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生科技創新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天津市民生科技發展分析
(一)天津市民生科技工作進展分析1.民生科技推進工作成效顯著2011年,天津出臺《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快發展民生科技的實施意見》,確定了加快發展民生科技的工作思路和重點。2012年,天津編制《天津市科技惠民計劃試點工作方案》,制定出臺《天津市科技惠民計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將科技惠民工作推向深入。形成政府各部門會商和溝通機制,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密切關注民生需求,使民生科技工作納入政府各部門重點工作,有效地促進了任務的落實。科技惠民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全社會民生科技的示范與推廣不斷加強,東麗智慧華明項目、薊縣環保惠民項目和紅橋等第二批惠民項目成功立項,獲得科技部資助超過3000萬元。2.民生科技戰略聯盟陸續組建天津陸續組建了與民生科技相關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進一步加快培育和發展民生科技產業。以天士力為主體,聯合北京大學等17家單位成立了國內首個中藥國際化產學研聯盟,成為國內名優中藥優勢品種進入國際醫藥市場的產業轉化平臺。依托天津科技大學、天獅集團和天津市食品研究所等30家單位,成立天津市功能食品(保健品)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突破產業發展的重大共性技術難題,培育和壯大產業集群。依托天津泰達環保、天津大學等20家單位成立了城市固體廢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著力突破城市固體廢物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提升固廢處理與處置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3.醫療健康科研水平持續提高設立民生科技專項。針對重大疾病問題,市領導親自掛帥,成立抗癌專項指揮部,組織實施“抗癌重大專項攻關計劃”,集中國內外有效資源,已有11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抗癌新藥聚集天津,約占全國的1/3,天津正成為抗癌新藥的聚集地。實施中醫藥大品種戰略。通過實施“天津市現代中藥大品種群系統開發”科技項目,累計為天津增加了7個年銷售過億的品種。創新藥物研發取得突破。復方丹參滴丸完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二期臨床研究,并啟動了三期臨床研究;自主研發的兩個一類新生物制品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藥物臨床試驗批件。4.“平安天津”建設邁上新臺階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安全得到民生科技的有力支撐。形成了集蔬菜安全溯源、標準化處理、冷鏈流通技術于一體配送蔬菜物流及安全控制技術體系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立了檔案記錄與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形成了天津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專網;編制了《天津市安全生產科技“十二五”規劃》,組織“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置快速封堵技術”等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防治關鍵技術重點科技項目;開展了“天津市流動人口信息綜合應用平臺”建設和“中心城區1500點電子監控系統”建設,健全完善全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積極整合巡防體系,形成了市區、環城、與外埠接合部三道控制防線。5.生態宜居城市建設不斷加強促進環保產業集群發展,北方環保產業基地產值超600億元。開發的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低溫余熱發電成套技術及裝備,占國內市場份額的70%,國際的90%。研發的全國首套生活垃圾精分選處理系統,實現精細篩分準確率達到95%以上,市場占有率超過40%。開展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對天津市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污染特征綜合調查研究。實施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海水淡化量已達到22萬噸/日,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41%。建設完善水質監測系統,引入總磷、總氮、生物毒性指標等新型監測項目。實施膜法飲用水處理技術研究及示范工程,采用混凝-壓入式超濾膜法水處理工藝,提升供水質量。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天津市民生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喜人成績,但仍然存在著多領域民生需求旺盛,技術力量投入不足、來源單一,不真正了解民意;科技投入經費多來自政府,且支持不夠,沒有充分激發企業的熱情;科技專利中來自于部門的多、來自于個人的少,民生科技價值取向認識存在偏差;科技成果豐富,但能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少,能直接為人民服務的就更少了,轉化能力弱;組織方式、實施機制及激勵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和不足。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創新發展對策建議
(一)樹立科學觀念,體現民生科技優先發展發展民生科技,樹立科學觀念是首要任務。政府主管部門和科技工作者必須提高對民生科技重要性的認識,在天津市科技優先發展戰略中,既要重視重點產業領域的科技,也要重視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科技。逐步在全市和各區縣科技主管部門中確立民生科技的重要地位,將科技服務民生作為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導向;在財政科技支出中優先將民生科技需求作為資助的重點內容,加大民生科技的項目投入和引導,逐步形成經濟發展科研項目和民生發展科研項目兩條腿齊邁步的科技項目體系;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廣大的科技型企業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形成一批長期民生科技科研機構、服務機構,打造一支民生科技服務專家隊伍和工程化隊伍。
(二)加快技術轉化,培育科技惠民示范項目發展民生科技,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在促進民生科技成果轉化中,需要突出和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積極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面向濱海新區、中心城區、發展轉型區縣三類典型區域,培育一批科技惠民示范項目。濱海新區以經濟繁榮為基礎,重點探索鹽堿地新城鎮建設、智慧型創新城區建設,打造國際化生態宜居新城區;中心城區以促進和諧為中心,重點探索老舊社區全民健康、生態潔凈的現代化改造,探索景觀河道水生態保護和景觀維護,打造具有時代氣息和綠色清新氣息的都市新風貌;郊區縣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保護農民健康為核心,重點探索村改居條件下智能社區和生態社區建設新模式,探索非農用地改造的技術集成應用新模式;針對水源地保護,著重突出水生態與周邊景觀可持續發展需求。
(三)實施重點工程,解決民生科技熱點問題實施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加快發展健康產業,大力促進重大領域健康醫療技術和產品典型示范和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先進醫藥產品和醫療防治技術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示范。實施公共安全科技工程,發揮公安、消防、質監、地震等部門行政資源和信息資源優勢,促進聯合聯動,加強核心技術突破、技術系統集成和重大裝備研發,全面提升天津社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的科技支撐能力。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工程,加強污染控制、生態修復、水環境質量改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應用,促進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施社會管理科技工程,建設全市和區縣社會管理云計算服務公共平臺,探索開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智慧政務、環境監測等領域的集成綜合性科技惠民示范,為社會管理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四)加大民生投入,多元民生科技投入渠道科技主管部門要把民生科技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重點中,逐步實現科技投入由單純注重產業發展向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并重的轉變,在原有科技投入的基礎上,加大對民生科技的投入。逐步加大對科技惠民應用示范、新產品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力度,落實和完善采購首臺(套)民生科技產品和采購民生科技服務的補償機制。但是單純依靠財政科技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投入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天津市應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機制,加大對民間機構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其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從而逐步成為社會科技投入的主體。激發企業研究、開發的動力,拓寬金融科技貸款渠道。通過投入機制的變化,由“政府主體”向“社會主體”轉變,逐步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民生科技投入體系。
(五)建立激勵機制,貫徹民生科技價值取向建立以民生為主要價值取向的惠民激勵機制,形成由政府機關、專家小組和民眾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體系,用績效的指揮棒有效引導、控制民生科技發展指向,鼓勵各類主體開展科技惠民工作。建立科技惠民計劃示范先進企業認定制度,對于納入認定企業的先進適用技術產品,優先列入政府采購目錄指南。在科技獎勵計劃中引入惠民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獎,對在惠民項目實施和推廣應用中,技術支撐效應突出、宜民惠民效果顯著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在科技評價體系中,增加對民生科技研究的目標指向,讓更多的科研人員投入民生科技研發的行列,讓更多的科研要素轉到促進民生科技發展上來。
(六)優化科技培訓,促進民生科技全民創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在職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遠程數字化、可視化技能培訓等各種教育培訓資源,拉近民眾與現代科技的距離。以重點實驗室、各類科技創新園區和基地、高新區為主要載體,以科技惠民計劃項目為紐帶,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科技人才、創業人才、金融人才以及熟悉現代化管理的高素質領導人才和專業化技術中介人才。擴大與國內外重點科研機構的人才、技術、項目合作,深化產學研合作機制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科技惠民的人才隊伍支撐能力,建立一種公開、公平、公正的良好的人才資源開發利用機制,為天津市民生科技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七)建設服務平臺,完善民生科技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天津市人才、技術、設備等優勢,加快民生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集聚創新要素,激活創新資源,轉化創新成果,重點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行業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擴大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供給,提供優良的民生科技創新創業環境條件。同時,科技創新需要相關的配套服務,應通過制定完善有關政策、措施,促進民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發展,鼓勵建立開放的公共實驗室、公共技術平臺,加強孵化器的建設,積極引進科技成果評估、技術產權交易、投資咨詢、法律咨詢、會計服務、創業輔導等中介服務機構,為民生科技創新提供周全高效的服務,營造適宜民生科技創新服務的良好環境。
作者:李林郄紅偉朱司宇單位: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