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考慮到《公路工程檢測技術》課程作為道橋專業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應突出就業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特別是實踐操作能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方面進行改革。
1.教學內容的改革(1)優化教學內容,擴大更新知識精簡優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充分領會教學大綱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際,對部分教學內容作相應調整:對路基、路面、橋涵的常規檢測項目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將不常涉及的內容如隧道工程的試驗檢測內容精簡為學生課后自學。另外在教學內容上與時俱進,近幾年,交通運輸行業的規范在不斷更新與改進,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更新知識,使學生能盡快了解和適應形勢發展。(2)壓縮課堂教學課時,增加實踐課時本課程原設置共32課時,幾乎全為理論課時,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于零。針對這一弊端,首先將總課時調整為56課時,并壓縮理論教學課時數為28課時,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操作課時為28課時,占總課時的50%,加大了實踐教學的力度。公路檢測技術是以試驗為基礎,實踐應用為目的的學科。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掌握儀器的使用、原理和方式,從而熟能生巧地應用于實踐。因此除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訓練外,還開放校內試驗室,讓學生課前課后均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操作訓練,并且任課老師以遠程或電話或現場形式指導試驗,以加強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聯系,除真正體現“厚基礎、強技能”的宗旨外,更詮釋了“教學做一體化”的內涵。
2.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1)增加教學方法與手段為增加課堂教學效果,除采用多媒體、視頻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外,還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增加教學手段。工程常用重點檢測項目如壓實度、混凝土、平整度等的教學由原來的純理論課堂教學改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教學,即先在教室封閉式理論教學,緊接著到校內試驗室或工地現場進行開放式實踐教學,最后再回到教室對檢測結果進行分組討論、分析;難點的試驗檢測項目如橋梁荷載試驗則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帶領學生到工程實際檢測現場,聘請行業專家或企業工程師先介紹檢測步驟和檢測注意事項,然后進行檢測演示,學生在旁邊觀摩學習,完全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理論教學除采用傳統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外,還通過板書、多媒體將檢測試驗原理與步驟傳授給學生,對重點檢測項目還輔助于視頻或錄像進行感性認識和指導性教學;實踐教學則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即一般由教師或師傅先進行示范演示教學,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4-6人為一組,動手能力強的一般為組長,讓組長先做一遍然后向本組組員介紹經驗,并指導組員分批輪流進行試驗操作,即由學生參與教學。(2)改進教學考核方式為對比改革后的效果,本課題組將道橋班的學生分成了兩大組,一組采用傳統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另一組采用改革后的教學內容及課堂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課堂總結一環套一環的教學方式;而考核方式則一組實行傳統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時成績30%+筆試70%,另一組采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考核方式,即平時成績20%+實踐操作40%+筆試4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中考勤占40%,作業占20%,試驗報告占40%,并且筆試以開卷考試方式進行,即課程成績按理論筆試成績與實驗課成績相結合評定,并且使作業與試驗報告統一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及數據處理能力。另外“考工”則納入專業技能等級考核的范疇,但凡通過試驗檢測員執業技能考試的,則本課程免考。通過兩組對比,檢驗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成敗。
二、教學改革的成果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經過課程教學改革,部分學生改掉了以往不濃的學習興趣,少數學生更是一改以往上課要么提不起神,要么玩手機的壞習慣,結合就業的針對及應用,很多學生在理論學習時能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有的還會提出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問題或建議。而開放式教學模式完全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做到了全員參與,精心操作。
2.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實踐教學環節,分組學習,組長介紹經驗,組員更易接受,而組長在介紹經驗的同時也是一次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使雙方共同進步。這種學生參與教學的方法,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大幅度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考核方式改革結果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成績明顯比傳統考核模式的要高得多,同時學生的技能水平呈直線上升趨勢。
3.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教學改革鍛煉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團隊合作的優良職業素養。
三、結語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根據社會需求,針對注冊入學下的高職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建立以技能為主考核評價體系,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還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較高的職業素養等幾方面的能力。但改革還存在一些不足,不如有極少數學生檢驗數據處理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夠,為真正培養出工程一線無需培訓即可上崗的應用型人才,體現高等教育的目標和價值,尚需進一步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
作者:倪秋萍 蔡曉勇 單位:江海學院 蘇州路達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