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以來,科技部相繼、實施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火炬工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指導意見》和《科技服務體系火炬創新工程實施方案(試行)》,啟動了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2013-09,東營市收到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批準建設科技服務體系試點的通知,自此,東營市正式成為了全國首批13個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建設城市之一。目前,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還處于探索期,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1.1內涵正確理解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內涵、結構,是科學推動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有豐富的內涵、復雜的組成要素,具有與時俱進的動態特征,是一個區域內有特色的、與地區資源相關聯的、推進創新的制度組織網絡。其目的是推動區域內新技術或新知識的產生、流動、更新和轉化。從內涵上講,建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首先要回答“為誰服務”和“服務什么”2個最基本的問題?!盀檎l服務”應該是為企業或產業創新提供支撐服務,并且為企業或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內涵性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支撐服務?!胺帐裁础?,從狹義的角度看,至少應在“科技情報、科技知識、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臺”5方面提供服務;從廣義角度看,為企業和產業科技創新提供全過程支撐服務??萍疾炕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中心《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指引》指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是由科技服務機構、平臺和人才等構成,集成知識、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向社會提供研發設計、科研條件、創業孵化、技術交易、知識產權、技術投融資等各類專業化服務的科技創新支持系統。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目的是推動區域內新技術和新知識的產生、流動,并在流動中促進區域科技創業、企業成長、集群創新、產業良性發展或有序更替。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特色是,圍繞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石油裝備產業進行規劃設計,提供石油裝備產業全過程科技創新服務,在完善石油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向其他產業擴展,最終建成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對于石油裝備產業,它涉及產業鏈、服務鏈和創新鏈3個環節,圖1為科技創新體系互動關系。其中,產業鏈包括石油裝備中勘探、鉆井、采油集輸和作業等主流裝備;服務鏈包括為企業創新提供科技情報、科技知識、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臺等主要服務內容;創新鏈包括知識創造、科技創業、企業成長、產業發展和集群創新等,三者交錯融合、互相引導、互相促進。
1.2政府在科技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地方政府在區域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中起主導作用。具體來說,政府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中扮演3種角色:①規劃者。要從宏觀層面謀劃,制訂科技體系總體規劃,建立導向,同時,全面協調各方參與主體。②參與者。制訂實施政策,規劃空間布局,給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傾斜等。③修正者。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在執行過程中不斷觀察、評估,修正方向,并適時控制。另外,要正確處理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作用的關系,促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2建設基礎
2.1區域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建設的支撐基礎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國家級高新區、科技園區、特色園區和特色產業為支撐規劃建設。其中,重點以國家級高新區為基礎規劃建設。以國家高新區和部分城市為重點進行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系統設計和戰略提升。這對于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的結構和功能、引導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整產業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東營市科技服務體系是國內唯一一個以區域優勢產業——石油裝備產業進行規劃設計的體系,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東營市是國內最集中的石油裝備制造業集聚區域,2014年,東營市石油裝備主要企業發展到8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8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2億元,產值占全國同行業總產值的1/3.東營市先后被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確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國家石油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稱號,被省政府確定為“山東省油田鉆采技術及裝備特色產業基地”。2011年,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集群被列為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支持產業集群試點。
2.2服務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集群創新產業集群創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集群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為區域創新服務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區域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多以區域主導或優勢產業集群為基礎,圍繞主導產業規劃。各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城市建設需要根據各自不同的產業特色選擇建設模式。例如,在中關村,大學和科研機構云集,國際化發展優勢明顯,它重點規劃建設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和國際創新樞紐;蘇州市則依托科技金融優勢打造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東營市依托石油裝備制造業的優勢進行規劃設計,有利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另外,科技服務體系規劃要以戰略新興產業為目標,重點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探索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互動機制和戰略。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推動了現海洋石油裝備產業和非常規油氣開發裝備行業的發展。
2.3創新載體支持科技創新服務機構是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載體,而國家級科技創新服務機構是科技服務的主要實施者。目前,東營市建有1家國家大學科技園、4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3家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家國家級檢測中心和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并設立了國家創新驛站東營站點,國家級科技服務機構總量在山東省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省級科技服務機構是東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堅和骨干,東營市建有1家省級高新區、4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家省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6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和5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3建設思路和原則
3.1明確總體目標,突出區域特色以特色產業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總體目標,突出區域特色,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對創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支撐。東營市石油裝備產業集群是東營市的支柱產業,是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重要支撐點。因此,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規劃堅持個性化的設計原則,努力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將科技創新與石油裝備產業優勢資源、基礎條件、產業提升方向相結合,符合區域產業特色。
3.2堅持發展與整合相結合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堅持發展與整合相結合,以現有科技創新服務資源為基礎,在發展壯大現有創新載體的基礎上整合創新載體,不斷提升現有創新載體的服務能力。同時,要新建一批創新載體,不斷完善基礎建設條件,聚集各類創新要素,促進現有產業向高端科技服務業態轉型,輻射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3.3提供特色產業全過程服務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全過程科技服務,具體包括2方面的服務:①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和產業對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內涵性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支撐服務;②提供從創新需求激活,到技術轉移、科技研發服務、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就是提供石油裝備產業全過程服務。
3.4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是服務區域的特色產業,需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它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為科技企業創辦、技術研發、成果推廣、技術交易、風險投資、融資擔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詢和信息傳遞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務的網絡系統,以滿足企業技術創新的各種需求。同時,落實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金融等政策,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3.5統籌部署,規劃先行,重點突破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以提升特色產業集群創新能力為切入點,堅持“總體布局,重點突破”的原則,以特色產業為突破口,堅持國際化、集群化、專業化、社會化和高端化的發展方向,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重點實施戰略新興產業方向的技術創新,進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
3.6加強服務模式創新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加強服務模式方面的創新研究,圍繞特色產業形成可供推廣的服務模式。東營市圍繞石油裝備產業形成多個創新模式,比如科技服務集聚模式,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生態谷”建成集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于一體的國家大學科技園;12341電話科技熱線的科技信息綠色通道模式;方圓公司項目企業化、技術資本化、績效指標化、成果社會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這些創新模式將引導區域科技服務體系的發展。
4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任務
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要在統籌安排、整體推進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特色領域進行規劃和布局,為解決相關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從科技創新需求激活、關鍵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務能力整體性提升和國際化服務幾個方面重點建設,在完善特色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向全行業擴展,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關鍵要素服務于服務體系??萍紕撔路阵w系建設任務如圖2所示。
4.1挖掘和激活創新需求建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首要問題是科技創新需求激活,這是建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內在動力。通過國家創新驛站、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12341科技服務熱線和省市級科技服務機構等,有效挖掘和激活創新需求,建立以需求導向為主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4.2促進科技服務體系的關鍵要素積聚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中,最關鍵的要素是科技研發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和科技人才服務等。實施創新載體建設工程,促進區域科技創新要素積聚。通過新建一批高端創新平臺和科技服務機構,優化現有創新平臺和科技服務機構布局,實現創新資源積聚。另外,要助推重點企業建設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創新平臺,優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同時,還要探索多種金融創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務體系,實現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結構的優化、科技創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的提升。促進區域服務機構間的協同合作。區域內科技服務機構數量比較多,一般來說,各服務機構之間的聯系不多,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建立服務機構協同合作機制,以加強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建設,促進服務機構之間的業務合作和集成,不斷提升區域整體服務能力。
4.3堅持體制創新,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以機制創新帶動技術創新”的原則。在具體工作中,要找準制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發展的關鍵問題,率先突破,大膽探索,開展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完善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建立科技服務新機制、新模式和新載體。創新工作機制,促進人才、知識、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動。重點圍繞技術研發、產學研合作、市場擴展、標準建立等開展全方位的創新服務。通過構建全程化服務鏈條、強化專業化服務能力、提高個性化服務水平等多種方式和途徑,不斷提升東營市科技服務的能力。
4.4實施國際化服務,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國際化服務是區域科技創新服務的重要內容,用基于特色產業集群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來推進區域產業向國際化發展。企業國際化是產業國際化的基礎,因此,要重點助推相關企業,讓大型企業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東營市石油裝備制造業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建設石油裝備產業國際交流中心,將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品牌國際化、企業國際化等,全面提高東營市國際化服務的能力。其中,企業國際化是關鍵。
4.5擴展工程,實現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覆蓋依托特色產業實現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為該產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全過程科技服務,對該產業科技的創新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它畢竟不能覆蓋整個區域產業,所以,需要實施擴展工程,在借鑒主導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向其他產業擴展,逐步建成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是以石油裝備制造業為突破口進行規劃設計的。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裝備產業專業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借鑒石油裝備產業專業化規劃經驗,向石油化工、輪胎橡膠、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務水平和能力,逐步建成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5東營市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實踐
東營市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旨在科學指導東營市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特色鮮明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有效支撐石油裝備創新發展,帶動其他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5.1建設思路東營市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點:①針對全球石油裝備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其面臨的需求,結合國家“調結構,轉方式”的要求,培育發展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非常規油氣開發裝備、復雜油氣藏開發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而實現產業升級。②以“國際化、集群化、專業化、社會化和高端化”為基本思路,通過高端要素集聚、支撐平臺建設、國際市場開拓、創新網絡構建、體制機制創新等,實現東營市現代服務業對本市和黃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業的強力支撐。同時,還要培育科技服務業的新業態和引領區域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將東營市建成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中心、服務中心和創新中心提供基礎。③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方式采用循序漸進、重點突破的方式進行。首先要選擇石油裝備優勢產業,建設石油裝備產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向區與其他優勢產業擴展,最終建成區域科技服務體系。
5.2建設任務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圍繞石油裝備產業開展試點,以建設8大工程為主要任務:①建設國際化、社會化和網絡化的石油裝備產業技術轉移體系。依托國家創新驛站、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技服務機構,挖掘和激活創新需求,建立需求導向的技術和成果轉移服務機制,構建國際化、社會化和網絡化的技術轉移網絡,形成完善的石油裝備產業化轉移服務體系。②建設以國家級研發機構為統領的高水平研發體系。發揮政府引導和協調作用,加快國家采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創建工作,支持優勢企業、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設省級研發機構,形成布局合理、優勢突出的石油裝備產業研究開發體系。③建設以高水平專業化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搭建以資源共享為主的檢測試驗平臺、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知識產權管理與交易平臺、科技資源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和培訓平臺,以中國黃藍經濟區石油裝備網為載體,實現專業服務平臺集成核共享。④構建社會化、專業化的科技創業服務體系。針對科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孵化和成長需求,加強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實現從注重基礎服務向注重增值服務的轉變。⑤構建多元化科技金融體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利益共載、風險共擔機制,構建完整鏈條的科技金融體系,成立種子資金、創投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圍繞石油裝備產業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對創新團隊和創業企業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進行全生命周期投資,助推科技成果產業化。⑥建設高端人才服務體系。采取多種措施,通過多種渠道,利用更加靈活的機制和體制加大對國際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同時,逐步完善人才培養和使用體系,優化人才梯度結構。對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要做到“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進而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供智力保障。⑦打造石油裝備國際化品牌。建設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國際交流中心,擴大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的影響力,支持企業國際化戰略,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宣傳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實現品牌和服務的國際化提升。⑧實施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擴展工程。東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遵循“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原則,在石油裝備產業專業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基礎上,向其他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5.3建設目標2015年試點任務完成后,力爭實現6個目標:①培育20家以上高端創新平臺。其中,新型研發機構不少于2家,并建成國家采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10家。②培育30家以上服務專業化、運行規范化、發展規?;墓歉煽萍挤諜C構。其中,國家級科技服務機構10家以上,以帶動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務機構在東營聚集。③在技術開發、創意設計、知識產權、服務管理、現代會展等領域,積極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科技服務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④促成30項以上的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點項目落地東營,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年增長率不低于25%.⑤各類孵化器面積達8×105m2,在孵科技型企業800家以上,建設2×105~3×105m2的加速器,引進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機構。⑥引進培育“黃河三角洲學者”50人,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0人,泰山學者20人。到2020年,基本形成國際化、集群化、專業化、社會化和高端化的東營市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為黃藍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服務支撐。
6總結
區域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的指導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協調下,充分調動區域各種創新資源共同完成建設。本文重點討論了依托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原則、思路和任務,以東營市石油裝備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思路、內容和指標等為例說明。當然,東營市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仍在進行中,未來還會不斷出現新問題、新情況,這是需要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克服的。
作者:岳吉祥 胡琳 郝垠銳 單位:山東勝利石油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石油裝備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