混凝土終凝后,應經常灑水養護,混凝土齡期達到15天后(平均氣溫大于10℃)方可落架。
2橋面施工
2.1梁端平整修整梁端30cm內使之平整,用聚乙烯泡沫塞緊梁端空隙。30cm處應噴刷二遍瀝青后鋪塑料薄膜一層并密貼梁端。
2.2測量放樣現澆層施工前,根據設計標高在梁面找一標高點,作為橋面現澆砼控制標高用,然后核對施工圖紙對砼進行合理分塊。
2.3鋼筋加工綁扎現澆層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加工后,由起梁用的高低架吊上梁面綁扎。鋼筋綁扎要求符合規范,間距分明,用扎絲綁扎牢固,鋼筋網底下用砂漿墊塊墊起,使鋼筋網處于準確位置。
2.4模板安裝施工時先按橋面砼分塊放線,然后將鋼梁鋪于鋼筋網面上,復測標高確定鋼梁的鋪設高度。用鋼筋將鋼梁與梁面鋼筋焊接固定,再將鋼梁接縫點焊,保證板塊線條順直,模板下隙縫用砂漿封嚴。安裝模板完成后,用水平儀復測鋼梁面標高,不符之處作適當調整,保證模板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同時檢查脫模劑是否涂勻,鋼筋下沉時,要重新墊起。
2.5砼攤鋪與振搗混凝土要鋪設均勻,鋪設的高度略高于設計的橋面標高,采用振動梁整平。
2.6砼養護在砼養護期內應用麻袋等透氣保水的東西覆蓋,并灑水養護,以防風吹日曬,減少水分蒸發。
3結構防水、橋面排水工程施工
3.1結構防水施工時橋面應清理干凈,須去掉油污、油脂之類,然后在表面噴足夠的水,等30min后用低壓噴射器裝防水劑噴射表面2次,3h后或將近干前用水潤濕表面。
3.2橋面排水工程排水管施工采用掛籃和腳手架配合施工。排水管端應伸入梁下,平面應與主梁、墩臺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排水沖擊梁肋,沖刷墩臺。排水管安裝時,應注意入水端與周邊防水層的密合,邊緣要夾緊在管頂與排水漏斗之間,未交付使用前將上管口用編織布封蓋。
4結論
橋梁施工是一個很復雜的工程,包括很多重要環節,本文就橋梁施工中幾個最基本且最主要的環節的注意要點作了些分析介紹,但還有許許多多細微的環節,它們同樣對橋梁的施工起到至關作用。在今后的橋梁施工中,我們應該施工技術不斷總結,不斷改進創新,在滿足橋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達到工期短,成本小這一目標。
作者:王鋒李懷濤單位:中石化中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
1P2、P3主梁、拱腿結合處(三角區)現澆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的主梁和拱腿連接處(拱腿三角區)為預應力結構,是整個工程最重要的部位。根據設計要求,為確保拱腿與主梁的整體質量,要求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完成,不留施工縫。本部分施工難點在于主梁和主拱腿分為上下二層,空間狹小,鋼筋和波紋管布置密,立模、支撐和混凝土澆筑施工難度較大。拱腿立面如圖2所示。
1.1支架與模板本部分結構采用上下二層滿堂支架支撐。其中拱腿部位的支架搭設在下層地基硬化處理層上,滿堂式鋼管支架支撐;拱腿上部的主梁支撐則搭設在已完成的拱座蓋梁上和拱腿之間的加密臨時支架上,這樣就形成上下二層支撐。立桿頂端安裝可調托,根據受力穩定計算,在頂托凹槽內擱置間距為20cm的5cm×10cm方木或I14a工字鋼(拱腿三角區)作橫撐,其上再安置底模。主梁和拱腿的底模、側模、內側模、端模均采用壁厚為1.5cm竹膠模板。該部分要求一次性整體澆筑,因此主梁和拱腿的模板一次安裝完成。為方便澆筑和振搗,在上層主梁底模上和下層拱腿的頂模上設計了一排50cm×50cm的臨時澆筑作業孔(天窗)和直徑10cm的臨時振搗孔,這樣既方便施工也保證了混凝土的質量。
1.2預應力波紋管安裝預應力波紋管道安裝主要是控制定位,并保證管道線形流暢。因此我們采用沿長度方向每50cm設一”U”字形12定位鋼筋,并點焊在主筋上,確保管道在澆筑混凝土時不上浮、不移位。波紋管的連接使用大一號的波紋管套接后再用防水膠布包纏,以防漏漿,為防止波紋管在澆筑時被壓扁,在波紋管中預插入一根厚壁空心PVC管,在混凝土澆筑完成時立即抽出,保證了所有的波紋管管道暢通。
1.3混凝土澆筑為使P2、P3拱、梁結合處(拱腿三角區)不出現施工縫、保證拱腿與板梁剛性連接的質量,根據設計要求一次澆筑混凝土。下層拱腿的混凝土則通過橋面底模上的50cm×50cm天窗向下輸送;拱腿澆筑時因是弧形斜面作業面,所以特別注意拱腿頂模的反壓力問題,通過直徑10cm的臨時振搗孔振搗;待拱腿澆筑完成時立即進行“天窗”封堵,主梁的混凝土澆筑則采用分層分幅澆筑法。根據氣溫條件和混凝土初凝時間要求計算,采用每幅寬度5m、每層厚度為30~40cm的分幅方法。澆筑時為保證下模板支架受力均勻,則從中軸線向兩邊呈45°角推進。
2鋼絞線張拉施工
本工程鋼絞線均采用15.2高強低松弛鋼絞線,其中每片拱腿里布三孔,每孔布15索,為單端張拉,張拉力為2930kN;板梁里上層布36孔,下層布32孔,每孔布12索,為雙端張拉,張拉力為2340kN。
2.1張拉工序鋼鉸線下料→穿束→上錨具→預拉→張拉→伸長量與張拉控制應力復核合格→錨固→壓漿→封錨頭。
2.2張拉施工按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90%時進行張拉。張拉使用的千斤頂和油壓表經檢測部門標定后方可使用。張拉程序采用:0→初始應力(0.1δcon)→1.0δcon(持荷載2分鐘)→錨固,為減少孔道摩阻等預應力損失,采用雙控張拉工藝。預應力張拉采用應力控制,伸長值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差值控制在±6%以內。在同一截面多束預應力筋張拉嚴格按“先下后上、先長后短、先中間后兩邊”對稱張拉。張拉由專業張拉隊實施,以保證張拉質量。預應力鋼束張拉完成后,立即進行壓漿,孔道壓漿采用水泥砂漿標號為M50,用活塞壓漿泵進行,由低處向高處送漿。
3關健部位的質量控制
3.1鉆孔灌注樁本工程地質較差,主墩樁基全部在粉砂層中,56m樁長其中45m樁長在砂層里,含砂率達到90%,若要降到小于2%,鉆孔難度較大,為確保樁基質量,我們購買優質黏土配制泥漿,同時用陶土粉和化學漿糊在現場進行配比試驗,得到最佳配比制漿進行護壁,每鉆一根樁都要進行二次換漿、清池;在下鋼筋籠時,為盡可能縮短焊接時間,防止塌孔,按常規鋼筋長度9m/節用鉆機起吊下籠即可,但本工程我們采用二節一組18m,先在現場焊接成型,再用20T汽車吊及浮吊吊裝入孔就位,由6節5個焊接接頭減少到3節2個焊接接頭,直接縮短了起吊和接頭焊接時間,從而確保樁基施工質量。
3.2P2、P3主梁、拱腿結合處(三角區)由于主拱腿及橋面板梁采用預應力結構,且要求是一次性澆筑完成,施工難度加大,尤其下層拱腿施工難度更大,但為確保拱腿與橋面連接部位混凝土的剛性連接質量,我們果斷采取一次性連續澆筑方式,不留施工縫。為保證振搗密實不漏振,在搭設支架支撐時,在拱腿處預留了工人作業空間,以便工人鉆進支架內操作,當拱腿澆筑完成時馬上將作業空間部分的支撐補上,以確保上部施工時的支撐強度。振搗則是在拱腿上臨時開設了間距為80cm的臨時振搗孔,尤其在拱梁結合處的部位,鋼筋和波紋管密布且在上面看不到內部,很有可能振壞波紋管或者漏振,為保證質量,我們選派了四個身材瘦小的工人鉆進鋼筋籠內部進行作業,工人幾乎是趴在里面非常細心地慢慢振搗,每過半小時就換一班人輪流進去,盡管如此困難,我們也從未放棄,從而確保了工程質量。
3.3鋼絞線張拉本工程拱腿部位和橋面主梁都需進行預應力的張拉,拱腿有一定的拱度,也是全橋的受力中心,如果拉力不足會使全橋支承受影響,如拉力過度則會直接導致拱腿開裂,技術要求相當高。為保證預應力張拉質量,我們采用兩套設備兩邊同時對稱張拉,先拉中間一束然后同時張拉兩邊的兩束,嚴格控制速度,每片拱腿都標志了兩個位移觀察點,密切注意拱腿的變化,張拉采用應力控制為主和延伸率為輔的雙重控制標準,確保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整個張拉非常成功,得到了設計單位的高度評價。
4結語
工程的質量管理主要包括抓住項目的主要部位和重點部位進行質量控制。本項目通過對灌注樁、拱梁結合處和鋼絞線張拉三個重點、難點部位的質量控制和技術控制,實現質量管理目標,在整個項目的工程施工質量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作者:朱太旺單位:昆山市水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