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施工技術和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公路工程建設關系到社會生產和群眾生活,質量與效率是施工人員追求的重點方向。結合施工實踐,分析道路施工中的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為道路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0引言
公路是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為工農業生產和商業流通輸送原料與貨物,隨著車輛保有量的提高,公路也是群眾解決出行問題的重要渠道,公路的便利性與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道路施工中如何保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是每一位施工人員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受氣候、成本、設計、機械條件、使用損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公路施工技術需要持續的積累與更新,在面對影響施工的各種因素時,要根據影響權重作出適當的判斷。在具體施工時,要關注每個環節的進展情況,防止和及時解決突發問題,提升應急能力是施工人員的必備素質。在公路的后期保養中,要充分考慮車流量、地質和降雨情況,制定并嚴格執行保養措施,延長公路壽命,保障群眾的出行便利與安全。本文結合公路施工的前期準備和實施開展,對公路施工和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
1瀝青路面的特點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有機物及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混合物,以具有高度黏性的液體或半固體形式存在,具有耐腐蝕和防水的特性,廣泛應用于公路施工。瀝青路面能減少輪胎與地面的磨損,提升汽車抓地力,產生噪音也比較小,由于其半液體的特性,在修復時不需要重新翻整整條路面,僅需要對損壞路面進行修補,大大降低了養護成本。其缺點是夏季高溫吸熱容易出現少量的溶解現象,冬季則會由于低溫出現凝固,導致路面高低不平,影響駕駛安全。此外,瀝青鋪路成本較高,需要使用多種大型機械。
2公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施工材料質量問題
瀝青是路面施工的主要原料,特性是溫度敏感性較強,彈性較差。受自身物理性質影響,溫度變化會引起瀝青的顯著變化,如果其自身延展性不符合要求,可能導致嚴重不可逆的質量問題。在道路施工時要嚴格把控瀝青原料的來源,考慮延展性、滲透性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有必要時要對原料進行預實驗。
2.2物料堆放問題
施工現場物料較多,管理不規范會導致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隱患大大提升。堆放物料的場地未經硬化,遇到雨天,各種物料會相互混雜、腐蝕,難以保證施工質量,也提高了施工成本。同時,不規范的堆放措施會導致工程器械進場困難。因此要從科學性、便利性出發,提前規劃好堆放場地。
2.3結構設計問題
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如果設計不合理,容易出現地基下沉,導致橋頭跳車。原因在于沒有在施工前充分考慮區域的軟土性質和機械性能,不經實踐調研套用理論參數;再加之氣候影響,長時間降雨或短時降雨量較大時會進一步降低路基強度,導致路面壽命進一度縮短。
2.4工作效率問題
對城市主干道或者車流量較大的公路進行施工時,經常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工期延后,例如工程機械協調不及時、設計方案存在邊修邊改情況等。工期延長會嚴重影響市民的出行,降低施工方的公信力和市民的滿意度。
2.5路面出現脫皮、坑槽
出現脫皮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厚度不夠,與混合料不相適應,碾壓時難以壓實;也可能是由于路面與下層存在灰塵、草木、雜物等,清理不夠干凈,導致路面脫皮。如果對舊路面修復時出現脫皮問題,也可能是因為新使用的瀝青原料與原路面接合度不夠。路面坑槽深度約為2cm以上,主要原因是路面下層沒有清理干凈,而車輛行駛會加劇路面下沉,導致出現坑槽,嚴重影響駕駛安全。
2.6返泥漿
在公路實際使用中可以發現,許多道路在雨后會出現返泥漿現象。這是由于路面質量不穩定,同時缺少內部排水系統。路面被碾壓后,基質材料混合雨水變成泥漿,隨水流流出。因此道路施工要建立排水系統。
3公路施工的技術要點
3.1前期準備
3.1.1調查施工現場
我國地域遼闊,地質情況復雜,擁有多個氣候帶,在施工前要對施工區域環境進行全面調查,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地區的施工經驗。要充分掌握土壤密度、土質疏松情況、地下水水位、濕度、年降雨量等相關數據,了解是否存在氣象和地質災害等潛在風險。溫度也是要考慮在內的重要因素,根據當地的最高、最低溫度以及受日曬的地面溫度,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器械。
3.1.2確認材料質量
所有施工材料要從正規單位采購,詳細記錄生產時間、進貨時間、生產公司、購買人、購買量等信息。要對采購過程進行嚴格監督,嚴防以次充好,保證產品來源可追溯。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查的工作要貫穿于施工前和整個施工過程,例如,對瀝青按照一定配比進行預處理,在小面積區域進行試拌試鋪,既可考察預定方案的可靠性,也檢驗了瀝青原料的質量。每一批材料入場可通過觀察或者測試材料特性,進行一定的判斷和檢驗,確保材料無質量問題。
3.1.3制定施工方案
由專業公司提供施工方案,考察施工環境,確定路長、路寬、路牙、路面面積等主要的工程指標,設計路基圖紙,選擇合適的路基開挖技術。方案要包含從原地面修整到施工完成的全部環節,建立排水系統,施工步驟要符合實際。
3.2進行施工
3.2.1路面攤鋪
在瀝青路面施工中,攤鋪工作決定路面的平整度和厚度。不能直接進行施工,要在試驗路段確定松鋪系數,進而確定厚度。進行攤鋪時,要調整熨平板角度,提前30~60min進行預熱,在90℃以上時可以進行攤鋪,攤鋪速度不宜過快,要以連續性和穩定性為重點,每分鐘行進2~3m。
3.2.2路面碾壓
路面攤鋪完成后,施工人員使用二輪壓路機進行碾壓,要對行進路線進行引導,避免反復和遺漏碾壓,速度保持在2~4km/h。目前多使用攤鋪機和碾壓機前后依次開展工作,要保持速度相近,協調好施工人員,高效完成路面碾壓。
3.2.3接縫處理
路面施工時會遇到橫向或縱向的施工縫,影響路面質量,要做好對接縫的處理工作。對于縱向接縫,可以在已攤鋪的瀝青原料中留15cm的寬度,對其先不壓實,形成10cm左右的攤鋪路面出現重疊的情況,接著使用高溫加熱的方法進行多次碾壓,最終消除接縫。橫向接縫相對比較難處理,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要采用垂直平接縫,首先吸附接縫處的粉塵,再攤鋪適當量的瀝青,然后以50℃~100℃的溫度橫向碾壓。
3.2.4混合料配制
瀝青混合料應按照道路施工的具體要求進行選擇,常見的有AH-90和AH-70。在混合瀝青時,要精準把握各個環節的時間,溫度控制在160℃~180℃,保持瀝青混合料的質量穩定,開展馬歇爾試驗和抽提試驗,根據實驗結果確定混合配比。完成配備以后,要進行檢驗,調查軟化點等數據,均為合格時才能用于施工。
4質量控制措施
4.1修建高效排水設施
瀝青路面中間存在中央分隔帶,地下埋設各種管道,會給雨水滲入留下通道,水滲入路基后會流向凹處最低點并集聚,如果有橋梁等其他建筑設施,則會加大對路基的危害,使其強度降低、路基下沉。此外,路面積水不僅會嚴重影響路面使用年限,也會在路面形成水膜,減少汽車抓地力,影響交通安全。因此要建立完備的排水設施,排水設施一般由急流槽、窨井、碎石盲溝、橫向排水管等組成,根據路面和構造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排水系統。
4.2提升邊坡工程質量
在施工中應提高對邊坡的重視程度,邊坡不穩定、不堅固容易出現滑坡,導致出現路基下沉、路面顛簸、產生裂縫等情況。可在邊坡附近種植植被,提升水土保持力,減少雨水沖刷的負面影響。也可通過石砌等措施固定路基,要開展路面巡查工作,及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邊坡進行修復和固定,在氣象和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尤其要注意此項工作。
4.3重視路面碾壓質量
瀝青路面對土壤含水量有較高要求,實施碾壓的最佳含水量應控制在2%左右。如果施工路段流經的地下水較多,會對施工質量形成負面影響。要選用不易風化、性質穩定的砂石材料,施工時造好20cm左右的穩定層。
4.4提高機械設備工作效率
按照不同階段,公路施工中要使用較多的機械設備,合理規劃機械設備的使用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應注意提前檢查機械性能,對運輸、攪拌、碾壓和攤鋪設備的性能仔細檢查,確保設備能以最佳狀態進行施工。
4.5執行公路養護方案
公路修建完畢后,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需要制定養護方案。施工方在結束后應建立完備的公路質量情況數據庫,對施工中所涉及的所有公路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并移交給道路所有方,用于建立養護方案。道路所有方應根據公路數據信息、車流量、氣象條件等因素建立養路計劃并開展實施.北方地區適宜在3月或11月對裂縫進行修復,此時裂縫最大,修復效果更佳。
5結語
公路施工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施工單位應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能夠結合施工現場的特點制定合適的施工方案,充分考慮施工中人、物、財的有效配置,保證路面質量;同時,要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樹立高度的責任心,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務。
作者:吳濤 單位:新鄉市豐運路橋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