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主要探討了推動基于海洋工程的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實際探討了未來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面臨的形勢,希望能對中國海洋工程行業走向國際化,實現長期穩定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船舶工業;海洋資源;高技術
1推動基于海洋工程裝備的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意義
我國在開展海洋經濟中所使用的各種機器設備都可以統稱為海洋工程裝備。這些機器設備主要進行開發以及保護海洋生態,同時這些機器設備也是我國大力開展海洋經濟的必要前提及基礎。在眾多的機器設備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技術船舶,這種高技術船舶價值極高,其設計制造的技術以及流程也十分復雜,它在我國開展海洋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我國今后船舶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我國在進行海洋裝備產業鏈的發展過程中高技術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備是主要的核心內容。
1.1發展海洋強國必由之路—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
我國國土面積為世界第三,同時海域遼闊,完全能夠稱之為海陸兼備的國家,提高海洋綜合管理能力以及海上工程開發建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國家安全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海洋工程的建設來說,與陸地發展有著許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海洋的開發必須要全程依靠專業機器設備來進行,我國在進行海洋工程建設過程中就大量使用了海洋工程技術、船舶制造技術,并對這些技術加以改進和升級。想要進行海洋工程建設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技術設備支持。隨著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綜合實力以及管理能力大幅度的提升,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許多西方國家開始對我國進行政治、技術以及機器設備上的封鎖,以此來抑制我國的發展速度。因此,我國如果想要建設成為海洋工程強國,就必須自我發展,不斷進行新技術的研發,從而建立一套完善的裝備控制體系,除此以外,還要熟悉掌握海洋管理知識。最近幾年,我國正在努力建設和發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南海的開發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目前急需開發海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資源開發的相關機器設備,同時這些建設也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有著更高的要求。
1.2發展海洋強國的必然要求—提高海工市場、海上作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方面的發展速度令世界為之嘆服,當前我國已然成為世界上船舶制造大國,在國際上有著較強的競爭能力。在以后發展的10到20年之間,我國船舶制造業是目前我國建設世界船舶制造強國的主要目標。這里所說的結構升級主要指的是產品結構升級以及技術結構升級。在我國進行船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高技術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置的發展升級起著絕對性的作用。我國可以通過對高技術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備的升級完善,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逐步成為世界船舶制造業以及海洋工程裝備的領軍國家,同時也能夠快速提升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綜合管理能力以及我國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裝置技術。
1.3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發展綠色海工、全面布局海工產業
近些年,我國經濟步入了新常態,我國也開始向著集約型經濟進行轉變。我國政府近幾年來開始對經濟進行了深度調整,同時向著新增長點的方向邁進。就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勢來說,我國一些制造業開始大力進行轉型以適應經濟新常態和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發展高端制造業。我國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行業就是船舶制造業,由于長期發展以及完善,我國船舶制造業在國際上有著一定的競爭力,也正是因此,在我國建設成為世界制造強國的過程中船舶制造業成為最主要的力量以及基礎。如果我國的高技術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備能夠快速發展、升級以及完善,一定會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未來我國海工產業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面臨的形勢
2.1根據市場需求,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成為需求熱點
縱觀世界船舶制造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具有極強的周期性,其具體表現在每間隔30年的時間船舶制造業就會有一次很大的波動,而且每間隔3到5年之間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小波動。自從國際船舶市場在2008進行了一次大幅度的調整以來,期間雖然也會有所波動,但是全世界的船舶制造業仍然處于產業調整的狀態。當前世界上有著將近17億載重噸的運力,但是這樣的過剩運力和結構性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沖突,就目前世界發展情況來看,想要將這些過剩的運力進行完全消耗仍然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通過我國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可以看出需求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高技術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置的需求量較大,而散貨船等一些常規的船型需求量較小。而且目前市場需求主體主要是集裝箱船、新型散貨船以及游船等。與此同時液化石油氣船以及液化天然氣船的需求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仍舊保持著需求旺盛的狀態。遠洋漁船、汽車運輸船以及豪華郵輪等的需求量將會有明顯的提升,而技術復雜船型將會成為更多的市場增量。
2.2根據市場環境,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就目前世界發展情況來看,未來日本、韓國以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船舶制造業的領軍國家,而且主要還是海洋工程裝備以及高技術船舶制造業這兩個領域。具體來說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將會進一步地進軍海事規則、設計以及配套等領域,尤其是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裝置的設計和關鍵零件等方面注入其主要精力,而對于船舶建造市場則慢慢的退出。通過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未來在海洋工程高技術裝備等領域的國際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2.3工業改革引發制造業分工格局的深度調整和變化
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已經步入了關鍵的創新鏈時期,開始了新產業革命以及新科技革命,而這二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將制造業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的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制造業的進一步轉型以及改革,我國在以后的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將智能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融入其中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我國想在今后的國際競爭中保持著領軍地位,就一定要將原有的制造模式轉變為集智能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于一身的發展模式。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提出將自身國家建造成為智能化船廠的目標,而且我國的船舶制造業也在不斷地向著產品智能化,信息集成化、數字化,管理精細化以及設計智能化的方向不斷努力。與此同時,國際上的相關組織就海洋工程的發展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這也對船舶的安全風險防范、環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個國家也在不斷加快船舶以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和制造。
3結語
目前我國基于海洋工程的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還處于發展階段,在技術、法規等方面都還不完備。促進海工高技術裝備和船舶的發展不僅是針對未來市場的需要,更是促進我國海洋環保事業發展,建設綠色海洋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蘇齊東.淺析航海技術的發展及面臨的挑戰[J].科技風,2017,(23):173.
[2]胡曉寶.探究航海技術的發展及面臨的挑戰[J].科學技術創新,2016,(23):90.
[3]劉正江,東日方,夏國忠.航海技術的未來發展與面臨的挑戰[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2,(01):92-97.
作者:王聰 單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