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智能照明系統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教學樓電力耗費量大,需進行節能改造,以降低用電成本。基于此,文章簡要介紹了本項目的改造概況,分析了高校教學樓建筑耗電的原因,闡述了智能照明系統在高校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中的應用原則,重點從能源監管,以及照明設計兩方面總結了節能改造的方法。文章通過對改造效益的分析,證實了智能照明系統以及各項節能改造方案應用的可行性。
關鍵詞:智能照明系統;高校教學樓;節能改造
1項目概況及高校教學樓建筑耗電特點
1.1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高校教學樓節能改造項目,待改造高校位于我國國內,為本科院校。為響應國家擴大招生量的號召,為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平臺,淮海工學院近年來逐漸擴大了招生規模,并于校園中增設了多個教學樓,使高校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程度的豐富。但因教學樓使用期間多媒體設備、照明設備、計算機設備的運行,均需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高校自擴招以來,用電費用明顯提升。考慮到辦學成本問題,淮海工學院決定在分析導致教學樓耗電量大的原因的基礎上,開展建筑節能改造工程。通過優化照明設備,以及應用智能照明系統的途徑,建設數字化能源監管平臺[1]。對高校的用電量,進行實時控制。最終達到降低能耗、降低高校辦學成本的目的。
1.2高校教學樓耗電原因
高校教學樓耗電量過大的原因,體現在以下方面:(1)設備問題。高校部分教學樓,照明燈具老舊。加之設備無節能效果,功耗較大。因此,用電費用較高。針對由上述原因所導致的耗電量大的問題,將原始燈具更換為LED燈具,可取得較好的效果。(2)缺乏智能化管理。缺乏智能化管理同樣是導致教學樓耗電量過高的主要原因。在無智能能源監控平臺的環境下,高校無法了解自身能源的消耗趨勢以及特征[2]。因此,高校往往難以制定針對性的方案進行節能改造??梢姡ㄔO智能照明系統以及數字化能源監管平臺較為重要。(3)具有陣發性特征。高校教學樓的耗電量隨校園課程設置模式的變化而有所變化。降低耗電量的重點在于對用電高峰時期的電量進行優化控制。
2智能照明系統在高校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中的應用原則
2.1先進性與示范性原則
高校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過程中,智能照明系統的應用應遵循先進性與示范性兩大原則。(1)先進性。節能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節能效果是否能夠滿足高校的需求。建筑節能改造過程中,應將以LED設備為代表的、先進的節能設備應用到智能照明系統中。借助先進的節能技術,使高校的能耗管理處于全國領先地位[3]。(2)示范性。本項目內容全面、規模較大,是教育部能效領跑者的重點項目,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對全國高校有推廣意義。為體現項目的示范性意義,項目所設計的智能照明系統同樣應具有可推廣性,確?;春9W院所應用的節能改造技術,可被推廣應用到其他高校。使我國的建筑節能改造水平能夠得到系統性的提升。
2.2實效性與創新性原則
高校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過程中,智能照明系統的應用,同樣應遵循實效性與創新性原則。(1)實效性:建筑節能改造項目所設計的智能照明系統,不僅應具有節能的優勢,同時還應具有可靠、安全、低成本的特征,使系統應用后,學生、學校以及企業能夠實現多贏。另外,智能照明系統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考慮未來系統的應用價值,使系統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為高校未來的節能創造更大的價值[4]。(2)創新性:本項目將節能改造類、投資收益類、設備投入類的組合模式應用到了節能改造過程中。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新技術。對宿舍管理、教務管理的模式進行了優化,創新性較強。
3智能照明系統在高校教學樓建筑節能改造中的應用方案
3.1數字化能源監管
3.1.1監管需求分析變電所運行過程中,微機遠動終端裝置RTU或電力網絡儀表,可對其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的處理。并將處理后所得到的數據傳輸至調度中心,供調度中心的值班人員查詢。與人工值守變電所相比,無人值守變電所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人工成本,且能夠提高電力數據監測效率[5]。本項目中,高校內的配電房,均建設于不同年份。且各配電房所處的區域,具有一定的分散性。需將其改造為無人值守變電所,利用數字化能源監管平臺,對其用電數據進行監管,提高變電所運行的安全性。
3.1.2變電所改造目標本項目的變電所改造目標如下:(1)建立數字化能源監管平臺,利用該平臺對高校分散在各個區域的變電所進行集中管理,從而使管理難度得以降低,提高各變電所用電數據的收集效率。(2)本項目中,高校變電所設備數量眾多,數據采集量較大。為提高數據采集效率、提高能耗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本項目考慮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對變電站數據進行整合。并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高校的能耗變化趨勢與特點進行分析,從而為高校能耗的降低提供數據支持[6]。
3.1.3平臺建設思路本項目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的建設,主要按照搭建、運行、管理、運維一體化的思路而進行。平臺所收集的信息,可經以太網或485進行傳輸。變電站與集控站之間,需采用光纖連接。而集控站與運維中心之間,則應采用無線VPN連接。
3.1.4自動化構架本系統由3層構架構成,分別為云平臺、集中控制與運維中心、自動化系統。(1)云平臺,該平臺部署在中心變電所,可實時收集中心變電站的能耗數據。利用統一的云平臺,有關人員可實現對學校內所有變電所的統一管理。且可以通過瀏覽器,快捷方便地監管學校內各變電所總覽信息以及相關報告情況。一旦高校建筑能耗量過大,有關人員可立即發現異常,并對其進行處理。(2)集中控制與運維中心,有關人員可借助集中控制與運維中心,對變電所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如無緊急情況,變電所將長期處于無人值守狀態。(3)自動化系統改造,有關人員應對電氣一次設備采集層、控制層進行自動化改造。改造完成后的系統,應具備繼電保護、視頻監控以及線路測控等多種功能。
3.1.5硬件與軟件設計本系統的硬件配置模式,以冗余模式為主。當某單點硬件發生故障后,冗余設備可立即替代該設備發揮功能,確保系統能夠正常運行。本系統硬件結構為雙網結構,服務器共3種。功能分別在于采集數據、分析數據以及處理數據。為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本項目決定設置硬件防火墻,預防系統入侵等風險。系統網絡數據的采集設備,以網絡交換機為主。交換機的運行速率處于100~1000M,運行模式為自適應模式。
3.2建筑照明節能改造設計
3.2.1照明現狀本項目中,高校教學樓的燈具較為落后,且光源故障率高,照明位置不合理。不僅照明效果差,且能耗量大。具體狀況如下:(1)教學樓的燈具光源,均為傳統白熾燈管。上述燈管的缺陷在于光效低,如燈管開啟數量較少,照明效果往往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如燈管開啟數量過多,照明舒適度一般較差,且能耗會顯著提高。(2)教學樓的傳統光源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更換維護的材料、人工費用高。如未及時更換設備,高校的照明成本將顯著提升。(3)淮海工學院體育館照明控制終端位置不合理,開關燈不方便,容易導致能源浪費。進一步調查發現,高校宿舍以及教學樓的公共區域,夜間照明管理同樣較為困難。
3.2.2優化設計針對高校教學樓目前的照明現狀,應采用以下措施:(1)更換燈具;(2)降低功率;(3)應用智能控制系統。
3.2.3系統設計技術本項目中,智能控制系統由計算機控制系統、CAN總線通信技術以及網絡為主要構成部分。CAN總線通信技術為本系統的核心技術。該技術為系統人機交互功能實現的支撐性技術,且具有操作便利的優勢。系統中配置有智能監控軟件,應用軟件即可控制能耗,使高校的電力費用得以降低。
3.2.4系統功能設計本系統具有遠程控制、定時開關燈、場景控制、狀態監測、預警等多種功能。以遠程控制功能為例:本系統在高校門衛室,設有監控終端。門衛室工作人員,可根據高校教學樓的使用情況,利用電腦終端,集中控制整個教學樓的照明。當教學樓無需用電時,工作人員僅需點擊關閉按鈕,既可切斷所有電源。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可根據教學樓的開放時間,設置燈具的開關時間,從而提高燈具開關的便利性,改善節能效果。
3.2.5系統結構設計本系統構件較為復雜,智能面板、控制模塊等均屬于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紤]到燈具啟動瞬間沖擊電流較大,一旦當時燈具所處的運行環境較為惡劣,故障的發生率往往較高。為解決上述問題,本項目決定選用抗擊燈性負載電流優良的繼電器模塊,對燈具的復負載電流進行優化控制。在此基礎上,利用軟啟動技術啟動電源,使建筑電力系統的開啟安全性以及電路的穩定性得以提升。本系統所應用的智能面板以及模塊手動開關,具有相互獨立的特征。本系統的控制模塊處于配電箱中。無需另外設置配電箱,系統功能即可發揮。采用上述方案設計系統結構,可有效滿足高校照明系統的運行需求。
3.2.6系統軟件設計本系統的軟件結構,以模塊化結構為主。系統應用過程中,用戶可根據自身的財力以及物力投入情況,對系統進行靈活的配置。系統軟件中,顯示模塊與管理模塊,為兩大核心部分。其中,顯示模塊的功能,在于將系統所采集的用電數據,體現在計算機終端中,供有關人員進行查詢。管理模塊的功能,則在于對開關燈的行為進行管理。確保門衛室工作人員,能夠集中地對教學樓燈具的開關狀態進行控制。本系統監控軟件結構,以直觀的圖形結構為主,且具有強大的分析、判斷、定位以及標注故障功能。當照明系統出現故障后,工作人員可通過智能照明系統所反饋的參數發現故障。并通過監控軟件,定位故障所處的區域,從而提高故障解決效率,提高照明系統運行的安全性。3.3預期效益分析為判斷本項目所設計的智能照明系統,是否能夠達到節約電力能源、降低用電成本的目的。本課題對設計前后,高校的各項用電參數進行了計算。假設高校原平均每間教室共20盞燈,共有教室300間,每年使用300天,日開燈時間為6h,電力費用為0.5元/kWh。采用40W的普通日光燈照明,每年的電力費用為300×20×0.04×6×300×0.5=216000元。將智能照明系統應用到節能改造中,采用10W的LED燈代替普通日光燈,將教室燈具數量提升至30盞后。每年的電力費用為300×30×0.01×6×300×0.5=81000元。對比發現,節能改造后,用電量更小,電力費用更低。
4結語
借助智能照明系統,對高校教學樓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預期的經濟效益較高,社會效益明顯,改造的可行性較強。為降低耗電量,降低運行成本,建議各高校主動分析教學樓耗電量大的原因。
參考文獻
[1]杜戰其,喬逸飛.基于人因工程實驗的高校夜間照明分析——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2):57-59.
[2]吳少俊,宋樑杰.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高校教室智能照明控制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8(2):1-2.
[3]張佩玉.談節能管理在高校教學樓照明中的實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8(1):229.
[4]李娟潔,楊春宇,汪統岳.高校道路照明現狀分析及照明方案優化——以重慶大學B區道路為例[J].燈與照明,2017(2):27-32.
[5]伍世云,羅江,王益艷.基于單片機的高校教室照明節能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6(23):180-182.
[6]孫仲良,費偉民,孫加磊.綠色照明光源——LED燈具的發展簡述及在上海高校應用初探[J].上海節能,2016(4):189-191.
作者:高勤有 單位:淮海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